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美丽紫色小花,有人叫地雷花、夜来香、晚饭花,您的家乡叫啥呢?

2023-11-07 06:32 作者:岑岑 围观:

七月底,老岳母终于下了决心,让我们把过季的黄瓜秧全部下架,连带被拿下的,还有一株光长藤蔓不结瓜的冬瓜秧 。

过去两个多月,这些瓜秧曾占据悠园绝大部分空间,也占用了老岳母不少日常时间。老人家念兹在兹,一日看三回,浇水、捉虫、查看长势。瓜秧亦不负人,先后贡献了十几根水灵壮硕的正宗黄瓜,给大人小孩带来不少采摘之乐,至此也算是完美谢幕。

士兵列阵般的瓜秧架一去,园子顿觉开阔起来,稀稀疏疏几株辣椒和秋葵之外,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属西南角落这株紫茉莉了。此前,其东侧被黄瓜冬瓜占得满满的,植株只能向西侧生长,在小径边寻得一点生长空间。现在它终于可以向四方舒展身子了,花开得也更加繁密了,天使小喇叭般的小紫花,星星点点绽放在绿叶之间,娇花绿叶,如此动人。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为紫茉莉科紫茉莉属一年生草本,和凤仙花、鸡冠花、蜀葵等植物一样,是神州大地城市农村最常见的伴人花之一。

重瓣茉莉比较圆胖一些,和紫茉莉气质不符

紫茉莉之名,意指其花形似茉莉而色紫,当然,此处茉莉是指单瓣茉莉,类似华素馨高脚浅碟那种花形,而不是日常所见那种圆胖的重瓣茉莉花。从花香来说,二者也有点类似,悠园正好都有,且都在花期,比对很方便,茉莉香浓,紫茉莉稍淡。所以,说紫茉莉意为香似茉莉的紫色小花,也可以说得通。

平时说起紫茉莉这个植物学上的中文名,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其指代什么,但提起它们数量众多的俗名,很多人都会点点头,原来童年记忆里的这种植物大名叫做紫茉莉。

紫茉莉节稍膨大

《中国植物志》收集的紫茉莉俗名,多达十六个,分别是“晚饭花、晚晚花、野丁香、苦丁香、丁香叶、状元花、夜饭花、粉豆花、胭脂花、烧汤花、夜娇花、潮来花、粉豆、白花紫茉莉、地雷花、白开夜合”。俗名之多,一则说明分布之广,二则说明与人之亲,能说清楚这些俗名,此花的突出特征也可以大致掌握了。

俗名之中,表述开花时间的最多,“晚饭花、晚晚花、烧汤花、夜饭花、夜娇花、潮来花、白开夜合”都属此类。紫茉莉大约下午四点左右陆续开花,傍晚香味最浓,次日上午八九点钟闭合。此花盛放之时,正是村庄暮色四合炊烟袅袅之际,故有如此之多与“晚饭”、“烧汤”等相关的俗名。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看到这种花绽开了,就知道要回家吃晚饭了。而“潮来花”这个名字,估计是海边人叫的,晚潮上涨之时,花开了。

其中一个“白开夜合”,还是一个错误的俗名,这应该不是老百姓的语言,也许是文人之间的以讹传讹。手头几本古书都是如此,比如清人陈淏名作《花镜》,就说紫茉莉“清晨放花,午后即敛”,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也说紫茉莉“朝开暮合”,这些都是不对的,“夜开昼合”才是紫茉莉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野丁香、苦丁香、丁香叶、胭脂花、白花紫茉莉等几个俗名,主要是就紫茉莉花苞、花朵样子来说的。紫茉莉含苞时,花管细长,形似胭脂棒,俯瞰星星点点,侧观横七竖八,和丁香含苞的样子有几分相像。野丁香之名,出自清初士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据华南农业大学欧贻宏教授考证,书中所指苦丁香,即野丁香,就是紫茉莉。如果此结论正确,该书算是我国最早记录紫茉莉的典籍了,这也是紫茉莉明初已自海外传入我国的证据之一。

其余名字如地雷花、粉豆、粉豆花等,均为形容紫茉莉果实及其功效。紫茉莉花落之后,绿色总苞片宿存,围成一个小帐篷模样,一枚球形瘦果在其中孕育生长,当它慢慢由绿变黑,球果就成熟了,其果皮革质,表面具皱纹,非常坚硬,看起来就像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地雷”。

用工具剥开“小地雷”,可见里面是一包细白粉,这是种子胚乳,“粉豆、粉豆花”之名因此而得。这些细白粉作用不小,除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还有药用价值,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紫茉莉“子名土山奈,取其粉,可以去面上癍痣粉刺”。这个没试过,不知道有啥副作用么?

紫茉莉的种子

细白粉更为人所熟知的作用,是做化妆品,这在清朝几乎成为贵族阶层女性的普遍时尚了。《红楼梦》有两段情节可以作为例证。

一个情节出现在第44回,凤姐意外撞破贾琏与鲍二家的奸情,浑不相干的平儿却两头受气,受尽委屈,后被李纨拉到大观园散心。宝玉喜出望外,平时没有机会与平儿亲近,这次正好借着帮平儿理妆的机会,“稍尽片心”。原文如下:

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向她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

书中宝玉给平儿装在玉簪花棒里的粉,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紫茉莉花种子所制成的香粉,真是小植物大作用啊。

还有一个情节出现在第60回,该回的标题就是“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这一回里,茉莉花粉引发了一个五小大战赵姨娘的热闹场面。当时,春燕陪***妈去蘅芜院向莺儿赔罪,蕊官托她带回一包蔷薇硝给芳官。贾环正好来怡红院给宝玉请安,便央求宝玉给他一些。芳官不肯将蕊官的情谊分人,便去房内另外再找,结果刚好用完了,麝月不耐烦,出主意说随便给点什么,将贾环打发走了好吃饭,芳官便包了一包茉莉粉丢给了贾环。结果赵姨娘、彩云认为这是怡红院的人看不起贾环,赵姨娘怒气冲冲前去兴师问罪,惹出一场大麻烦。

老单位边上的紫茉莉

借助曹公之笔,我们可以知悉,茉莉粉当时已成为贾府二三等丫头妆台常备之物,由此也可推断,上层贵妇普遍使用已经很久了,且正在向下层甚至民间流传的阶段。这也是紫茉莉已在神州大地大范围传播且被广泛运用的有力证据。

紫茉莉之所以南北皆有长盛不衰,主要原因是这种植物适应性强,花色繁多,而且特别好养,几乎不怎么需要人照顾就长得很好。其繁殖方式有两种,一是主根块茎复发,二是“小地雷”自播。

邻居家的紫茉莉

紫茉莉原生于美洲热带地区,性喜温和湿润,不耐寒,其主根肥大块状,地上部分虽冬季枯死,但块根在江南地区可以安全越冬,来年春天,会续发出新植株。

悠园这一棵就是如此,当年在邻居地方撸了一棵“小地雷”,随意埋在角落里,后来就变成了一株花繁叶茂的小可爱,端午开花,一直到十月份,陪伴我们整整一个夏天。秋冬则消失,春来块根复发,又一个轮回,连续三年,年年如此。

悠园紫茉莉独株成片

不过,如果在北方,地下块根是不能在室外越冬的。可在秋末将地上部分剪去,将块根挖起,用潮土埋在花盆里搬至室内越冬。来年春天再露地栽培,此种繁殖方式,成株快,开花早,又可以继续享受赏花之乐。宿根如果三年以上,其块头会连年增大,且外形古朴,质地坚硬,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自播是紫茉莉扩大种群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小地雷”成熟,其下部和茎干相连处会自动脱开,风摇枝叶,瘦果便会从小帐篷中掉落于地,它们要么在母株边上生根发芽,要么随着风力或水流移动去别的地方,甚至在小朋友手中当子弹扔来扔去的时候,它们就四处流浪帮助族群开疆拓土去了。

老单位边上的紫茉莉

对于紫茉莉的自播能力,我印象非常深刻。2004年,我从北仑调到市区,在中山东路404号一座大厦办公。大厦西壁与外围墙之间,有一个二三十米的短弄堂,口子是一个自行车车棚,再往里则无人光顾,我也只是停车时会往里面瞄一两眼。只见墙根下有两三株紫茉莉,开着紫色、黄色两种颜色的花,很吸引人眼球。

那时我刚刚开始喜欢上植物,还不认识紫茉莉,请教过很多同事,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花,也不知道这些花是怎么来的。只有一位同事说这可能是指甲花,后来她又说记错了,指甲花应该是凤仙花。

2007年9月老单位西墙下的紫茉莉

尽管无人问津,但这些紫茉莉一点也不寂寞,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节奏,春生、夏花、秋子、冬藏,自播、自衍、自由、自在。三年后,我要换到另外一个单位时,整个墙根下已经长满了一溜郁郁葱葱的紫茉莉。那年九月离开之时,只见墙脚花繁似锦,芳香扑鼻,场景之美令人难忘。

如今,那幢大楼早被拆迁,变成了一个地铁站,旧迹已无处可寻,但那些身姿摇曳的紫茉莉,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