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武则天真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好?歹毒之心令人发指,为上位不择手段

2023-11-01 15:49 作者:岑岑 围观:

朱成理学在中国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忽视女性的观点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比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所不容,臣民所共。”由于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酸溜溜的文人对“女强人”非常厌恶,所以武则天在后来的史记中并不为史家所喜欢,所以关于她的负面记载屡见不鲜。

事件之一,武则天曾经勒死自己的亲生女儿,从而诬陷皇后的优越地位。这一事件在《新唐书》和《子同治鉴》两部历史著作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昭仪所生之女骤死,皇后被杀,意即废。”事情的起源是,武则天与后宫几位受宠的皇后争斗已久。后宫妃子在李治耳边吹枕边话诋毁其他后妃,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即便如此,李志也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武则天生下女儿才一个月。王皇后来看望她的母亲和女儿。她从小就喜欢小公主,逗了她很久。王皇后走后,武则天恶毒地掐死了女儿,并用被子蒙住。过了一会儿,李志来看望女儿。武则天掀开被子,“发现”女儿已经没有了气息。她假装大声哭泣,并催促宫女发生了什么事。宫女回答说另一个皇后来过这里。

李治看到这一幕勃然大怒,马上给皇后打电话,皇后也无法解释。李治大怒,打算立武则天为上位。很多年后,很多朋友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拿出证据证明这很奇怪:

第一,武则天杀女的历史来自两本比较新的史书,而早前编的《旧唐书》只说小公主猝死。从时间上来看,《旧唐书》更接近事发时期,所以里面记载的信息会更详细。

而且《旧唐书》写于后金之前,当时契丹人的入侵导致后金灭亡,契丹人一路的烧杀抢掠导致很多珍贵史料的消失,所以《旧唐书》的真实性比较高。

其次,记载武则天杀女的《子同治鉴》和《唐鑫书》是北宋史家编纂的。他们编撰这两部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真相,更是为了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贬低武则天女皇,以显示其恶毒的心性和李治的无知,是很正常的。

第三,在著书过程中,两部新写史书的作者由于朝代更替,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原始资料。武则天亲手杀女的事,更多的是在小道消息和农村野史中流传。此外,一些个人主观臆测和批判的因素也夹杂其中。显然,这些都不是确凿的原材料。

虽然朋友们都拿出了以上证据,但我还是认为武则天真的是用残忍的方式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我们来看看真实性很高的《旧唐书》,书中把小公主的死描述为“猝死”,但只表述了武则天女儿的死亡结果,没有具体说明死因。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个“猝死”就武断地认为《新唐书》里说的不合理。

事实上,很多历史学家在编纂史料的过程中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所以《史记》中呈现给我们的很多事件都是由历史学家推断出来的。但编纂历史的人都是严谨严谨的,他们的推论都会合情合理,这样才能被载入史书。

我们不妨试着去推测和还原,去探索这一事件不为人知的一面。

首先,王皇后去看望母女俩的时候,武则天在场吗?当女王来访时,武则天不在现场是不礼貌的。既然武则天在现场,作为母亲的她怎么会给皇后作案的机会呢?可见,杀死小公主的人,永远不会是皇后。

既然杀害小公主的凶手不是王皇后,会不会是因为当时给小公主盖的被子太厚或者裹得太紧,导致小公主窒息而死?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当武则天掀开被子,发现女儿已经停止了呼吸,她放声大哭,问宫女这是怎么回事。宫女回答说皇后来过。注意,此时宫女并没有回答发生了什么,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王皇后,答非所问。武则天显然很想知道女儿到底怎么了,就是想问小公主的死因,但是宫女直接回答了凶手。

这个举动,很干脆的给皇后泼了脏水,作为宫女,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将这滔天的罪责栽在皇后身上。就算宫女因为照顾不当而死,她也尽力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但这个人永远也当不了皇后。

推断到这里,事情的真相就显而易见了。武则天事先和宫女勾结,让宫女直接栽赃国王和皇后为杀害小公主的凶手。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武则天已经把女儿的生命当成了扳倒皇后的杠杆,其恶毒之心令人发指。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六《年谱》卷六、《新唐书》卷四《年谱》卷四《子唐泽天顺生皇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