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功勋第一集看懂的说一下,功勋是什么剧

2023-11-04 11:04 作者:岑岑 围观: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推广的一部重大现实作品,以及广电总局的《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剧目,上海出品的《功德》无疑是主旋律。尤其是传记剧的创作,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不仅要拍好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和精神,还要让观众看得懂、看得爽、看得爽。《立功》不好拍。

但是《立功》已经拍完了。国庆假期结束,观众开始补剧时,发现片单里出现了豆瓣9.0的作品。这几天,在《功勋作品》热度节节攀升的同时,豆瓣评分不降反升至9.1。创新、突破、催人泪下、高燃、真实质感,一部纪传体的主旋律电视剧就这样走近了,也走进了观众。

它无声而温柔地滋润着一切

这个“主旋律”几乎没有口号式的呐喊,而是一些故事,是安静的镜头调度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呈现李延年的“能文能武”,体现在小安东的成长,记录者战士,以及一次次战场上的即兴发挥;展现无名英雄于敏“做惊天动地的事,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是通过一次次与妻子的躲躲闪闪的对话,鸡蛋存放在一个篮子里。剧中有很多次“拜师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四个字表明了忠诚。

单元结尾,画面由彩色转为黑白,叙事空在虚构和纪实画面间来回切换:抗美援朝的真实战斗场景,中国一批先进军事武器的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场景。于敏的最后,一个极其神奇壮观的“太阳”在空上,在寂静的戈壁滩升起。场景变了,街上挤满了人,大家为氢弹爆炸成功欢呼。于敏接过报纸。这位头发凌乱、留着胡茬、眼神凝重的核物理学家在剧中第一次剃掉了胡子。他坚定的眼神读出了骄傲和幸福。虚构与事实,观众感受到了功勋楷模的精神力量。

恢复时间感

“我们都应该采用现实主义的拍摄方法,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进行创作。佛教,场景,包括人物语言,都要真实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开拍前,总导演郑小龙对各章节的编剧和导演都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结果,《李延年》剧组花了30多天拍摄,28天“战斗”。历史上的346.6高地之战发生在1951年10月。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战争情景,剧组在中朝边境设置了与当年相似的地理环境拍摄场景。剧中所有的战壕和堡垒都是在实景中搭建的,还叫了四辆坦克来拍摄。同时,团队以9台6K摄像机参与拍摄,力求在电影般的镜头质感中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追剧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带领观众回到“历史场景”,演员在拍摄时首先让自己回到70年前的角色状态。包括王磊在内的所有演员,都把剧组的战壕当成了自己的“战场”。在每一次道具灯光调整的准备过程中,大家都在战壕里等待,通过密集的爆破和子弹让身体始终处于准备状态,随时可以冲锋。

为了还原当时西沟村的风貌,经过多方寻找,《申纪兰》剧组最终将平顺县双蛇泉村作为主要拍摄地。虽然村子的外观太新,与剧中需要的时间感相差甚远,但导演南林还是坚持选择了这个地方,因为“沈纪兰从未离开过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剧组要向这个功勋人物致敬。为了还原那个时代的村容村貌,景观设计师为新房重新粉刷了黄泥墙;在水泥路面上铺设黄土;用高压水枪去除建筑物光滑的表面,露出斑驳的杂草;制作烟、火、水渍等小细节,邀请当地老泥瓦匠帮忙搭建场景。一遍又一遍的重塑,一遍又一遍的做旧的东西,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那个时代的质感。

英雄都是平凡的。

“立功”二字很大。“立功”赫然在目,试图给我们解释清楚这八个人的勋章是怎么来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扎实的采访和艺术创作,让《功勋》中的功勋人物变得忠诚、执着、朴实。他们是观众能感受到的英雄,也是普通人。

例如,李延年经常和士兵聊天,而于敏是一个勤奋工作的普通人。为了每周多使用两个小时的计算机(当时中国只有一台计算机每秒运行一万次,95%的时间用于保障其他科研项目,氢弹研制团队只能用剩下的5%的时间),于敏在领导办公室不肯离开;为了奖励科研人员(三年困难时期,单位伙食简陋,家里衣食吃紧),于敏“借”了老婆孩子的鸡蛋,说“过几天我还”;难得回家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位核物理学家甚至描述了大象的数量和群体大小,让两个孩子昏昏欲睡,却让观众会心一笑。

比如即将上映的《屠呦呦》,就很敬业。“到什么程度?比如你们两个是同事。路上遇到她跟她打招呼,她也不会理你。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因为她没看到。就算你在她对面住了很多年,她也很难了解你。”郑小龙说,他观察到的屠呦呦有自己的小世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专注,她发现了青蒿素,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作为总导演,他还特意介绍,剧中结尾出现的袁隆平的梦也很新鲜,会更多展现“杂交水稻之父”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他和她母亲的关系。比如他是怎么长大的?是怎么被国家发现的?我相信这些剧情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新奇的感受。”首席记者孙佳音

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