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鬼灭之刃剧场版超越千与千寻,千与千寻和鬼灭之刃票房

2023-11-07 18:48 作者:岑岑 围观:

自《鬼灭之刃》动画化之后一直都是人气大热,原作漫画销量暴增,而之后的剧场版《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更是突破了400亿日元的票房,在日本电影票房史上排名第一,而全球票房目前约为517亿日元(大陆还没上映)---

《千与千寻》可是出自动画大师宫崎骏之手的经典之作,那大家以往的印象中向来都是不可超越的对象,结果谁都没想到《鬼灭》剧场版的到来会接连打破票房记录,最终爬到第一名的宝座上。

惊艳的票房表现说明《鬼灭》在整个日本已形成了大热的社会现象,自己作为众多的动漫迷之一也很是兴奋,毕竟之前的都是女权围攻和富士台魔改等不好的事情,而这次票房创新高是最近看到的和鬼灭之刃相关的资讯中最令人振奋的一点---

然而就当我们为此狂喜的时候,有些小伙伴却站出来给我们当头一棒,坦言鬼灭之刃都是垃圾,票房再高也都是垃圾,论剧情的内涵它是永远都比不上《千与千寻》的!

01.艺术与票房不成正比?

按反对者的说法来讲,《鬼灭之刃》剧场版本质就是商业片,侧重点在于画面特效和剧情人物的情感渲染,而相对的,故事本身背后没有比较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而这样的不足必定只会沦为一部红极一时的商业大作,成不了影史经典。

那你们觉得上述言论有道理吗?其实一开始我是有点儿认同的---

毕竟长此以往,一些故事比较有深度的影视作品往往因为真正懂的人不多,所以票房收入会偏低,例如庵野秀明的《EVA》,一部以意识流手法著称的神作,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宗教用语、哲学理论等高深知识,至今被资深动漫迷们奉为动画史经典。

而你们看看它最近的新剧场版票房有多少?才80亿日元上下,连百亿票房的门槛都达不到(百亿也是痞子设定的最终目标),因为影片的内容着实难以读懂,所以喜欢看的人不多,但这不影响EVA是“对后世动画作品产生影响的第三代动画作品之一”这个事实---

再说说漫威、DC等系列宇宙电影,好的电影票房多则几十亿美元,少则几亿美金,尤其人气爆棚的《复联4》票房高达27多亿美元;而李安执导的一系列电影,如《少年派》《卧虎藏龙》等等或许连漫威的零头都及不上呢。

但是后者的故事深度远超前者,到现在讨论这部电影的网友比前者的要多,而前者除了留给大家深刻印象外没多少好讨论的。

所以综上所述,《鬼灭》票房虽然创新高,但在动画史地位上它根本不值一提,论作品内涵更是没资格在宫老爷子的作品面前显摆,总之票房越高的作品越是没有内涵。

也正因此,方才会有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鬼灭骚扰”事件发生,而当日本记者跑去询问宫崎骏票房被超越的时候,也有海量漫迷予以《鬼灭》恬不知耻的批判---

看到这里,我似乎也同意了这位朋友的说法,我先前的那股对鬼灭之刃票房的狂喜也似乎被一定程度的掐灭了,那如此说来,鬼灭之刃真的是垃圾,这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位朋友其实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就是商业片与艺术片没有可比性。

02.评价作品的优劣应该是多维度的

《鬼灭之刃》与著名的三大民工漫——火影、海贼、死神同为JUMP的漫画作品之一,而民工漫的人气不言而喻了,已是多少动漫迷心中不灭的经典记忆。

虽然跟《风之谷》 《千与千寻》相比故事的精神内核不如这些前辈们的深邃,而且现在的改编动画越后期越烂尾,但是这能说民工漫的地位不高吗?

假如所有作品在剧情内涵这一维度来论断只会让大家忽略掉作品在其他方面上的优点,换句话来说,鬼灭的大火可不会只靠飞碟社的高水准制作来达到,作品本身的故事也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鬼灭属于大家喜闻乐见的热血战斗番。

我举个例子对比下,同为飞碟社出品的Fate系列作品虽然画面经费爆炸感十足,但是故事性不像传统JUMP作品那样热血澎湃(相反它更粉丝向),所以即便是HF剧场版三部曲的社会热度依然不如《鬼灭》剧场版---

从中也可以看出那种传统的热血战斗番始终更受大众主流所喜爱,也因此近段时间同为JUMP系列漫画改编的《咒术回战》动画人气也是相当火热(我觉得是五条悟太帅了)。

而《千与千寻》的票房成就相当一部分得益于宫崎骏老爷子天马行空、充满童真的想象力,当然我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但就像前面的EVA剧场版这种极具深度的神作票房成绩都不算很高,如果《千与千寻》的剧情也玩得这么晦涩难懂那当时票房和人气可能会有明显降低的---

所以说,光从一个剧情内涵方面来评价作品的优与劣实在过于片面,特别是有些作品在影史地位很高但剧情深度却一般,但这不代表它就弱爆了。

这里我插个题外话。

1977年的著名电影《星球大战》,靠着片中史无前例的太空冒险场景和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力不仅获得7亿多的全球票房(在70年代这样的票房成绩很厉害了),还斩获了奥斯卡奖里的众多奖项,成为世界科幻电影上的里程碑之一,启发了后世的许多著名电影人和经典科幻作品(斯皮尔伯格和卡梅隆都是受它启蒙)。

而要说回影片本身的故事,我可以说很老套,无非就是个主角打败魔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老掉牙剧情,像个童话故事一样单纯。可是,这有影响吗,历史都证明《星球大战》的成功之处跟剧情有没有深度没多大联系---

哎呀,扯远了,言归正传,像部分网友这种拿经典来踩热门新作的做法,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鬼灭》虽然票房大热但不意味它比《千与千寻》强,两者的实力差距完全没得比。

可问题是这种做法却也是典型的“捧一踩一”,就算他本身说的是对的,但用这种方式来批评别人本身却是错的。

03.捧一踩一不可取

事实上,无论是支持鬼灭的朋友,还是支持千寻的朋友,双方都是这种互相鄙视的态度。

前者因为《千寻》发行方东宝以“通货膨胀”为由影片原先的308亿票房上调至316亿,当然现在还是远远落后于《鬼灭》,但这个行为被前者们认定是老爷子“输不起”的表现---

而后者便是以开头讲的观点来回怼对方的言论,但很显然无论是哪一方他们的态度都是“捧一踩一”。

特别是剧场版大热以来有不少“膨胀”的粉丝借机疯狂安利给身边人,而人们喜欢自己选择,“强行安利”只会产生强烈的抗拒,特别是一些人还秀优越,这也为后来双方的矛盾埋下了种子,然后一个“输不起”操作顿时引发双方的观念冲突。

所以说“优越感”是大忌,“捧一踩一”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然后两方“互相伤害”更是伤了和气,这种心态必须要制止---

我再次强调,鬼灭之刃属于商业大片,千与千寻属于艺术作品,这两者没有谁优谁劣,只是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只希望所有动漫迷们都能理性追番,你可以不喜欢,但千万不要鄙视别人的喜好,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给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素质的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