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跨越120年,《天鹅湖》为何依旧动人了,跨越120年,《天鹅湖》为何依旧动人

2023-11-07 16:25 作者:岑岑 围观:

抒情性和表演性是《天鹅湖》中代代相传的两大法宝。

◆天鹅湖最著名的“四小天鹅舞”

◆男版《天鹅湖》颠覆了人们对天鹅温柔的印象。

■本报记者陈俊毅

近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了《天鹅湖》和《舞女》两部经典芭蕾舞剧,掀起了一股看芭蕾的热潮。

120多年来,《天鹅湖》为什么能征服全球观众,成为芭蕾史上最著名的经典之一?欣赏芭蕾有什么诀窍?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

成就经典的四大要素

作为古典芭蕾的代表作,《天鹅湖》于1877年诞生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但首演并不成功。1895年,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将其改编,并获得巨大成功。《天鹅湖》从此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成为跨越一百多年的经典。

研究芭蕾30多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认为,《天鹅湖》之所以百年不衰,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个是浪漫爱情题材。天鹅湖的故事是根据德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当时的欧洲民间爱情故事大多是“仙女之恋”,但很多关于“仙女之恋”的芭蕾舞剧都以悲剧收场。《天鹅湖》中,奥吉塔公主和王子白天鹅冲破黑天鹅和魔鬼的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很受观众欢迎。

第二是轻盈飘逸的审美。“轻盈飘逸”是人们对芭蕾的第一印象,但早期的芭蕾并不像今天人们看到的那样修长,舞者的身体也不像现在这样轻盈、高挑、快速、稳健。这更像是贵族在宫廷宴会上的业余表演。从1832年的芭蕾舞剧《仙女》开始,芭蕾舞演员们就穿上了熟悉的白色裙子和尖头皮鞋。《天鹅湖》中,白天鹅奥吉塔的舞姿婀娜优雅,气质非凡,让人对芭蕾的审美演绎到了一定的极致。

第三是高难度动作。《天鹅湖》中最著名的舞蹈片段,白天鹅二人转、四只小天鹅舞、四只大天鹅舞和天鹅群舞,标志着19世纪末芭蕾艺术的最高成就。在“黑天鹅二重奏”中,舞者需要一口气完成32个“鞭打转身”,即一条腿像鞭子一样不停地挥动,身体在另一条腿的支撑下有规律地旋转。这种舞蹈征服了无数观众。既有抒情性,又有表演性,这是《天鹅湖》魅力的另一大原因。

第四是经典音乐。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三部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都是芭蕾舞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正式投入《天鹅湖》的写作之前,柴可夫斯基认真学习芭蕾音乐,还去剧院观看演出,观察演员的表演特点。但他的作品并不被莫斯科大剧院的导演们看好,他们认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过于“交响乐化”。1877年《天鹅湖》首演,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被改编,《天鹅湖》首演因为编舞和布景的原因并不成功。

1895年,马林斯基剧院的两位导演对《天鹅湖》进行了重新剪辑,他们在尊重柴可夫斯基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的调整。这一版《天鹅湖》的音乐和编舞都成为了日后的经典。

脑洞大开的男版《天鹅湖》。

《天鹅湖》是世界各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大部分参考了马林斯基剧院1895年上演的版本,但也有一些改编是颠覆性的,可谓脑洞大开。

欧建平说,在为数不多的改编版本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男人的天鹅湖》。

马修·伯恩导演的男版《天鹅湖》沿袭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但故事情节和舞蹈动作完全不同。全剧讲述了一个王子一心想要摆脱母亲的束缚,寻找自我的故事。

观众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蓬松裙,而是赤裸上身的男舞者,他们只穿着腰线以下用丝绸绒毛装饰的裤子,就像真的天鹅羽毛一样。马修·伯恩(matthew bourne)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天鹅是一种野性而强大的动物。它的翅膀很像男性肌肉组织,充满张力和魅力。我觉得男舞者更能表现出天鹅的力量感。”为了还原天鹅的野性,舞蹈特别调整了动作的幅度和速度,甚至融入了华尔兹、探戈、斗牛等多种舞蹈元素。即使演员做了和原著一样的动作,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美感。他们时而优雅温柔,时而暴戾凶狠,让人想起希区柯克的电影《飞鸟集》。

《天鹅湖》原来的情节在第二幕被浓缩成了戏剧。《四只小天鹅》熟悉的经典片段,从轻盈俏皮的舞步变成了笨拙的步态和滑稽的行为。

欧建平记得2012年在纽约看过男版天鹅湖。剧院里笑声不断,但戏谑毕竟只是点缀。一个孤独懦弱的灵魂寻求自我认同的悲剧结局深深震撼了他。

2014年,男版天鹅湖来上海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如何理解芭蕾?

欧建平做过上百次芭蕾普及讲座,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芭蕾。

在他看来,芭蕾是一种用全身来表达感情的“动作艺术”,而不是用书面语言讲故事的戏剧或小说。根据舞蹈的接受理论,只要舞者的动作对观众的感官刺激产生反应,无论这种反应是强是弱,都可以认为观众已经“理解”了舞者的动作,不一定要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理解。

因为芭蕾不是用文字讲故事,所以欧建平建议,在欣赏芭蕾,尤其是古典芭蕾之前,最好做一些“功课”。比如早一点进入剧场,从而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抛在剧场门外,轻松愉悦地进入古典芭蕾的审美领域,然后就可以熟悉节目中提供的剧情介绍、明星阵容、导演生平、作曲背景、舞蹈创意等素材。

欧建平说,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欣赏古典芭蕾,主要的看点是芭蕾舞者舞蹈的轻盈、高远、迅捷、稳健。他们跳的是能力,技巧,流畅。现代芭蕾则不同。现代芭蕾力求跳出观念、想法、个性。所以在现代芭蕾表演的节目中,通常不会有太多的文字介绍,编导们往往不愿意让有限的书面语言限制观众对芭蕾的无限想象。所以现代芭蕾的欣赏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艺术积累和对表演的感性认识。

芭蕾不仅仅是天鹅湖。

多年来,《天鹅湖》似乎是中国票房表现的保证。仅在今年上半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就上演了两场《天鹅湖》。

欧建平认为,普通观众可以将《天鹅湖》视为芭蕾舞艺术世界的大门,其中仍有许多优秀作品值得欣赏。

首演于1877年的《舞蹈家》,历史比《天鹅湖》还要悠久,是俄罗斯古典芭蕾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芭蕾舞剧是芭蕾界难度最高的芭蕾舞剧,其复杂的剧情和极其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考验着一个芭蕾舞团的整体实力。

去年,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来上海演出《舞女》。演出前一个半月,三场演出的门票全部售罄。在演出过程中,许多未能买到票的观众等待退票,有些人甚至等到演出后半段才离开。就在几天前,乌克兰哈尔科夫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带着《舞蹈家》再次来到上海,票房表现甚至超过了《天鹅湖》。

除了舞女,《仙女》、《吉赛尔》、《加布里埃拉》、《睡美人》、《胡桃夹子》也是非常经典的古典芭蕾,而在现代芭蕾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仲夏夜之梦》也很值得一看。

本月,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将为上海观众带来其代表作《那不勒斯》和《仙女》。欧建平期待,在未来,观众能够在中国的演出舞台上接受更多的芭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