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婚姻时差的意思,婚姻时差的男主角是谁

2023-11-07 04:01 作者:岑岑 围观: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暮云史记

编辑 |暮云史记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人们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作为社会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元,婚姻家庭也出现许多新的形态与变化。

2015年春夏之交,由中影股份、华录百纳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婚姻时差》在北京、广东两家卫视播出, 引起广泛关注。

电视剧《婚姻时差》改编自米瑞蓉的热门网络小说《留守男人》,形象地展现了“出国热”背景下,一对相爱20载的夫妻因分居中国、加拿大两地,由地理、时空上的自然时差,逐渐演变,导致情感、婚姻上的时差日渐拉大。

在经历了一番暴风骤雨般的痛苦纠结之后, 最终,夫妻二人成功地捍卫了婚姻,坚守住了真爱。

是坚守还是放弃?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很多家庭面临的冲突与抉择。

坚守需要智慧与勇气,同样,放弃也需要智慧和勇气。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剧 《婚姻时差》的播出,能够引发人们对婚姻问题深刻的思考与反省。

一、真实的情感状态:孤独

孤独,是电视剧《婚姻时差》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特点。

该剧敏锐地抓住了“移民潮”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给人们的家庭、婚姻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放眼世界。

出于子女教育或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考虑和追求,不少人移民国外。

有资料显示,过去十年,有100万中国人在加拿大和美国拿到永久居留权,中国人已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群体;在美国,中国人是排在墨西哥之后的第二大移民群体。

每年,大约有8万中国人在美国取得永久居留权,这种速度几乎是上世纪80年代的5倍。

1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14年2月11日终结投资移民政策,正在办理过程中的6.6万投资移民申请被全部拒绝,其中,5.7万申请人来自中国,而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人超过98%。

电视剧《婚姻时差》的故事正是在“移民潮”的大背景下展开。

男主人公李海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女主人公吴婷曾是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两人家境富有、感情笃实,女儿在加拿大读书。

剧作开篇,便是李海、吴婷夫妇正在委托一家顾问公司办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二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

顾问公司的工作人员看起来也是经验丰富、业务娴熟。

专业而高品质的移民服务令李海夫妇满意信服,不仅愿意听从其周密安排,而且愿意认真学习加拿大的习俗礼仪,并身体力行从进门打招呼开始练起。

不仅如此,当李海第一次面签不顺利时,夫妇二人又请顾问公司重新完善、整理李海的个人经历,希望顺利地拿到移民签证。

这样的情节设计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它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目前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和理想,走出国门的途径与愿望。

典型化的背景交代,让观众对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增加了观看热情。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拼命向里挤;城里的人却又惶惶不可终日,想方设法地要出去。

当大多数人羡慕李海这样一对富有的夫妻有能力在加拿大买房、开车、让孩子接受轻松快乐的国外教育时, 殊不知,夫妻二人因为要与家人分离,其内心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与无奈,只是这种感受通常是外人无法感觉到的。

剧中,当女儿英子得知父亲李海没能通过移民官的面签,不能去加拿大陪她读书时,非常懊恼和失望。

她告诉李海,没有爸爸在身边,先行飞到加拿大的妈妈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

在这里,该剧借助女儿之口,详细地交代了吴婷在加拿大生活、情感上面临的焦虑与孤独,这种情感具有现实的真实性与残酷性。

由于面签不顺利,李海未能和妻子吴婷一同前往加拿大。

对于一般家庭而言,事业的发展与家庭的完整,同时还有父母对女儿的责任,或许不是问题,但在李海、吴婷身上,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于是,为了孩子能够继续在国外接受教育,夫妻两人不得不选择暂时分开。

电视剧《婚姻时差》通过一系列的真实细节,表达了这样一个人群在生活中的无奈与无助。

李海送吴婷去机场时,吴婷一直沉默不语、情绪低落, 对此,李海理解但也无奈,只好一边在电话里开导远在加拿大的女儿要听妈妈的话,一边无奈地与妻子分别,此处人物情感的细腻表现,将难以言说的孤单酸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剧中,李海对吴婷说:“你以为留守男人好当啊?我每天把所有精力都发泄到公司,因为我害怕,哪怕我还有一点点精力回到这个家, 我都会不适应……没有你没有英子,这个家根本不叫家……”这些话道尽了一个留守男人的内心苦楚。

电视剧选取的人物形象非常具有典型性。

现实生活中,像李海这种生存状态的人不在少数。

留在成都继续经营房地产企业的李海,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吴婷去加拿大陪女儿读书,过得也算风平浪静。

尽管二人经常联络,音视频交流就在眼前,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了彼此真实的存在。

吴婷在加拿大虽有女儿相伴,但没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美丽无边的海景,无法弥补其内心的空虚和孤独,于是,她只好用折纸来消磨无聊与无奈。

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吴婷在加拿大巧遇当年自己做新闻主播时的粉丝刘晓宇,二人谈得非常愉快。

回到家,吴婷对着镜子反复回想自己当年做主播的模样。

怎奈时过境迁,当年的风采已然不再,巨大的心理落差与空虚孤独让吴婷黯然神伤;而身在国内的李海,也因为没有了吴婷的嘘寒问暖与可口饭菜, 空荡荡的豪华别墅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了,于是,他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或是去健身房消耗掉多余的体力, 回家倒头便睡。

剧中,每当李海下班后跑去健身房蹬自行车挥汗如雨、打发无聊时光时,背景音乐就响起马修•连恩的电影《布列瑟农》中的英文插曲,细腻、舒缓而忧伤的音乐,弥漫着一种孤独无奈的氛围,沁入李海的情感深处,渐渐地,这种情绪从李海身上蔓延到吴婷身上,将两个人彻底包围、淹没……

人类具有社会属性。

孤独的情感必将促使人本能地要在身边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伴侣,它预示着生活即将发生的重大转折。

也许在这种本能的寻找过程中, 人们会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现代社会的某种契约与法制,但它的出现,确实是人性深层的一种潜意识探寻。

二、表现人生选择的纠结:坚守还是放弃

坚守还是放弃?《婚姻时差》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家庭伦理剧要演绎的核心问题之一。

坚守和放弃同样需要勇气、需要舍弃、需要成本。

这种内心纠结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电视剧 《婚姻时差》中的李海和吴婷或许因为对孤独有了痛彻心扉的感受,方才对“家”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旦失去方知道拥有的可贵。

“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这是该剧传递出来的对“家”的概念的理解, 而这与是否拥有财富,是否居住豪宅,是否开豪车没有必然的联系。

剧中通过对家庭的解读,将李海夫妇生存中的无奈与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李海不但是商海中的成功人士,而且在一些重大决策中也体现出令人称道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良知。

因工作关系,李海结识了才华出众、充满朝气的电视台记者赵晓菲。

剧中,赵晓菲将李海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问题曝光,事后得知真相的李海在开除了负责人老陈后,积极与电视台联系,主动要求资助一档节目并请赵晓菲负责,将公司的施工质量曝光于社会, 接受社会的监督,挽回负面影响。

随着两人工作接触得越来越多,尤其是李海不计回报地出资10万元为贫困儿童解决午餐问题时,赵晓菲对其的态度和看法发生了重大逆转。

之后,两人共同经历了汶川地震、共同迎接生死的考验,这些经历让李海和赵晓菲的情感距离越来越小。

与两人感情不断加深相伴随的,便是李海对远在加拿大的亲人的感情则日渐淡漠,他开始在选择赵晓菲的感情还是放弃自己的家庭之间摇摆不定、纠结苦恼。

同样,远在加拿大的吴婷也陷入了与刘晓宇的情感纠结里,两颗孤独与寂寞的心灵,因数年前于冥冥之中埋下的机缘而越走越近。

但作为一名理智、知性的女人,吴婷始终坚守“家就是精神信仰之所在”的理念, 为此,她一直回避身边的各种诱惑,婉拒刘晓宇的爱慕,小心翼翼地坚守着自己家庭的完整性。

李海与吴婷的婚姻之舟在经历了20年的风平浪静之后,其航向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偏差。

这个曾经令人羡慕的家庭因赵晓菲的闯入而开始变得摇摆不定,李海、吴婷、赵晓菲三人都面临着重大的人生抉择。

面对爱人的背叛,将家庭作为唯一生活信仰的吴婷,在经历了震惊、愤怒、冷静、理性思考的过程后该如何选择?一面是充满活力、难以割舍的赵晓菲, 一面是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李海又该如何选择?面对种种流言蜚语、恶语中伤,面对李海夫妇的痛苦纠结,以第三者形象出现的温暖、善良的赵晓菲又该如何选择?至此,电视剧《婚姻时差》将坚守与放弃的主题表达推向顶点。

该剧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曾经美满和谐的夫妻被迫分离之后,每个人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惑与人性挑战。

这是该剧极富有现实针对性的深层意义。

电视剧《婚姻时差》在人物关系设计上,加入了 “小三”这一饱受社会指责的人物形象——赵晓菲。

如何准确定位和把握塑造这一角色,该剧编导煞费苦心。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第三者的闯入,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其自身缺少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

但电视剧《婚姻时差》却努力避免传统模式化对第三者的塑造,力戒过度矫情,让观众于不知不觉中,于情感的自然发展中,接受赵晓菲走进李海生活的事实,最后,让她与李海夫妇共同接受来自人性的挑战,这样的人物塑造更加丰满真实。

在情感与理智的博弈中,在法律契约和伦理道德的角逐里,最终, 该剧以“小三”的主动退出,维护了婚姻的稳定和谐与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观,传递出社会正能量。

结语

电视剧《婚姻时差》很好地抓住了时代热点和 “出国潮”的典型背景,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和事件,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社会中李海和吴婷们的情感挫折与世事冷暖。

坚守还是放弃,这是该剧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

除主要人物外,这种人生选择还体现在剧中其他人物形象上。

如深爱吴婷的加拿大律师刘晓宇,尽管被吴婷拒绝,但在吴婷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义不容辞。

刘晓宇坚守着自己对吴婷的那份纯真、美好的情感,但又希望吴婷遵从自己的内心来做决定。

最终,他将这份美好的情感深埋心底,衷心祝福吴婷和李海的重归于好。

另外一对夫妻卫东与黄蓉的故事同样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曾是国内外企成功人士的卫东,在携妻带子移民加拿大后却处处碰壁,工作、生活极其不顺。

残酷的现实,让一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痛定思痛,他们最终选择放弃加拿大的梦想回国发展。

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无不向社会传递着坚守或放弃的智慧与勇气。

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一定是时代特征的最好映射。

家庭伦理剧《婚姻时差》真实地再现了当下中国富裕起来的一群人所面临的情感困惑与纠结,同时,这种情感的激烈碰撞和演绎,能够令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们带来思考与自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