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海子为什么要写面朝大海春暖,海子创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背景

2023-11-05 05:02 作者:岑岑 围观:

1989年3月26日,刚满25岁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正如他在诗中所言——“我来到了人类的尽头”。在当时,海子的死是一个非常轰动的事件。

“无法复活的海子,随着80年代理想主义和精英意识的消失,成了一个神话。”自杀前两个月,他写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流传至今,甚至被选入高中课本。然而,这首诗真的如大众解读的那样温暖而充满希望吗?海子为什么写这首诗,成了中国诗坛的一个谜...

海子诗中的“自杀情节”海子原名常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在农村长大。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写诗。1984年创作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以海子为笔名。作为一个青年天才,他内心一直有精英意识,那就是要肩负起拯救民族文化的重任,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任务。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200多首高质量的抒情短诗和他的诗歌代表作《太阳七书》,震惊了当时。

然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变革如此剧烈,商品经济使文学迅速边缘化。拜金主义和大众文化洗去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海子一下子从诗歌里的英雄变成了不合时宜的闲人。他只是陷入了悲观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正如海子生前好友西川所说,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死亡意象是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毫无疑问,是他自杀前的最后一首诗之一,即《春天,十个海子》,写于1989年3月14日:春天里,野蛮而悲伤的海子/是唯一剩下的,最后一个/在这里,海子无疑发出了死亡的宣言,这是一个悲伤的海子,被困在死亡中无法自拔;这是一个绝望的诗人,一个没有任何希望的破碎的灵魂:风从东向西从北向南吹,无视黑夜和黎明/你说的黎明是什么意思?(春,十海子)。

短短的空间,从十个海子复活,只剩下一个,而且还是最后一个趋于死亡的。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压抑和不被别人理解带来的痛苦,所以他不再留恋生命,他想通过死亡来寻求解脱。

海子生前曾和朋友讨论过自杀,最终选择躺在铁轨上。按照西川的说法是“或许是因为他无法选择跳下飞机”,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也许“躺在栏杆上似乎是最简单、最干净、最有尊严的方式”,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他的诗,就能发现栏杆的死亡场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是一首绝望的诗。如果你理解了海子诗中的自杀情节,你就更能理解为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是一首绝望的诗。从写作时间来看,虽然不能说是海子的最后一首诗。但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7日,也就是海子自杀前两个月零十九天,这一点很关键。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快乐的人,喂马,劈柴,环游世界。从明天开始,我关心食物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开始,我会给每一个亲人写信,告诉他们我的快乐。幸福的闪电告诉我,我会告诉大家,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如果不细读,不考虑诗人自身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走向。但细读下来,“从明天开始”这句话更像是对今生的绝望。如果这辈子没有希望,我们会期待“明天”。他传达给读者的不是“今天”如何,而是如何逃离现实,今天和一个虚幻的明天。

诗中提到,“喂马砍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蔬菜”,拥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坐在这房子里,“与每一个亲人交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是这些诗人的理想形象,但却隐藏着一种现实的痛苦,无法实现,海子只能带来。

愿你前程似锦,愿你有情人,愿你幸福人间。我只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开始,我会和每一个亲人交流。诗人讲“愿你”“我只愿”。海子把自己和一个“陌生人”对立起来,这个“陌生人”想要在世界上得到快乐,而海子则把自己放逐到精神世界,企图在精神世界获得真正的快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看似传达了一种欢快的情绪,但细细品味,总有一种巨大的忧伤。海子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悲观主义者。

以海子之死为标志,中国新诗在80年代以死亡告终。与此同时,90年代以死亡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