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营救将军夫人!我方秘密启用“深喉”卧底,解放后当市长

2023-11-09 12:03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吴徐

“起义没事,但我妻子还在徐州。我们必须封锁消息,不能让蒋介石知道,否则就要坏事了。”

1945年10月20日,河北邯郸,蒋介石将军高树勋向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坦白了自己的顾虑。

刘邓的长官立即电告总部,要求严密封锁高树勋起义的消息,同时试图带走高树勋的妻子。

尽管我们严密封锁消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蒋介石在高树勋那里得知了可能的起义。

刘邓参谋长和李达参谋长(左)在一起。

“什么,高树勋要叛变?赶紧调查,先去徐州抓他老婆!”蒋介石听后大怒,命令南京国防部二厅的郑介民派人抓住高树勋的妻子刘秀珍,向高树勋勒索。

于是,一场争夺高树勋夫人的战役打响了。

国防部第二办公室主任、保密局局长郑介民

1945年8月下旬,高树勋部地下工作者王定南与高树勋在西北军的同事、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合力争取胜利,高树勋决定在邯郸起义。

他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起义的蒋介石高级将领,意义重大。

但高树勋有一个重大顾虑,那就是亲人的安全。他的妻子和王定南的妻子唐都不在身边,而是在徐州的蒋介石将军郝那里。

李达迅速将高树勋的这一担心报告给刘邓,刘邓立即报告给总部。总部给华东陈毅发来紧急电报:“迅速派人到徐州,务必将高树勋、王定南的家属接到我区。”

陈毅是多么敏锐啊!他自然知道高树勋起义对我们的重大意义,立即发电报给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和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要求他们迅速抽调精干人员,完成这一重大而特殊的任务。

陈怡

邓子恢、张爱萍经研究,决定由第四师敌工部部长吴宪、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赵会川、第三州委城建部部长廖、徐州工委书记赵卓儒全面负责。

营救高夫人有两个困难:一是我们不知道她的确切位置,二是找到她后如何让她相信我们的人员。

为了保密,高树勋一直没有把起义的事告诉妻子。

徐州这么大,光找几个人就像大海捞针。

幸运的是,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与高夫人是同班同学。他开始以老同学、新四军第4师的名义给对方写信,说明原因。

他把信交给徐州工委书记赵卓如,派一名得力干将执行投递任务。

信写好了,但不知道人在哪里,信要寄到哪里。

大家研究了一下,认为有急事,先派人秘密进入徐州,再找人先谈。

高树勋将军

这个任务交给了淮北行署公安局便衣大队。他们可谓是我军的“特种部队”。他们的成员既聪明又勇敢。他们多次进入徐州,对当地了如指掌。

其中,一位久经考验、能力超群的著名侦察兵李嘉瑞负责带路。

10月22日凌晨,在夜幕的掩护下,李嘉瑞扮成商人从徐州工委驻地邓楼出发,直奔徐州。

到了大门口,正好赶上人流高峰,李嘉瑞拿着证件,毫无困难地通过了哨兵的检查,大摇大摆地进了城。

根据高树勋提供的情报,高夫人可能住在原伪军第8军,改编为蒋介石的第6路军司令部。

李嘉瑞拿了一沓钱,设置了一个岗哨,从岗哨口中问出了高夫人的住处,并轻轻地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一个女人冰冷的声音:“谁?找对象?”

住在里面是后宫,显然她不会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李嘉瑞透过门缝看到里面有一个优雅的女人,就说:“我在找高夫人。”

“我是。你是谁?”对方警惕地问。

李嘉瑞确认对方是后,低声说:“是张让我过来给他老婆送封信的。”

张爱萍将军

张段旭是张爱萍参军前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当高夫人收到老朋友的来信时,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门。

看完李谷瑞的信,刘秀珍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点不知所措,在那里呆了一会儿。

但她很快就相信了张爱萍的信,因为一个月前,高树勋的侄子、18师杜新民已经宣布起义。

高夫人关上门窗,低声说道,“到处都是士兵,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我能走吗?”

高夫人的话一点也不夸张,蒋介石不信任的是西北军将领,而且他对他们要求很严。

中原大战时,冯玉祥的西北军将领投奔蒋家。抗战期间,有40多名将军投奔日军。

第六路军军长郝投奔汪精卫,追随蒋介石。

因此,蒋介石对郝十分放心不下,而徐州又是战略要地,我军已三面包围徐州,那里蒋介石的宪兵和特务更是多如牛毛。

高夫人是对的。在敌人眼皮底下收拾几个特种兵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会川、廖、赵卓儒等人又一起召开了会议。经过头脑风暴,他们决定用我们之前在徐州种下的“深喉”。

“深喉”是超级卧底,不能轻易使用。用的时候是大事,要长期用。

此人是蒋介石新编的第6路军第2师师长,中将张琪,曾任徐州警备司令。

张启原本是冯玉祥的人,也是西北军的大将。1930年中原大战后,他追随蒋介石。

1943年,他和郝一起投奔日本,但他身在,心在汉。他没有做什么坏事,却因为收集日本情报差点被枪毙。

抗战胜利后,在书记(地下工作者)的影响和斗争下,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新四军第四师政委邓子恢批准,成为我党的一名特殊党员。

张琪将军

邓子恢把张琦当成重要的力量,是我们的一张“大牌”。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能使用。其重要使命是与郝翻脸。

但是,在目前,迎接高夫人是刻不容缓的,而且是与高树勋起义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所以我们不得不提前使用“深喉”。

张琪和高树勋是生死之交,他把高夫人安排在徐州。

当时张琦还不能暴露自己,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卧底身份。他反而劝说高夫人以高树勋兄弟的名义出去“暂避”,形成默契。

11月2日晚,家住徐州市的武术队队员王自告奋勇为大家带路。

为慎重起见,淮北行署公安局便衣大队20多名队员携带冲锋枪,伪装成司机,暗中守护高夫人。

军分区派出一个团的骑兵部队到城外的袖手旁观负责营救。

还有一个迫击炮连,在距离城门500米的高坡上。

当晚,张启也对亲信做了安排,做好了应急准备。

总之,我们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然而,就在我们的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蒋介石却向南京国防部二厅下达了一道命令:扣留高树勋夫人刘秀珍。

但住在郝新编的第六路军司令部,国防部二厅担心走漏消息,惊动他。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不打扰郝,而派一架飞机直接从南京飞往徐州,把一行接回南京。

高树勋夫人刘秀珍故居旧址

11月2日凌晨3点多,和王乘人力车来到住处,帮高树勋的妻子、王定南的妻子唐一行10人收拾行李。

几分钟后,张琪派来的两辆车到了,人上了车。

为了保证畅通无阻,高树勋的副官戴着中将的军衔,坐在前车的副驾驶位置上。

王坐在第二辆车后面,腰间别着一把冲锋枪和几颗手雷,时刻警惕着以防不测。

到达大门检查站,哨兵看到车里坐着一位中将,车后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士。他不敢追问,突然立正。

车子一出城门,经过郭庄机场,头顶传来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蒋介石的一架军用飞机呼啸而过,慢慢减速,降落在机场。

坐在飞机上的,是郑介民派来拘留高树勋的家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要拘留的人刚刚离开徐州,进入解放区。

得知妻子脱离生命危险,高树勋喜出望外。他给李达打电话:你可以宣布我起义的消息了!

李达将军

11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高树勋将军领兵举义的消息,11月7日又刊登了高树勋起义的通电。

高树勋将军的起义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标志着蒋介石已经失去民心,失败的命运不可逆转。

在南京,江气得破口大骂:“傻逼,一群傻逼!”

不知道他是不是指一个群体,包括他自己?

他好像忘了一句老话:兵若熊,则熊为巢。作为蒋军的“将军”,能怪部下吗?

“深喉”中将·张琪在这次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总是躲在幕后,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直到1949年2月,这个中将“深喉”领导了282师在皖南的起义,参加了了解、扩大西南的战斗,解放后担任警备司令、四川自贡市市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耕战争历史,弘扬正能量,投稿请私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