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金陵十三钗》:国难面前,风尘女子也有担当,谁说戏子无情?

2023-11-06 04:57 作者:岑岑 围观:

世界上没有高低贵贱的职业,只有人们内心深处的冷暖。

最近突然想写一个关于《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无论是一开始看严歌苓的小说,还是后来看张艺谋的电影,这个故事都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虽然很多人总是在抱怨电影拍摄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高超的处理手法让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甚至极具感染力。就是平日里人人吐槽“***”的风尘女子,最后却成了拯救他人生命的存在。也许他们的命运已经很难过了,但他们心中的善良从未被抛弃。

1.故事片《金陵十三钗》的故事从清脆糯糯的南京话开始。1937年,南京沦陷,满目疮痍。我们后来也知道了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当时还有一座无人居住的天主教堂,教堂里藏着一群金陵女大学生,14个从战火中逃出来的秦淮河上的妓女,两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故事也在他们中间展开。

因为日军已经发现了女学生,日军后来计划在庆典上强迫女学生为日军表演。当然,谁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这些女学生不甘受辱,准备集体自杀,但以玉墨为首的12名妓女获救。十二个妓女和平日被视为下贱的小男孩,面对侵略者非人化的屠刀,激发民族责任感,穿着诗袍,拿着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惨烈的死亡之约。虽然故事没有说明他们的结局,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结局一定很悲惨。

2.《金陵十三钗》故事原型1937年,曾经繁华的金陵,因为战争的影响,一片废墟,日军屠杀当时在城里的人。虽然我们找不到上述故事的准确原型,但也有一个美国人,当时庇护了很多南京难民。

那一年,26岁的大学毕业生vautrin被基督教会派往中国担任助教。几经周折,她被邀请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担任教育系主任。但谁也没想到,这很快会变成一场战争。虽然美国一直在催他回美国,但他深深的责任感让他选择留在这里。

在这场灾难中,妇女被迫忍受残酷的屈辱。任何日本士兵都可以虐待中国妇女而不受惩罚。所有七十多岁的妇女和十几岁的女孩都幸免于难,事后大部分都被当场杀死。从现存的一些照片中,我们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凉景象。正如vautrin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找到!”Vautrin试图尽可能地保护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女子大学在当时成了难民营。但是日本人已经盯上她了。

1937年在平安夜,她被叫到办公室消除难民造成的威胁,并被要求从10,000名难民中挑选100名作为日本慰安妇。在vautrin的艰苦努力下,日本人最终同意在女子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过了很久,他们终于纠集了21个人,愤然离开了金陵女子大学。这件事也是严歌苓写《金陵十三钗》的灵感来源。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在尽力保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由于她在这样的环境中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得不于1940年5月14日离开她为之奋斗了20年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返回美国接受治疗。1941年5月14日,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关上了家中所有的门窗,打开了煤气阀门,告别了这个世界。朋友们在她枕头上找到的唯一遗物,是一张在金陵女子医院避难的孤儿含泪的照片。她临终前曾说:“如果有来生,我仍愿报效中国。”。也许正是这种精神感动了严歌苓,为她的故事提供了很好的灵感来源。既然一个外国人可以如此忠诚的保护中国人民,那么当时的人民一定有自己的责任。

在旧社会的价值观中,女性是被歧视的对象,更不用说这些从事性行为的妓女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但是在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是生存。他们有的是被父母卖到这里的,有的是被别人拐走的。也许这些女学生感受到的家庭温暖正是她们想要的。正是这些他们看不起的“姐妹”最终救了他们的命,这很讽刺,但又如此真实。

在影片的最后,这些妓女通过唱歌跳舞展现出了一些妖娆的魅力,但是当她们告别妖娆,开始换上简单的学生装扮时,她们感到很惊讶,甚至想到她们的母亲会为自己高兴,为自己堕落的身体做一些改变,她们感到很满足。也许她们也想像这些女大学生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找到自己爱的人,结婚生子,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她们只能成为人们口中的妓女,被成千上万的人所排斥。

面对国难,这些女性被迫承担责任。当然,当时的中国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但世事无常,命运在作怪。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关?他们也是需要温暖的人。历经人情磨难,良知犹在,气节犹在,这或许是中华民族历史坚韧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