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追美剧英文怎么说,追美剧的英语

2023-11-09 16:45 作者:岑岑 围观:

说实话,过完春节我就累了。在经历了春运之后,我不得不回家,面对父母的层层折磨。对宝宝来说真的很难,但是对宝宝来说又不好说。当你处理完七姨和同学闺蜜的事情,回到家,解开领带,脱下高跟鞋和浓妆,躺在懒人沙发上,你会突然发现,唉,剩下的假期不多了。

就像计划远没有变化快一样,春节学习真的很无聊。如何改善朋友圈风格,合理分配有限的休息时间,顺便净化心灵?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剧单了。之前推荐了《如果过年只追一部剧》的日韩篇,今天送一篇英美篇。漫长的春节,走亲戚后依然无所事事的同学们有福了。

@水母:双峰镇

去年有消息称,大卫·林奇即将重启电视剧《双峰》。在经历了资金匮乏、导演放弃、Showtime坚持削减集数等一系列波折后,这部剧集的重新亮相确定至少要等到2017年。

与其苦苦等待,不如重温1990年《双峰》前两季。故事从一名FBI探员前往双峰镇调查一名女高中生的死因开始。小镇上各种各样的人第二次出现,雾气似乎总是没完没了。

《双峰》与林奇的很多电影相比,人物众多,但角色鲜明。凭借《末代皇帝》一炮而红的陈冲在剧中扮演了一个风情万种的酒吧老板。然而,该系列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林奇标志性的怪异美学。很多观众抱怨直到第二季结束才说出凶手,但林奇坚持在第二集告诉了观众。

就是这部黑幕侦探剧,被翻拍成了《热海搜官》和《黑松镇》。至于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相信看完就明白了。

@戴涛江:我们的末日

虽然在美国上映后遭遇了收视失败,但这部带有荒诞末日味道的英美合拍剧还是值得在假期一气呵成地看完第一季。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给自己的同类制造困难,反反复复相互斗争,乐此不疲。与Intner相比,大彗星对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有着又快又好的作用。

《我们的末日》虚构了解放全人类的大彗星的到来时刻。大彗星的到来,终于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如果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来的,恐怕就要爱一个人了。

倒霉的男主角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即使被双胞胎哥哥愚弄,被命运捉弄,他依然执着地追求着消失的女孩,试图用微弱的力量保护她。过程荒诞离奇,充满戏剧性,每一段都潜伏着欢乐。

鸡汤常常用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的想法来灌溉人们的心灵。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了,我们能比那个被诸神眷顾的倒霉蛋活得更精彩吗?

@李四园:城市女孩

《城市女孩》的主演、导演、制片人和编剧莉娜·杜汉姆是个胖女孩。她对肥胖毫不掩饰的态度,让她自然而然地扛起了“女权主义”的大旗。荧幕下,她也是大名鼎鼎的希拉里·克林顿的忠实支持者。但因为身材的原因,她在剧中喜欢脱衣服,这让我觉得很难向别人推荐这部剧(告诉他们这部剧拿了好几个艾美奖,金球奖拿了也无济于事)。

《欲望都市》结束近十年后,美剧再没出现过这样的剧集。它讲述了几个生活在纽约的女孩,谈恋爱,做爱,买包包买鞋,轻松却不“肥皂”,搞笑却不浅薄。有很多电视剧想模仿,但无论是同一作者的《口红丛林》,还是80年代的复古时尚剧《凯莉日记》对女主角凯莉·布拉德肖的前传,都是失败的尝试。

直到《城市女孩》,我才惊喜地发现,终于有了一个值得与《欲望都市》相提并论的新版纽约女孩故事。这两部剧可能不太适合比较。虽然凯莉和汉娜住的公寓台阶看起来很像,但实际上一个在曼哈顿,一个在布鲁克林。卡丽活得很灿烂,汉娜失控了,喜怒无常。后来女主角汉娜甚至搬离了纽约,她和三个闺蜜只是偶尔用FaceTime继续互相调侃。故事已经失去了“纽约”的标签,甚至根本没有发生在“城市”,只剩下普通女孩的悲欢离合。

《城市女孩》让人联想到《欲望都市》,也许是因为四个女孩汉娜、玛妮、杰莎和肖珊娜正好可以对应凯莉、米兰达、萨曼莎和夏洛特。当然,这是因为,就像《欲望都市》一样,我们在《汉娜》和《嘉莉》中看到的对承诺的恐惧,对欢迎和拒绝的渴望,以及口是心非是如此的令人讨厌,如此的像我们自己。

向别人推荐《都市女孩》不容易,也是因为故事大纲不好讲。不是那种看海报和剧情简介就能看懂七八成的电视剧。与努力讨好观众的商业剧不同,《城市女孩》更像是一部“作者的电影”,有些情节可能来自莉娜·杜汉姆自己的大脑。是一个二十多岁女生的自我剖析。那些自卑、没有安全感、任性和“行为”,正是生活中我们都讨厌自己的地方。城市女孩告诉它。

@收银员小秋:“二老爷”

这部终结了艾美奖最佳喜剧《摩登家庭》连胜的HBO政治喜剧,抓住了美国代议制民主中最大的副总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讽刺剧。在选举年,这部电影再次提醒我们,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女性不一定是比男性更差或更好的领导者时,性别平等才能实现。

@收银员小秋:“程楠警察”

一部冷门电影,也是近十年来美国公共电视最独特的警匪剧。本片以硬核、冷嘲热讽的拍摄手法真实再现了洛杉矶一线警员的挣扎与挣扎。一共五季,每季十集以内的数量也很适合假期刷。

@疯眼穆迪:制造杀人犯

《制造杀人犯》是网飞在年底发行的一部纪录片。播出后,迅速在美国引发了极高的社会呼声。该系列电影上映两天后,13万人前往白宫官网为纪录片中的主人公报仇。目前,事态仍在发酵。可以说,这部短短的10集纪录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影视剧,而是成为了一个社会公共事件,拷问着美国司法体系的现状。

这部纪录片的两位女性创作者花了10年时间调查了一个名叫史蒂文·艾弗里的普通人的经历。三十年前,他无辜入狱。在监狱里呆了18年后,因为新的DNA证据,他终于被证明是无辜的。结果他刚提出3600万赔偿,又一次成为血案唯一嫌疑人,被判无期徒刑。但他是真的有罪还是被警察陷害的?真相仍然隐藏在深深的黑暗中。

有人说,你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到的是无尽的绝望。都说人生如戏,但其实现实总是比小说更残酷。就在最近,我偶然看了一本畅销书《正义的怜悯》,作者是美国黑人律师布莱恩·史蒂文森,书中揭露了美国司法制度的种种漏洞和对囚犯的不公平待遇。他提到了一个有色人种的冤案:在一个小镇上,警察为了给旷日持久的强奸案找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替罪羊,做了一系列假证,最后把一个无辜的黑人关进监狱,直到6年后。

有很多文字问及美国司法监狱系统的致命问题: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囚犯,但监狱私有化使得大量监禁和重刑有利可图,对利润的追求使得监狱条件越来越差,甚至达到了滥用的地步。

就像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者在过去10年所做的努力一样,史蒂文森一直在为有色人种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大声疾呼。他们的呼号终于被世人看到了,但他们不禁要问:那我们呢?是不是在每一个团圆的日子里,也有几个悲伤藏在黑夜里?

@阿水:冰血暴

两次冰与血风暴用吨血告诉我们:神/魔与时代不可抗拒。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无论你有多凶多蠢,无论你是善是恶,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六七十年代还很狂野的美国中西部,可以直接看第二季。两季的故事完全不同。相比于第一季勾搭上人们心中魔鬼的魔鬼,第二季中故作镇定、啼笑皆非的两帮人撒的网更广。

除了撒网的人,偶尔参与打架的一对夫妇和警察,就像在渔网上挣扎的小鱼。他们已经撕破了生存的渔网,却依然逃不出命运的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悄悄地改变了它的生存规则。传统帮派会被现代化吞噬,老警察还没来得及感叹二战后被年轻人“带回家”的罪恶,规则就变了。

《冰风暴》第二季是一首时代的挽歌,它的哀悼者对中国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过,它最棒的地方还是贡献了两个超级奇妙的小人物——屠夫夫妇。他们的无知和勤奋,连魔鬼都消灭不了——即使消灭了肉体,也消灭不了精神。乐观地说,这就是顽强的人性,有很多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方,但却坚不可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