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万里归心,万里归途明灼

2023-11-01 02:41 作者:岑岑 围观:

文|尼尔

编辑|尼尔

前言

由饶晓志导演的《万里归途》,作为一部新主流影片,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上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和好评。

简单地说,新主流电影就是将现实主义题材作为其创作对象,以工业化形式拍摄,市场化手段运作,并且还能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主旋律影片。

《万里归途》是根据一次真人真事而成的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位没有武器的外交人员,在浓雾中穿越努米亚,带着他的战友返回家园的过程。

叙事策略与童话隐喻

“新主流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叙述方式,用写实的方式,从普通人的角度来传播主流价值,同时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两个故事都是以撤离为背景,如果说《战狼》和《红海行动》都是以军人为背景的话,那么《万里归途》就是以没有武器,只能在炮火中穿行的外交人员为背景。

通过这一系列的剧情,我们可以感受到,想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撤离任务,必须要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外交人员又是首当其冲的一群人。

在叙述的过程中,电影一开始,就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战斗。这个故事是以两次撤军为主线的。

第一个场景,是宗大伟和成朗两人,在哈桑的多次请求下,将中国人从努米亚接回来,这两个场景,都是外交人员撤离中国公民的过程。

第二次是在绝望的情况下,在两名外交人员的帮助下,一百二十五名中国人在荒漠中跋涉了十多天,最终被解救出来。

两个撤退的故事构成了一个互文性的故事,相同的边界官员,相同的铁栅栏,相同的出境程序,将撤退的艰难和外交人员的睿智和勇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的核心矛盾是真理和虚伪。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宗大伟和成朗就是在此发生争执。

成朗觉得自己不能肯定迪拉特到底有没有得救,但宗达威觉得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所有人都从战场上引开。

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全身而退,这才是最好的选择。除了这些,电影中还有许多虚假的东西。

例如反抗军的头目穆夫塔,在两个回合的赌局中,竟然只拿着一把空手枪,这是为了掩人耳目,显示出自己的权威。

他利用了人怕死的心理,用这样的手段,让敌人跪地认错,然后臣服。但他万万没有料到,在这位胆大包天的外交人员面前,自己的小把戏不仅被对方识破,还丢尽了部下的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赌博的幕后推波助澜,实际上代表着反动政府的懦夫,在勇敢和公正面前不堪一击。

同时,这部电影也突出了外交人员对于家族的责任感,“大家”与“小家”的权衡,将故事推向高潮。

宗庆后原本计划改行回家陪伴即将分娩的老婆,但因为将机位留给台湾同胞,只好等候下一趟返程航班。

因为他的同事章宁在和叛乱分子的战斗中牺牲,所以他被派回了混乱的地方,顶替他的位置,以牺牲自己的家人为代价,带着更多的人返回家园。

在成功执行了自己的首批撤离任务之后,又听说章宁的老婆白婳下落不明,他又一次在离开之前,选择了返回家乡。

因为他要履行章宁的遗愿,寻找自己的老婆孩子,这本来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但他要让章宁的家人团聚,他又一次抛弃了自己的家人。

他的老婆从一开始的抱怨,到现在的理解。在电影的结尾,以宗大伟的主观视角来表达他的孤独的归途,将他的同乡的归途与他的归途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一个是大家,一个是小家,两者融合在一起。

有限的影视作品的空间要素集合,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标志性建筑等等。这些要素为影片的叙述指明了一个方向。

在《万里归途》一片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大视角来展示真实的时空,并通过俯视的手法来凸显人物在荒漠中穿行的独特性。

“长征”的新时期,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着浓重的主体性的时空里,从下往上的视角来看,这一次的回乡之旅是漫长而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人物的变化,情节的推进,剧情的发展,都与真实时空的变化相联系。

反英雄视角下的人物塑造

《万里归途》中的外交人员是一群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人物,他们在国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中国的一张脸,同时也是一个珍视家庭和生命的平凡人。

面对艰难,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毅力去做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宗达威有着丰富的外交经历和老练的处事技巧,他同样有着骄人的工作业绩和光辉的过往。

做事情时,他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例如,他可以伪装成刻板的边防军官哈桑,或者有时候,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同学,来获得工作上的便利,也可以利用金钱来处理一些事情。

从他的表现来看,他很害怕自己会被杀死,但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同伴能够活下来。他不是电影里那些英勇就义的英雄,而是活生生的人。

可以说,他塑造的角色丰满、三维,而不是那种死板、没有任何象征意义的角色,这样一个现实的角色,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就更密切了,他既是一个外交人员,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格的平凡人,能让受众产生共鸣。

而另外一个主人公程郎,却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虽然是个刚入行的菜鸟,但他有冲劲,有热血,有热情,有黑白之分,有对有错。他的摄影机与他同在,同时也将他的成长过程纪录下来。

在开始时,因拍摄一幕街道上的打斗场面,成朗一伙人遭遇危险,宗承志利用经验丰富的工作方式解决问题。

成朗最讨厌的就是宗氏的嚣张跋扈,对宗氏的行事作风也是深恶痛绝,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在带队穿过荒漠的原因。

成朗并没有隐瞒什么,直到宗大伟离开队伍,去找那些偷偷离开的人,他一个人扛着一百多个人的担子,这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压力有多大。

在电影最后,当成朗用一台没有动力的照相机,逼迫反政府武装头目穆夫塔,要他把宗达威从监狱里解救出来,这一路走来,他所表现出来的胆识和镇定,都是值得肯定的。

程郎就像是宗达威小时候的自己,又像宗达威初踏上工作岗位,充满了梦想,充满了责任。

正如饶晓志对角色的了解,他觉得:“宗大伟看到成朗满怀理想,仿佛看到了10年前的自己,但有些经验会给人带来痛苦。因此他既欣赏有理想的年轻人,又害怕他经历太多变成一个情绪化的中年人。”

宗承伟很佩服成郎,因为他有勇气坚守自己的信念,但是这么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却让他忍不住撒了个谎,骗了所有人。

在此期间,成浪渐渐明白了宗达威的苦衷,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号角手,继续引领着众人前进,最终获得了解救。

可以说,宗大伟与成朗是一起长大的一对搭档,成朗经过一连串的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老练的外交人员,而成朗则重新找到了他的本来面目。

家国情怀与价值表达

从古代到现在,思乡之情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中国人都有一种归属感。与此同时,对家的渴望也是一种普遍性的感情。

很久以前,荷马的诗歌《奥德赛》就是关于特洛伊战争之后,聪明的奥德修斯回到家乡的故事。

奥德修斯在外流浪了十年,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艾沙克。

所以,在《万里归途》中,“归家”这个题材的重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电影中那种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共同情感,也为电影增添了一种文化内涵,让电影的情感表现更加丰富。

身为新主流影片,影片的创作者既要用自己的作品来传达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又要用自己的创新技巧来让共同的情感去影响到自己的受众,从而缩短自己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社群审美。

《万里归途》的饶晓志在之前的几部电影中,一直都是以平常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你好,疯子!》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等等,这些电影都是用写实的手法来打动人们。

与此类似,《万里归途》也以“回家”为核心,不是讲英雄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的故事,而是以一个平凡人的角度,一个外交人员的角度,讲他们肩负着将自己的同胞送回家园的责任。

让听众更直观地认识到,外交人员并不只是衣冠楚楚地站在公共场合讲话,真正的撤离状况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他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比如被抢劫,丢失外交护照,穿梭于枪战现场,留下各种暗号,还有一些可能危及他们的性命。

该片导演说,为使撤军过程真实、完整地重现非洲风情,他们耗时4个多月,建造了一个由70多幢楼房组成的非洲小镇,使这段回乡之路看起来更为真实。

饶晓志和他的摄制组,为了把剧本中的场景重现出来,足足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跑遍了整个国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造了国外的大楼。

就连糖果纸、漂浮的袋子,都用阿拉伯语印刷,将真实度提升到最大,同时也将电影的工业审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异域情景的再现和对优秀表演的再现,将撤军的艰难和人民归心似箭的期盼表现出来。特别是在电影的最后,电影并不是以士兵们从直升机上走下为结局,而更像是一个故事的继续。

宗达威于除夕回家,有一家老小在等着他,温暖又甜蜜。在这喜庆的夜晚,这突如其来的烟花,让他下意识地想要躲开,这让他想到了刚才的危险。

电影结尾处的温暖与喧嚣,与开头的枪林弹雨截然相反,似乎非洲战争与流浪与民众的关系极为疏远。

突如其来的寂静,给人一种错觉。一场战斗,足以毁灭一国,令万千平民背井离乡,只有在经历过这场战斗之后,他们才会明白,这场战斗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无助。

在战场上,一发子弹就有可能要了一个人的性命,一个人的性命很有可能就在下一个瞬间被夺走。所以说,和平与安宁来得并不容易,而更多的人却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替自己扛着前进的重担。

结语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将类型化的叙事、“归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输出,通过工业化的拍摄制作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手段。

传递国际共通情感的故事加上全体主创在拍摄创作时精益求精的追求,共同呈现出一部能够感染观众且让观众有所感悟的电影作品,在2022年的十一档期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一些故事可以讨论,例如,这样的“转盘”剧情会不会发生在真正的撤离事件中。

不过,从商业角度来看,《万里归途》确实很成功。在主题材电影的叙述架构之下,饶晓志仍然在尽力地寻求自己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他打破了过去战争片那种强调视觉奇观的大场面的战斗效果,将重点放在了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用一种写实的表现形式,将撤侨的故事完全地呈现出来。

对于一部题材的影片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2]焦勇勤《试论电影的空间叙事》

[3]李霆钧《《万里归途》导演饶晓志:不惧归途万里,家是唯一方向》

[4]章旭清《“他者”与“解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关键词解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