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爽剧缘何“不爽”

2023-11-04 10:32 作者:岑岑 围观:

前几年以《颜夕宫的故事》为代表的一批热门酷剧占据荧屏,你的“酷”阻止我出场,很可能让观众“酷到底”。但从去年开始,接连上映的几部酷剧遭遇滑铁卢,人气不断下滑,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

酷剧的“不愉快”不能怪现实题材电视剧抢观众,而是自身的套路化太严重,让人产生了“酷”的疲劳。酷剧的套路无非就是以下几点:人物轰轰烈烈,非黑即白,胜者为王,乐此不疲的互相仇视;剧情发展迅速,冲突激烈,像一场游戏,一路“开打”“怪升级”;道德空洞,历史被诬陷空“好人”打“坏人”不是因为他们更道德,而是因为他们更肆无忌惮。酷剧给观众带来的酷感就是个人可以所向披靡,轻松掌控一切,但显然这只是一种错觉。当观众意识到酷剧只是提供了假象,“不愉快”是必然的。

酷剧之所以“不讨人喜欢”,是因为它是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产物。商业化和娱乐化没有错,但把这种逻辑和做法推到极致,只求热点趋势,快速“收割”流量,作品必然不会触及精神思维,只会引发感官刺激。然而,所有的感官刺激都具有短暂性和即时消耗的特点。第一次感觉很好,之后就只能强化了,但是这种强化是有边际效应的。超过边际后刺激增加越多,清爽感消耗越快,最后变得“不愉快”。从这个角度来说,酷剧的成功是因为创新,失败是因为创新的反面。

表面上是体裁创作新陈代谢的结果,内在则是资本与专业的秘密博弈,迎合观众与引领观众的观念差异。资本的领导者往往认为现在的影视市场需要的是轰轰烈烈,极致,爆发力。如果不迎合这种情况,就没有市场。更何况根据现有的市场反馈推出一款新作,省时省力,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当太多的酷剧成为低俗的市场力量,降低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品格时,必然会有专业的力量去纠正。这种专业的整顿虽然不能没有资本的支持,但在变革之下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通过各种努力推动创作和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影视剧的创作方向归根结底是受观众需求和市场导向的影响。如果出了问题,不是单方面的责任,创作者不能简单的责怪观众。在酷剧当道的时候,观众很容易形成追逐浮夸轰轰烈烈的欣赏习惯,但真正的好剧出现的时候,大部分观众并不是没有识别能力。《江河》的跌宕起伏,宁敏小镇的真实质朴,觉醒时代的热血沸腾,足以证明盲目跟风,取悦市场,不是应有的创作态度。创作既要适应市场需求,又要引领观众口味,提升审美水平。创作者需要从生活中净化沉淀的,是静止的水,是耐人寻味的现实,而不是浮夸肆意宣泄的“爽”。酷剧的生命力是有限的,而现实主义作品因为现实的千变万化而常青。或许,酷剧的“不愉快”才是剧“酷”的开始。

作者:刘震

来源:安徽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