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坚如磐石出自哪篇文章,坚如磐石哪个字错了

2023-11-07 23:25 作者:岑岑 围观:

钱寒

意见摘要

文艺要想打动人,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合理”。这样才能让观众觉得这是可能的,代入自己的情绪,同情、怜悯、担忧、愤怒,让他们在恶人绳之以法后释放自己积累的情绪。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坚如磐石》上映后,国内重要的影迷网站豆瓣上有网友认为题材的特殊性限制了这部剧,但这并不符合逻辑。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一些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在艺术性和观众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反腐败是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事件,会对个人和集体情绪产生强烈影响。文艺表现形式反腐除恶是顺理成章的,是人心和现实的必然反映。

但反映现实的文艺要想打动人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觉得这是可能的,代入自己的情绪,同情、怜悯、担忧、愤怒,让他们在恶人归案后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坚如磐石》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演员的表演功力不凡,两个主角在性格上也能站得住脚,但是不合理的情节太多,严重阻碍了观众的共情。

影片一开始,爆炸就把郑副市长(张国立饰)推到了前台。后来,据透露,他导演并表演了企图迫使黑社会老大李志天(于和伟饰)离开。然而问题是,在电影中,是他的儿子发现情况不对,扑到他父亲身上,才逃过一劫。那郑副市长怎么可能提前预知儿子会发现线索的细节然后跑去救他呢?如果没有刚刚好的儿子,他不会被自己设计的爆炸炸死吗?

刺杀李志天的情节也很荒诞。李志天树敌众多,对自身安全极为谨慎。所以他每晚都随机选择住在酒店整层的空房间,所以没人知道他那晚睡在哪里。电影里,他走出电梯,像洗扑克牌一样洗了一叠房卡,抽出一张。这是他今晚睡觉的地方。这个设定很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黑社会老大的奢靡享受和紧张心态。然而背后的暗杀阴谋却令人啼笑皆非。两个持刀的杀手伪装成送货员,打电话到他可能住的酒店楼层的所有房间,确定他睡觉的房间,然后摸到他的房间杀人。李志天当然有所警觉,于是设下圈套,要杀死凶手。这一幕看起来刺激血腥,却让人心如刀绞。李志天这样一个谨小慎微的黑社会老大,接到这样的电话,他不一定知道自己是杀手吗?另一方面,凶手也应该知道,这样的电话必然会引起李志天的怀疑,肯定会打草惊蛇。他们居然开了门,老老实实用匕首捅了床。这样的剧情更适合《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喜剧,而不是现实主义的电影。

在影片最后一段的高潮中,郑副市长的前情人的尸体被找到,她的手机被她的侄女找到。这部手机包含腐败的证据,应该交给警方苏建明(雷佳音)。但她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信任的副市长郑,于是双方都试图拿到手机。黑社会派来的人威胁引诱,但是失败了。真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用火把房子烧掉?因为他们就是想毁灭证据,也没必要去拿。后来苏建明拿到手机后,赶到前女友兼警察李慧林(周冬雨饰)租的船上,说因为公安局太远,这边又近,他就先来了。更别说他知道黑暗势力已经盯上手机了,非常危险。也许这种安排就是电影为了制造戏剧性冲突而不得不做的,观众才会相信。再说那帮人围攻船的情节,也让人摇头叹息。在电影中,该团伙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电磁干扰屏蔽手机信号,使两名警察处于危险之中,但无法报警。这时,女警拿出事先经过局长特别批准的手枪(都是技术部的,平时不携带枪支),对着田凯开了一枪,示意她的战友。于是警车上路,呼啸而去。但那伙人跟他们躲了很久,拿着枪跟女警对峙了很久。团伙头目也给他们老大打了好几次电话商量怎么办,但是警车一直闪着灯在天桥上绕圈,到现场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拍摄的音量能通知到什么程度?开车到这里要多长时间?警察是不是埋伏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然后赶到市区营救?这样的悬疑设定太不合理了,屏幕上的演员完全被当成了工具人。

观众在看这些场景时,仿佛听到导演说:这个场景是为了制造危险,那个场景是为了制造一点悬念,让观众担心;最后,为了做出牺牲,为了震撼和同情观众,为了让女警做出牺牲,我们不得不把警车开得远远的,越远越好。不,我们不需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但是观众的情感投入需要一个前提,就是看起来真实。现实主义电影中,银幕上发生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但一定是“可能的”。文艺是合法的谎言,电影制造假象。关键是,只有合理才能让人在假象中感同身受。没有这一点,电影就很难打动人心,激发观众的感情。现在的反腐反黑电影借鉴了香港早期黑帮片的一些手法和桥段,以增强电影的张力和刺激感,满足娱乐化的要求。这些教训是有道理的,但导演必须明白,现实主义电影和警匪动作片在制造悬念和刺激方面的限制条件是不同的。后者对真实性的容忍度要高得多,观众不会去比较是否合理,而反腐反黑活动必须满足“看起来真实”的条件,才能打动人。

在塑造人物命运方面,这部电影远不如《人民的名义》和《狂飙》。影片底层人物纯粹是工具,受利益和威胁支配,老老实实负责杀人,替罪,安抚,完成黑社会老大交代的任务。甚至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干净利落的为黑老大而死,在这种生死关头没有人有任何属于“人”的想法和反应。这对于普通的黑帮动作娱乐片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反腐题材中,却掩盖了腐败黑暗势力对人民的危害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这与在观念上以人的名义相去甚远。

李志天的角色类似于《狂飙》的高启强,他用一根杆子发了财。或许是因为影片篇幅的原因,他无法像后者那样将时间线拉长,全面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但对于李和郑这两个反面主角,影片不惜刻画他们的亲情,而反面黑暗人物的所谓亲人之爱却早已是老生常谈,这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如果说郑副市长的情愫和剧情发展有关系,必须要描写的话,那么李志天和他女儿的花花绿绿的描写是没有意义的,占用了这份申请书解释剧情的时间。女儿酒店制作和自身黑社会帝国崩溃的剧情设定太刻意,没有一点动人的力量。

影片的看点在于黑帮老大和郑副市长之间的明争暗斗,甚至互相捅刀子。这印证了《庄子》中的名言:“利人者,必迫穷恶相弃。属天者,迫穷恶。”意思是利益结合的朋友,一遇到困难和灾难,就会放弃对方。相反,按天性和纯情结合的亲人或战友,遇到灾难痛苦时,关系更牢固。两个对立的主角互相残杀,家庭破裂,与苏建明和李慧林互相照顾,拼了老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在其他影视剧中也有所表现,但在本片中作为自始至终的剧情主线依然突出,这是令人震惊的一点。

继续拍摄反腐扫黄题材的影视剧。一方面,反腐永远在路上,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反腐的关注,对腐败和黑社会的反感,都需要在文艺中表现出来,但如何拍摄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呢?如何引起观众的共情?这是每个导演都必须思考清楚的课题。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文汇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