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日本动画千与千寻电影,《千与千寻》的动画片

2023-11-04 03:28 作者:岑岑 围观:

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成为历年来日本最卖座的电影,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世界动画奖项。宫崎骏创作的 《千与千寻》将故事背景设定于神隐世界中汤婆婆的“油屋”里,每天夜幕降临之后,整个楼宇灯火辉煌,迎接着各路神灵的到来。

而人类世界中的小女孩千寻与父母搬家途中不小心到了这里,故事也因此展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普通十岁女孩在异域空间独立的成长过程,在宫崎骏的所有作品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宫崎骏笔下的神隐世界,巧妙地融入多种日本传统文化元素,为观众们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江户时代浮世绘,让人看过记忆深刻、流连忘返。

纯真与善良

影片开头是一个被遗弃的主题公园场景中,周围的商铺都是原来商人所遗留下来的,而接下来所发生的就是在一个日式风格的浴场中,所有的场景都斥着日本传统民俗风格与生活文化气息。

千寻是一个10岁小女孩,在跟着父母从城市搬到了乡下的路途中,误闯到一个神秘隧道之中,在隧道的另一端,他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城镇。惊慌的千寻想要赶紧离开这里,但是父母却难以抵制住美食的诱惑,千寻没有办法阻止父母的狼吞虎咽,只得自己孤零零地游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

突然小自龙出现了,让千寻在天黑之前赶紧离开这里,千寻匆忙回到了刚来的地方,只看到一大群幽灵在游荡,她想要赶紧找到父母,却发现两人早已变成了好吃懒做的大肥猪。也就是这样误打误撞,千寻进入了人类的禁地。为了能够生存,按照汤婆婆的意志改成了千,也彻底摆脱了人类的生活领域。

千寻成为汤婆婆手下的佣人,在这个蛮横的女人手下去不断为客人洗浴。千寻在锅炉爷爷、小玲、美少年小白的帮助下获得了生存的勇气,在汤婆婆的浴场中不断辛苦劳作,避免成为小动物。而与此同时,千寻身上潜藏的生命力也逐渐复苏了,尽管周围环境十分压抑、残酷,但是千寻却第一次感受到生存的意义。

后来浴场中来了一个叫无颜的神秘客人,他看到了河神洒向浴场中的金砂,这让浴场所有人都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因此也就用自己的法术去变金砂,换来人们对其的崇拜。但是他不断膨胀的欲望也导致他近乎毁灭,千寻带着他离开了充斥着物欲的浴场,找到一个避难的地方。

曾经保护过千寻的小白龙因为偷窃了钱婆婆的宝物而受伤,千寻倾尽全力保护了他,帮他找回了迷失的自己。而最终千寻也解除了自己与父母身上的魔法,回到了人类的世界。

宫官崎骏曾经说过:“我希望能够借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在影片中,千寻的异域之旅历经磨难,但是小女孩始终怀揣着纯真与善良。在某种意义上说,千寻的这次艰险的旅途更像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心路旅程,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荻野明夫夫妇误闯神域却无所畏惧,不经店主同意,在熟食店自顾自地大吃大喝。父母早已偏离了人类应有的警觉和理性,年幼的千寻却知道没有主人家的许可,是不可以乱动别人的东西,她一直嘀咕着:“ 回去啦,人家老板会骂的。”

夕阳西下,神域的神秘力量开始显现,夫妇二人因为贪吃了太多美食,变成了肥猪,而这些食物原本是要供奉给神灵的。正因为千寻保留着少女的纯真,没有效仿她的父母,才得以留有一线回归人类社会的希望。

油屋原本是神明的世界,实质与人类社会别无二样,也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这恰恰是人类世界本身的隐喻。汤婆婆是油屋的最高统治者,她贪婪自私,将一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之上。

千寻给予别人关怀的善良,却像油屋里的一缕清风。她让孤独空虚的无脸男站在屋檐下躲雨,拼尽全力帮助河神摆脱肉刺的烦恼,在紧急关头救了白龙的性命。当千寻原先准备用河神送的药丸恢复父母的人形,但是白龙受伤,她毫不犹豫地分了一半药丸,喂白龙吃下,说:“ 小白救过我,我也想救他。"

随后千寻不辞万里,把钱婆婆的魔女印章送回,钱婆婆问她:“你知道你还给我的印章,是干什么用的吗?”千寻摇头:“ 我只知道它对您很重要,我替白龙向您道歉。"无脸男大闹汤屋,善良的千寻又把最后的半颗河神药丸塞进他嘴中,因为迷途中的他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无脸男把山珍海味吐个干净,也就丢弃了利欲熏心,还原了纯真善良。

千寻的拯救与被拯救来源于她的纯真,而她的善良不仅是她在异域生活的最大财富,最终她赢得了希望,并带着父母离开了油屋。

忘记名字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千与干寻》不仅表现为拯救双亲的冒险之旅,更展现了内心情感世界的自我救赎。名字在这里意义深刻,成了联系她虚幻身份和真实世界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钥匙。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也就失去了人类社会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失去对自己真实名字的记忆,就等于丢失了自我。

影片时刻提醒我们:忘记了初心和梦想,就会在欲望的歧途中渐行渐远,甚至迷失了自我。影片中的无脸男无疑是自我迷失的代表,他想方设法变出金子来引诱别人,在别人的吹嘘中迷失自我,寻找快乐。

他在油屋没有生存价值,在神域也没有生活意义。他只是作为一个虚无的幻影而存在,当千寻问他:“你从哪里来? 你家在哪里? 你也有爸爸妈妈吧?"他立即把头埋起来,自卑地说道:“不要不要,我好寂寞。”

汤婆婆改动别人的名字,便是破灭别人的希望。千寻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合同,汤婆婆利用魔法把她的名字“荻野千寻”改为“千”,并说:“你以后就叫小千吧。”汤婆婆夺走千寻真实名字的目的就是要永远占有她。

汤婆婆不仅剥夺别人的名字,还支配别人的意志。从表面看来,白龙是汤婆婆的心腹,在油屋被众人尊称为“白龙大人”,但大家都知道它平常都在外面,帮汤婆婆做坏事。白龙只不过外表光鲜,实际上是个可怜的弃儿,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告诉千寻:“ 汤婆婆夺走他人的名字去主宰他们,如果忘记名字的话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没有自我的人最可悲,因为他早已失去为人的自尊,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灵魂丢失,便无法前行。”在千寻的帮助下,白龙终于恢复了真身,解除了汤婆婆的诅咒。

自我失落、寻找自我甚至帮助他人找回自我,这部影片中救赎与希望的主题情节脱离了俗套而更具有普世教育意义。

《千与千寻》中人物角色大多怪异,但是将日本职场上的芸芸众生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影片反复强调:“贪吃的人会变成猪”“不工作的人也会变成猪”。白龙带千寻去看变成肥猪的父母,它们已经忘记原本作为人类的初心,安然自得地躺着。

千寻失去了父母的保护,开始独自生活工作,瞬间被推进油屋浓缩版的社会,内心充满着不安和恐惧。她总是粗心大意、毛手毛脚,处处碰壁。千寻人生中的第一次求职,极其不易。即使是油屋最底层的锅炉房也没应聘成功,谁也不相信娇弱的她能胜任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

由于又瘦又小,拖地板的速度跟不上别人,拧毛巾也没有力道,经常遭到“同事们”的刁难。汤婆婆见面便骂道:“你又任性,又爱哭,又笨,这么没用,到底能干什么?”

当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一个煤块送进火炉,“小煤球”们不乐意了,抗议这个外来世界的异类抢了自己的饭碗。善良的锅炉爷爷把她介绍给了小玲。千寻忘记向前辈道谢遭到了小玲的训斥:“ 喂,我跟你说了半天,你都不会说声谢谢呀,真是反应迟钝!”

当她脱了鞋袜,慌慌张张地往外跑时,小玲又教训她:“你与锅炉爷爷说谢谢了吗?多亏他照顾你。”到了汤婆婆的阁楼门口,她准备直接闯入,连门把手都大声训斥道:“连门都不会敲一下,哎,来了个没教养的女孩。"

宫崎骏说过,所有的成长到最后总是一次旅行。尽管千寻最初被批评不懂礼貌,然而她还是很努力地去适应,寻克服困难,不忘初心,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不论多脏多累的活,她都愿意去尝试,最终完成了蜕变,越来越自信。千寻一路经历坎坷和磨难,终于有了显著进步,片尾的千寻落落大方,充满自信。

结局美满的缺憾

宫崎骏将其对现实社会的思考移到虚幻的神灵空间中。故事结束时又使千寻一家平安返回人类世界,使观众对虚拟与现实难以分辨,而故事欣赏过程中逐渐积累而生的担忧、害怕和对真实完满生活的期望又久久无法平复。

与宫崎骏其他作品相比,《千与千寻》是一部较为特殊的作品。其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主角是一个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通的小女孩,更在于其设定了一个介乎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神隐空间,使观众在对千寻经历磨难感同身受的同时又充满着对回归正常生活的强烈期望。

千寻不仅在容貌上极为平常,在能力也将其设定为普通人,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为渗入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埋下了伏笔,千寻终将带着观者的期待平安地离开汤屋。千寻在汤屋中的经历,更易被理解为生活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成长过程,其作用是促进千寻逐渐成长成熟,警醒价值大于实际参与意义。

“短暂岔路”式的情境设定,不仅为推动故事做了铺垫,也顺应了人们对下一代终将担负起未来社会责任的期许。

因此在《千与千寻》的结尾,宫崎骏不仅设定了千寻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自己与父母,回到现实生活,也使汤婆婆的孩子也实现了心智与身体的双重成长,无脸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不再寂寞,更与白龙达成了将来在俗世相见的约定,呈现出异常圆满的状态。

宫崎骏所设定的故事结局不仅满足了对千寻回归正常生活的愿望,也表达了人们对年轻一代经过成长之后终将担当大任的美好期待。

故事结局设定,延续了宫崎骏作品所一贯追求的温馨和美满,也呈现出少有的积极乐观。与其他作品相比,《千与千寻》的圆满并非建立在如娜乌西卡的献身、天空之城的毁灭等艰难的抉择之上,而是建立在千寻的成长之中。

千寻的成长尽管艰难,但却显得自然和不可回避。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人必经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宫崎骏在故事结尾时才描述得如此温馨美满和充满期望。

然而,相对于《千与千寻》大团圆的结局中,宫崎骏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态度,其在故事结尾时所表现的忧虑也不容忽视。在故事结尾时,白龙与千寻在俗世相见的约定使人倍感温馨,而当获野夫妇走出城墙回到汽车之前所表现出的诧异和疑感,则又使人感叹神隐的魅力。

荻野夫妇对神灵境地之内的经历毫无记忆,但千寻不仅保留着所有的记忆,还期待在未来能够与白龙相见。宫崎骏的如此设定,也流露出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成长的信号。然而宫崎骏的设定不仅未能很好解决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问题,也无法满足人们对未来社会中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良好融合的美好期待。

在故事结尾之时,荻野夫妇依然如此前自顾自地从神灵境地向现实社会出发,而不顾千寻未在身边,当一家人穿过城墙回到汽车前时,获野夫妇面对满车的落叶只表达了些许的疑惑,但转瞬之间这种疑惑便被“恶作刷”的想法所替代,从而丧失了接近真实的机会。

如果说千寻的成长喻示着年轻一代已经过成长,将在未来担当社会重任的话,那么获野夫妇的无知无觉,则喻示着当代社会担当重任的中年一代依旧迷失。

此外,在故事结尾时白龙与千寻相约未来在俗世相见,这一幕在整个故事中显得格外温馨,也是整部作品体现对未来美好期待的最好表现。但这一约定注定是镜花水月,毫无实现的可能,白龙注定无法回到人类社会与千寻相见。

《千与千寻》结尾时所设定的相见情节,只是宫崎骏的美好愿望而无实现的可能。就此而言,《千与千寻》的结局又是饱含悲观色彩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