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闪灵到底恐不恐怖,闪灵有什么地方恐怖的?

2023-11-04 04:12 作者:岑岑 围观:

闪灵,最令人恐惧和矛盾的,是结局:

电影最后一幕,我选择待在酒店的一面墙上。这里有一张大照片,照片中间的人是杰克,但照片上的时间是1921年。这是电影的结尾,但对这部电影及其流行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持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

闪灵人改编了斯蒂芬·金的小说。斯蒂芬·金从未承认这是一部“斯蒂芬·金电影”,因为它与原著如此不同。

导演库布里克对原本通俗直白的类型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完全改变了斯蒂芬·金原著的模式。

他掩埋了大量的隐喻,将具体的情节点留白,用影像的视听手段唤醒观众的恐怖体验。很多超自然的元素也被剔除,以更真实的方式呈现。书桌、打字机、电梯门、储藏室、酒吧、玩具车、地毯、一对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双胞胎姐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都成为了电影惊悚片的触发点。

其中,对于突出了很多“空空间感”的俯瞰酒店的视听构建,详细拍摄了特殊环境下的生存压力和孤独感造成的精神破坏。

回到开头的结局,很多看过《闪灵》的观众在电影结尾震惊之余,难免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电影中反复提到印第安人的血泪史?杰克被关起来后为什么要从储藏室逃出来?夏普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杰克会出现在1921年的照片里?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被清楚地陈述出来,那么《闪灵》可能就不那么吸引人了。这部电影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最终成为电影史上的传奇经典。时至今日,影片中的许多隐喻和伏笔仍未解开。

库布里克的魅力在于,他不仅在音频和视频上给人强烈的恐怖感,还用大量未知、空白、混乱的情节给影片带来一种催眠的错觉。大量的细节和符号暗示,造成了一种让人发自内心的恐惧。

2013年,一部名为《237号房间》的纪录片问世,片中五位专家解剖了《闪灵》中隐藏的秘密线索。各种看似不相关的争论,却意外地形成了一个宏大的《闪灵之谜》。

比如影片开头,丹尼穿着一件t恤,手臂上写着“42”两个字,还有德国制造的打字机,暗示了二战期间纳粹对人的迫害。

再比如丹尼骑玩具车的走廊,片中其他时间出现了空的高度差,暗示丹尼实际上根本不可能从玩具车旁边经过。

237号房间不仅暗示了杰克的幻想和噩梦,还暗示了月球与地球的物理距离(23.7万公里),指的是1942年的纳粹大屠杀(2*3*7=42)。

237房间不仅仅是杰克潜意识里的幻想,更是全人类对过去历史的想象,就像一具美丽的尸体腐烂的过程。在这个层面上,电影意味着人类对历史的观察,往往陷入自我麻痹、无力正视的本性。

这些细节,如果不是考证狂热者,可能看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异样的感觉,让所有人不寒而栗。这也是库布里克的真实意图:用影音构建空的和谐氛围,用细节掩盖循环逻辑。

自从《闪灵》上映以来,没有一个导演敢拍它的续集,因为没有人敢承担和库布里克比较的后果。直到去年,美剧《鬼眼》的导演迈克·弗拉纳根(mike flanagan)发布了续集《睡眠博士》(Dr. Sleep),由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中年丹尼,讲述了丹尼在经历了一个可怕的童年后自我救赎的故事。

这部电影更忠实于斯蒂芬·金的风格,向闪灵人致敬很多。总的来说是及格线以上的恐怖片。但如果把导演的能力和库布里克比,还是显得很不一样,更何况作品本身就比较冗长乏味。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其现在看一部平庸的恐怖片,不如回去再重温一遍《闪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