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半生缘论文 命运的悲剧,半生缘什么故事

2023-11-04 01:40 作者:岑岑 围观:

文丨卿心君悦

《半生缘》,张爱玲经典作品之一,多次翻拍成同名电视剧,千回百转的剧情道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的文字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

人生有时就像是一部文学作品,情节环环相扣,线索交错缠绕,在因果轮回的推动下,故事的结局似乎早已成为定局,只是身为剧中人却浑然不知,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天地中。

她的一生,不曾真正拥有过幸福。父亲去世后,身为长女的她放弃了触手可及的爱情,选择跌入“泥潭”走进舞池换取一家人暂时的安稳,后来又为了留住岌岌可危的婚姻,牺牲掉曾付出青春也要保全的妹妹。一直期盼的却毅然舍弃,本该珍惜的却轻易毁掉,倾尽所有换回了姐妹反目,机关算尽到头来却化为一场空,最终曼璐含恨而死。可悲、可恨,或许就是对她——作品中顾曼璐的人生最客观的评价。

故事中的悲剧已无法改写,但其中映射出的关于人性中善与恶、爱与恨等问题却发人深省,而这篇文章便以此来探寻隐藏在悲剧背后的警示。

被命运扼住喉咙,亲情、爱情与自我的抉择

“我父亲一死,家里简直不得了。那时候我们还不懂事呢,只有我姊姊一人年纪大些。从那时候起,我们家里就靠着姊姊一个人了。”张爱玲借顾曼桢之口道出了姐姐顾曼璐选择做舞女的原因。

顾曼璐一家生活在上海,父亲生前是个小职员,全家人依靠顾父的薪水勉强度日,后来顾父的去世,让一家人失去了生活来源,不得已作为长女的曼璐,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刚刚高中毕业的她,为了赚取足够的钱养家,只能凭借着几分姿色选择了舞女这条路。

《半生缘》剧照

这时的曼璐是可悲的,为了家庭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青春,还有那份即将触及的爱情,在十七岁那年,她与在上海读书的远房表哥张豫瑾订了婚约,两人感情十分要好,经常见面或通信,直至顾父去世,才为了家庭(曼璐无奈选择当舞女)解除了婚约,而张豫瑾也因此多年未娶,直至得知曼璐嫁为人妇,才在三十岁那年与他人结婚。

对于当时的顾曼璐来说,她本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却不得不在亲情、爱情与自我中艰难抉择,最终她无奈下选择了折断爱情与前途的双翼换取亲情的圆满,我们无权评论这种选择是对是错。

脱离作品回归现实生活,时代与社会背景不同,曼璐当时的身不由己,如今已很少见。我们目前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是亲情与爱情、家庭与个人的碰撞,不同人面对此类问题时,往往会出于两方面考虑:

爱情与亲情哪个重要家庭与个人哪个重要

由此就会产生无数的困扰,比如是不是应该为家庭放弃个人的幸福,比如是不是应该维护亲情而放弃爱情,不知不觉中我们将矛盾的双方就摆在了对立的层面上,至于该如何选择,不是部分人不知道正确的答案,而是可能原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答案,或许哪个选择都是对的,但同样只要做出选择,也是错误。陆游与唐婉成全了亲情,难道不对吗?但是两首《钗头凤》又表明了其中的错误与可惜;《浮生六记》中沈复与芸娘成全了爱情,看似不对,但实际上能成为流传后世的爱情绝唱又应该是比较幸福的,可最后似乎又有一个悲剧的结尾。

很多理性且冷静的人,认为事事存有矛盾,但实际上又不应该出现矛盾,就像爱情与亲情,家庭与个人,看似对立,但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之所以会成为对立面或许有特殊的客观现实原因,也或许是个人主观意识促成,但既然已成为矛盾,不能调和,就只有解决。

从短期来看,似乎有最佳选项,但当站在生命的尽头回望时,所谓的抉择、矛盾、分歧可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不得不做出的一个选择而已,与对错无关,与对立无关,只是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时选择了一个方向而已,可能每一个选择都会成为下一个选择的束缚与制约,但同样每一个选择又会为你打开无数条新的道路,一个选择怎么可能会影响一生,影响一生的往往是一个选择之后的无数个选择。不是做完一个选择之后再无选择,而是做完选择之后你失去了追求完美的心。

就像电影《妙笔生花》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在一生中会作出许多选择,带着这些选择继续生活,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一课”,生活之所以是艰难的,是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可能面临着无数个选择,生活之所以是未知的,就是因为不知道每个选择背后还面临着什么选择,或许我们不应该太过纠结于当前或过去的选择,更应该在意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与做出的无限选择友好共处,这不仅是选择的问题,还是心态的问题。

被黑暗笼罩的生活,丧失了追寻“光明”的勇气

“她现在轧的这一帮人越来越不像样了,简直下流。”张爱玲借顾母之口道出了曼璐舞女生涯后期的惨状。

自从曼璐做了舞女,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弟弟妹妹也可以正常的完成学业,一家人面对曼璐充满了自责与愧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隐藏在深处的问题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

顾母担心其他孩子的前程和婚姻会受到曼璐职业(舞女身份)的影响,尤其是顾曼桢与沈世钧正处于相爱之中。随着曼璐年纪的增长,客人质量不断下降,顾母担忧曼璐未来的生活。

为此,顾母对曼璐说道:

“你年纪也有这样大了,干这一行是没有办法,还能做一辈子吗?自己也得有个打算呀!”

可在曼璐心中,原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规划早已随着当初的选择破灭:

“我还不是过一天是一天。我要是往前看着,我也就不要活了!”

而后母亲的一再规劝也在一定程度上刺痛了曼璐的敏感神经:

“他们都大了,用不着我了,就嫌我丢脸了是不是?所以又想我嫁人!这时候叫我嫁人,叫我嫁给谁呢?”

两人的谈话到涉及张豫瑾至今未婚的话题时终止了,曼璐逃一般的离开,她清楚的知道与张豫瑾再无可能,完全开始新的生活也并不容易,何况她并不认为自己如今的模样还配拥有幸福。

《半生缘》剧照

但许是母亲的话刺激了她,许是她终究还是认命了,过了不久就传出了曼璐结婚的消息,对方叫祝鸿才——曼璐之前的大主顾王先生的跟班,没什么钱且乡下还有老婆孩子,整天混迹于烟花之地,曼璐之所以选择祝鸿才与爱情无关,从作品的描述中来看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自己的情况怕是很难找到更好的。祝鸿才虽没有钱,但她至少是拿的住他的。祝鸿才答应她不拿她当姨太太看待。

就这样,曼璐匆匆的把自己嫁了出去,做了祝鸿才的姨太太,搬离了家中,但依旧定期的补贴家用。殊不知,正是这次仓促的决定,又将自己推向了另一个深渊。她没有想过,当对婚姻失去高标准的要求时,也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未来婚姻中获取幸福的可能;她没有想过,背叛这个词是不会差别对待的,一个可以抛妻弃子的男人对她又能有几分真心……这些她没有考虑,她只是觉得婚姻是生活的一个保障。

身处黑暗太久,容易让人忘记阳光的样子,也丧失了寻找光明的勇气。对于曼璐来说,开启新的生活确实不易,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或许应该也能遇到可以真心相待、不问过往的那个人,接受她曾经的不堪,护她半生周全。

就像张爱玲在作品《半生缘》中写到的:

“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但她之所以选择与祝鸿才结婚,又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寻找幸福的勇气,也是因为曾经的选择让她丧失了追求幸福的心,同时还认为一些人是看不起她的,但这未必是绝对的事实,只是她先于他人对自己下了定义,自卑与自信只有一字之差,而其中的关键却在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过去,或好或坏,或辉煌或不堪,但这不该成为生活的负担与枷锁,如同多米尼克·洛罗说的:“能够生活下去的地方,就能够生活的幸福”,能否幸福,不在于生活,而在于自己的选择。

当邪念滋生无法制止时,不妨想一想曾经的初心

“她忽然觉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有个孩子就好了。借别人的肚子生个孩子。这人还最好是她妹妹,一来是鸿才自己看中的,二来到底是自己妹妹,容易控制些。”这是作品中曼璐心理扭曲后产生的邪念。

曼璐嫁给祝鸿才后,祝鸿才逐渐的发达起来,两人从出租房搬到了买地皮盖的洋楼里,生活愈发富裕,但曼璐婚后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幸福起来。祝鸿才每天只知道花天酒地,很少回家,即便回来两人也是无休止的争吵,后来祝鸿才乡下的妻子过世,曼璐要求和他办理结婚手续却遭到拒绝。

曼璐为了缓解两人的关系,把祝鸿才留下乡下的女儿招弟接到了身边照顾,可薄情的祝鸿才依旧没有任何收敛,争吵也逐步的从人格上的辱骂到醉酒后的拳脚相向。

在祝鸿才看来,曼璐没有资格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他介意她的过往,从心里看不起曼璐曾经的身份,当初的结合更多的是各取所需的将就,贪恋的那几分姿色如今也荡然无存,他又怎能甘心情愿的做个好丈夫。

曼璐的处境顾母是知道的,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让顾母更在意的是如何让曼璐栓住祝鸿才的心,继续维持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你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这要是从前就又好办了,太太做主给老爷弄个人,借别人的肚子养个孩子。”

在顾母看来,感情不好是正常,有个孩子便可以栓住祝鸿才的心,但问题出现在曼璐因为早期打胎的缘故无法生育,不曾想顾母随口的话语却在曼璐心里种下了种子,她把目光逐渐锁定在了妹妹曼桢身上。

曼璐之所以会偶然升起这种荒唐的念头,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祝鸿才一直觊觎曼桢,并跟她保证只要得到曼桢便一定收心回归家庭,二是曼璐其实也是嫉妒曼桢的,同为顾家的女儿,凭什么自己出卖身体来成全曼桢的冰清玉洁。

但这种念头很快就被理性暂时压制了,毕竟眼前的不幸曾经却是为了家人能够幸福所致。可有些想法一旦产生,命运的推手很可能会不经意出现,当曼璐从母亲口中得知,想要撮合曼桢与张豫瑾(曼璐曾经的爱人)时,她残存的理智彻底失控:

“我没有待错她呀,她这样恩将仇报。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了我的青春。”

压抑的婚姻生活早已让曼璐的内心扭曲,而此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又开始崩塌,她无法接受曾经的爱人可能喜欢上了自己的妹妹,即便妹妹并不喜欢张豫瑾,对她而言这也是背叛与践踏。

终于,她故意装病让曼桢来陪护,在她的配合下祝鸿才的诡计得逞了,他强行占有了曼桢又在曼璐的配合下将其软禁在家中,期间,曼璐打发了前来找人的沈世钧,又说服了知道真相的顾母。

她以为曼桢会跟她一样委曲求全,还天真的认为祝鸿才真的会待她好一些,可结果并没有,曼桢被迫怀孕生子后逃离,而祝鸿才依旧和以前一样,继续歌舞升平。

曾经以牺牲为代价换回的成果付之东流,曼璐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爱情、最终也失去了自我,她害了自己,害了亲人,最终又一无所获。这种悲剧的产生,即便与最初的选择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并非完全由一个选择所致。

《半生缘》剧照

对于曼璐而言,面对这段无法延续的婚姻,本可以选择逃离,即便不能做出及时止损的明智之举,也不应该卑劣的将婚姻的维护寄托于损害亲人的幸福之上。

桐华在《最美的时光》中写到:“这个世界,黑暗总是与光明共存,我们无法逃避黑暗,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拥抱光明”,人生总会面临许多坎坷和困境,婚姻也好,生活也罢,有些是自己的选择,有些是必经的过程,当身处困境时,把希望寄托于他人或者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未必能收获幸福,反而还会与幸福背离。

最终的曼璐,在曼桢生下孩子几年后就去世了。一生悲凉,从未拥有过任何幸福,可终究怪不得别人,倘若心存善念,心存美好,不忘初心,即便会有不幸的一时,但未必会有悲剧的一世。

卿心君悦,情感原创作者,高级心理健康指导师,知名情感博主。用文字温暖你,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