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陈可辛谈亲爱的郝蕾,亲爱的陈可辛百度百科

2023-11-09 21:28 作者:岑岑 围观:

当提到陈可辛时,观众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伙伴、军阀和甜蜜蜜。是的,即使在电影圈,他也背负着“商业片”的显赫标签。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9月26日上映的《亲爱的》居然是他拍的一部关于“绑架”的电影。

“绑架”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专门讲述“绑架”的电影,因为对于大多数电影人来说,这个题材并不讨人喜欢,也不商业化。然而,陈可辛的《绑架》当天获得了超过38%的票房,首日票房3670万元。是什么让这位“商业片”导演选择了这样的题材?是什么让这个非商业题材有了商业价值?

“我最想表现的是生活的复杂,而不是诱拐。”

陈可辛:起初,公司同事给我带来了一部纪录片,我看完就爱不释手。其实这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拐卖儿童,而是整个事件的结构——前半部分是典型的对被拐儿童的攻击和寻找,但是孩子被找到之后,又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让你跳到对方的位置去看整个事件。

我之所以要拍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表现绑架,更多的是想表达人性和人生的复杂性。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观众看得更清楚,让电影更有争议,但我觉得有争议有讨论是好的。

陈可辛:影片中呈现的故事基本真实,但影片毕竟不是纪录片,所以为了突出剧情,我们做了几处改编:

一个是黄波饰演的田文君和郝蕾饰演的卢小娟现实中并没有离婚。他们的关系之所以在影片中被处理成离婚夫妇,是为了反映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这对从小地方来到移民城市打拼的夫妻,一个成为了白领,一个却只能在村里开网吧,从此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现实生活对价值观的影响,让整部电影更有结构感。

另一个是张毅饰演的韩德忠,团结走失儿童的父母一起打拐。这个人物的原型不是“土豪”。我们把他当成电影里的“土豪”——他曾经做过一些肮脏的勾当,现在却认为失去孩子是一种“恶”——为了增加更多的社会背景。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心态非常典型。

其实我们在影片中已经考虑了很多细节。例如,田文君的儿子田鹏在幼儿园门口走失了。他蹲在幼儿园围墙外,看着里面的孩子。事实上,潜在的表达是田鹏是一个没有当地户口的孩子。像他这样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城市,却进不了幼儿园。这就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

“不管这部电影批判了社会的哪些方面,都应该带点善意。”

陈可辛:妈妈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树立律师的角色。如果单纯看的话,这个角色完全就是一个工具,就是赵薇找的律师,实际上并不一定要和赵薇有那么多互动。但我个人更喜欢这个角色。不知道这个角色从故事情节、人性的复杂性、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基本表达了我想表达的一切。

其实我们小时候看的很多老电影,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不管是批判社会的什么方面,都是带着一些善意的,对我自己的电影制作影响很大。这部电影其实很悲剧,没有出路,但我还是想留给它一点温暖。这就是大卫扮演的律师的温暖,或者说一点点善良。如果不让观众看到他家以前是那样的,也许这个角色就站不起来,这个温暖就不踏实。

“在对生命的敏感面前,我是不是香港导演并不重要。”

陈可辛:事实上,每部电影都是创作者了解社会的机会。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有限的。每一个年轻的导演都有可能在三五部电影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体验,然后一定会再拍一部新的。举个夸张的例子,如果我要拍清朝的故事,我也必须看懂。另一方面,即使是内地导演拍的电影,北京或上海的导演也没有拍摄发生在深圳的故事的经验,要做足功课,要看懂。

“用明星当然是我的经营策略,但妥协不代表不保留自己。”

陈可辛: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太强大了。当某样东西很强大,给你巨大的激情时,你会更勇敢。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勇敢与否的问题了。你自然会去做你需要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会忐忑不安,小心翼翼。

这部电影是我近十年来拍得最快的一部。我们只做了两个月,还算顺利。我是导演,是制片人,是做电影的商人,所以你问我有没有商业上的考虑,当然会有。但一个根本的事实是,并不是每部电影都要上票房。微博里有一大堆粉丝说,如何推广你的电影,才能获得高票房,超越对手。我说没有对手,你不用和别人比,你只需要保持自己,电影不会亏本。

“我不喜欢高大上的东西,能不能被感动才是标准。”

陈可辛:起初,赵薇看了剧本后,说我特别有社会责任感。其实我并不是这样一个有使命感的导演。坦白说,我不喜欢这么清高的东西。选择主题的标准永远是能不能打动我。当然,我希望除了感动之外,留下一些思考。我活了半辈子。到了这个年纪,总觉得有些事情不太懂,人生有些疑惑。然后带着这些疑惑去看电影。包括今天我把人性的这种复杂性放到电影里,应该说这是吸引我拍这部电影的原因。当然,反正这是一部关于拐卖儿童的电影。如果你要问我是不是专门为拐卖儿童做的,我必须告诉你,不是。我觉得我没必要把社会责任感作为我的出发点,但可能因为电影好,观众被感动后会更加关注拐卖儿童,这很好。

“生意不低俗,生意正规合法合理”

陈可辛:观众不想在电影中暴露太多的负面能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相信他们看完之后还是能从现实的残酷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并没有完全绝望。另外,这部电影不是上亿投资的大片,也不是100亿的票房来叫好。其实它有足够多的受众就够了。这部电影真的需要口碑和年轻观众。发布前,我们连续跑了7天,每天去一个城市的大学,反响很好。让学生产生被替代感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看完之后,他们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觉得父母不容易。这种父爱母爱是大家共有的。对我来说,反正电影是我拍的,我表达了我的诉求和想法。我觉得这部电影一定会有观众的。

陈可辛:我经历过电影不赚钱的时代。过去很多年,内地的每一部电影都不是纯粹的类型片。从香港之前的纯类型片来看,我一路谈生意,大家都会觉得我很商业化。大陆把“商”字看得很俗。其实做生意是一件很正规,很合法,很合理的事情。拍一部电影要花这么多钱。怎么可能不算呢?

电影单谈艺术是不负责任的。一个负责任的电影人是不可能不谈生意的。但是做生意不一定就是赚钱。正常的规则是,我们的责任是拍一部电影不赔钱,赚10%是很合理的。这个回报已经向所有投资者说明了。我以前在香港拍过电影。很多年,我都在赚钱和赔钱之间挣扎。其实现在大陆市场这么大,我觉得不要总拿电影和别人比。人和人没法比。所以,只要你有自己的目标,你觉得你的电影是对投资方负责,你拍出了自己喜欢的电影,就很好了。另外,我觉得如果你现在在中国拍一部电影,回报肯定在10%以上。

更多文艺精华,请关注BTV文艺频道官方微信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