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辛德勒名单启发,辛德勒的名单争议

2023-11-01 04:41 作者:岑岑 围观:

西牛娱乐原创

文|南如敏编辑|朴方

在很多权威榜单上,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辛德勒名单》都进入了经典电影史的前10名。

《辛德勒名单》作为二战经典反战电影和反映纳粹罪行的伟大史诗,在历史上无疑是赫赫有名的。这种伟大不仅体现在斯皮尔伯格作为创作者的顶级艺术品上,还体现在他对那段历史的选题、刻画和反思上,更有意义。

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三个多小时的片长,黑白画质,战争背景下的剧情电影,其实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和商业片完全相反。在《辛德勒的名单》出现之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个伟大的好莱坞导演,并不伟大,充其量只是一个优秀的娱乐片制作人。

经典科幻系列《第三类的亲密接触》和《ET外星人》,著名的《夺宝奇兵》系列,当然还有《侏罗纪公园》这部世界纪录的商业片,都足以让斯皮尔伯格进入最佳商业片导演范畴,但直到《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名单》的出现,才真正成就了他。

尤其是30年前拍摄的《辛德勒名单》,几乎是公认的斯皮尔伯格最好的电影。1994年奥斯卡,该片一举获得12项提名和7项大奖,还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荣誉。在斯皮尔伯格辉煌的职业生涯中,这一刻无疑是辉煌的。

说到《辛德勒的名单》,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总之就是一个德国纳粹保护了1000多名犹太人生命的故事。它被誉为最伟大的反战电影,甚至是最伟大的电影,它确实有一些主题红利。毕竟是一部容易拿高分拿奖的电影。但也离不开斯皮尔伯格强大的能力。

影片中黑白影像的大胆运用,大概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之一。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故事主题的高度,几乎在每一个层面都无可挑剔。即使作为一部非商业电影,也在1993年取得了全球3亿美元的惊人成绩,这也是它能流传30年的原因。

影片中的一些著名场景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比如整个黑白影像中的红衣小女孩,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像创作之一;比如屠杀犹太人的血腥惨烈场面;比如纳粹不断射出子弹造成的恐惧和压迫。

《辛德勒的名单》的正能量主题,反对杀戮和战争,具有普遍性,可以跨越时代周期和地理时间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我们看到人性光辉的一个窗口。该片也让很多后续影片纷纷效仿,包括国产经典《垂死求生》,有很多标杆和致敬的地方。

从客观的口碑来看,《辛德勒的名单》已经经得起时代和审美的考验,在中国的IMDB上评分8.9,豆瓣9.5。几乎是一部零差评的完美影片,在内容和剧情上从未被颠覆。至少在过去的30年里,《辛德勒的名单》一直是一部不朽的电影,现在终于被打破了。

电影不应该受到场外因素的影响

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所有的客观都是你主观的想法。如何评判一部电影,永远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永远无法达成一致。但评价一部电影的核心标准是,不能用一些所谓的“场外因素”来干扰电影本身。

一个最常见的例子,现在我们在猫眼和淘宝电影刷观众评论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差评:电影院的空坏了,差评;路上堵车没看到电影开头,差评;爆米花不好吃,差评。这种差评总是占很大比例,和影片内容本身无关,场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影片的风评。

当然这个比例毕竟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一些场外因素被放大后,一部电影就可以被彻底毁掉。比如豆瓣最低分的电影《狗王》,因为最后狗被杀,导致全网刷了一星。犀牛娱乐绝不是在为电影洗白,只是说这些评论几乎没有一条是针对电影本身的,评论永远不可能实用。

这也充分说明了主观性会在评论中占据更大的比重。一部电影的好坏,内容的好坏只占一部分,外部环境的舆论会火上浇油,最终会投其所好。所以,当《辛德勒名单》在哔哩哔哩被打得很烂的时候,完全可以理解。前面说过,《辛德勒名单》的伟大离不开它的话题加成。现在又被这种所谓的主题加成攻击,显得有些荒谬。

甚至哔哩哔哩也曾被评为4.1分。好在豆瓣的评分体系比较科学,即使被评了分,也还是站在9.5。辛德勒的名单是4.1,很可笑,没有意义。这是触发情绪的经典事件。人们会在一部电影中注入一种态度和情绪,他们总是以客观公正的姿态出现,去抨击与之相悖的东西。

据最新消息,《辛德勒的名单》在哔哩哔哩的收视率已经从4.1/10回归到原来的9.4/10。评分员数量没有减少,可能是平台人工召回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