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姜子牙》不是“电车难题”!请不要再用道德,谴责剧情的刻奇

2023-11-09 11:17 作者:岑岑 围观:

国庆黄金周悄然来到第5天,而国庆档的总票房也累计近30亿的水平,似乎已足够确证国内院线回暖至疫情前的程度了。

只不过就在这一天,原本领跑票房的《姜子牙》却被《我和我的家乡》赶超了(截至5日下2点总票房超过9千万,实时票房也有近4千万的差距),再加上排片率约10%的差别,似乎本年度国庆档冠军已经可以实锤为《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只能屈居老二位置了---

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只能说豆瓣评分确实有着很强的舆论带跑能耐。

仅有的0.4分差距,居然很有可能导致最终票房数亿至十亿的差距,而这个数额也足够光线传媒再拍摄1到2部封神宇宙的续作了(《哪吒》制作在6千万左右,《姜子牙》据说5亿左右)---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就得是《姜子牙》评分羸弱了?

一个全民公认的事实是“《姜子牙》剧情的共情点不足,人物的弧光转变并不明显”,但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观影,如今网络上也涌现出一大批对《姜子牙》“毁三观”的吐槽。

在这群网友眼中,《姜子牙》不是平庸,而是刻奇,他们认为姜太公的行为选择简直就是为了一己私欲,是一种究极洁癖的体现。

那他们究竟说的有理没理呢?下面内容我将详细展开分析---

01.一场“电车难题”引发的口碑悲剧

“电车难题”是在1967年经由菲利帕·福特提出的思想实验(所谓思想实验就是在脑海中通过逻辑推理去评判事情发展的对错)。

后来因为此思想实验之评判复杂以及后世学者长久以来的争论不休,最终它被视为人类十大思想实验之一,直至今天也仍为无数文学和影视作品所借鉴---

就比方说暑期档上线的《妙先生》,这部国漫所刻画的世界观就存在一种名叫“彼岸花”的神奇植物。

传说它具备实现一切愿望的能力,但同时它也会导致附近居民的心性堕落,而且更荒诞的是这种植物只生长于纯洁善良的人身上,一旦摘除好人便会立即丧命---

一边是成千上万贪婪堕落的群众,另一边则是纯洁善良的彼岸花宿主,在此等局面下,导演便抛出“杀好人救坏人”的矛盾命题,并让妙先生背负上如此沉重的救世压力,而妙先生在过程中的焦灼和无奈也不失为这部国漫的一大亮点。

同理,电车难题也曾出现在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三部曲中。

那位玩世不恭的小丑为了逼迫蝙蝠侠破戒(强迫他杀死自己,让蝙蝠侠背离程序正义),于是捣蛋了一出“究竟是炸囚犯的船,还是炸旅客的船”的戏码。

而这幕剧情也没少被超英粉丝所赞颂,认为它是助推《蝙蝠侠》从爆米花走向神坛的关键所在---

可以看到,“电车难题”的思想实验如果用得好,确实能给剧情加分不少。

但如果滥用,那就定然会被观众予以“毁三观”的谴责。

比如在部分网友看来,《姜子牙》就是妥妥的滥用电车难题的代表,毕竟在剧情开篇不久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段描述---

“封神大战结束后,姜子牙奉命斩杀九尾妖狐,然而就在屠刀落下的最后一刻,姜子牙因为看到狐妖体内存在一名无辜女子而毅然决然的将狐妖放生,导致后者逃离昆仑且很可能再度造成世间的混乱”

自此姜子牙被贬下凡,但在此后十年中一直不思悔改,并在小九出现之后再度违规踏上旅途,且在过程中因为拯救小九而导致四不相和申公豹通通死亡了...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不难看到姜子牙乃一位“在苍生和好友、小九”之间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并一直贯彻到底的偏执主义者。

如果说《妙先生》刻画的是在电车难题面前的“选择矛盾”,那《姜子牙》所刻画的则是姜子牙干脆利落的人生观(小九大于一切)。

这种思潮其实也和《大鱼海棠》椿为了拯救鲲而罔顾整个神界存亡的作为有着异曲同工的味道,因此也就难免会遭到网友的批判,被视为毁三观的存在---

但问题来了:《姜子牙》果真是滥用电车难题的代表吗?(注:《姜子牙》的制作也有《大鱼海棠》导演深度参与)

不好意思,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而且我需要强调的是,如上吐槽纯属偏见,是选择性忽略《姜子牙》剧情要点所导致的误会。

02.魔鬼在细节

《大鱼海棠》讲述了一个为爱疯狂的故事,导演虽在末尾用亚当夏娃式的创世剧情来画上句号,也算是给剧情赋予些许积极意义。

但归根结底这部国漫都难逃刻奇和中二的吐槽,并不符合主流的审美价值观。

但《姜子牙》不同,虽然表面看是姜子牙放生狐妖,但实际上此等行动也只是迫于无奈的结果,以及制作人也通过一系列剧情来弱化所谓的刻奇感:

1.姜子牙是在屠斩九尾的最后一刻看到小九的,而当时的他也并非一根筋的放生狐妖,相反选择了喝止天尊,希望后者能够延期裁决时间(绝不是二选一的命题,完完全全可以两全其美);

2.天尊自始至终都在用“这只是狐妖的幻术”来否决姜子牙的提议,不过即便如此,姜子牙也在拯救小九的时候,很利索的将狐妖的躯体给摧毁了(证明姜子牙有强烈的杀害狐妖的心);

3.在狐妖逃生后,制作人并无刻画此等妖物对世间的任何伤害,他只是一直寄宿在小九体内,哪怕后来觉醒了也没有任何画面刻画她对平民百姓的残杀(彻底抹除了姜子牙的道德责任);

4.制作人不断强调狐妖的“受害者”一面,而她苏醒后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前往归墟并将自己的族人放生出来,并对天尊予以反击(将剧情的焦点从电车难题彻底转变成对极权力量的反抗);

5.虽然申公豹和四不相都是被狐妖杀害了,但并不能将他们简单等价于“在申公豹和四不相,还是小九”之间二选一的电车难题。因为他俩的死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注定的,而且他们的行动也是出于自愿选择,非姜子牙强迫的。

最终的死亡只是一场意外,而他们的死也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是一种出于对可宝贵事物的捍卫牺牲,是对人性璀璨光芒的诠释。

对如上5大剧情细节的忽略,造成网友的“毁三观”批判,也催生出一大批键盘侠站在道德高地予以《姜子牙》排山倒海的抨击。

但键盘侠终究是键盘侠,他们的立场是站不脚的,而此等偏见也决定他们不可能品味到《姜子牙》的精粹内涵,所谓的崇高立意就更不可能领略一二---

03.《姜子牙》究竟讲了什么?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是王菲《传奇》中的一句歌词,在歌曲的语境中它描绘情侣之间刻骨铭心的爱,也算是将至死不渝的情感给淋漓尽致的诠释了出来。

姜子牙所有的遭遇确实源于他对小九的一瞥,但这绝不是爱,而是一种猛烈的隐喻。

天尊当属极权统治者的代表,他一直以来都极为傲慢和自利,他口中所谓的“为了苍生”,其实只是借拯救苍生的名号来引爆封神大战,以便实现一统三界的私欲(哪怕其余两界已沦为废墟)---

而姜子牙对小九的一瞥则象征着“真相的萌芽”,哪怕周遭伙伴不断唠叨这只是狐妖的幻术,但姜子牙却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感受,并在后来的历险中窥探到越来越多的残酷真相,也自此越陷越深。

最终真相大白于天下,姜子牙也进化成究极形态,并手持打神鞭将整个昆仑给摧毁殆尽了---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愿世间再无不公!”,这句台词才是《姜子牙》的核心命题,制作人诠释的并不是“两难选择”,而是“对极权体制的反叛”,是一种对人民权力和自由意志的解放。

所以说《姜子牙》的立意是非常崇高的,而此般隐喻也非常讲究度量的把控,稍有差池很可能会沦为审核的牺牲品---

好了,如今问题又抛回给键盘侠了---

“在过去,你们因为国漫低幼横行而吐槽国漫的粗制滥造,那如今《姜子牙》果敢的迈出大人国漫的第一步了,但你们却因为选择性忽略而予以排山倒海的‘毁三观’吐槽,此刻的你们可会良心有愧吗?”

救救国漫,就从支持《姜子牙》开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