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呼吸 百度百科,呼吸的全文

2023-11-01 02:23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王

近日,法国电影《呼吸》进入国内院线。再看一遍,还是惊叹导演的深谋远虑。作品中巴黎突然被病毒烟雾淹没的形象想象,不仅让人想起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但是,由于情感的悬置,它就像一个不完美的警示寓言。

一个新颖的警告寓言

《呼吸》是一部反类型的灾难电影。灾难片作为一部标准的类型片,应该始终遵循“正常生活-灾难-逃生互救-生活恢复平静”的叙事结构,并配以海啸、地震等震撼场景,间接展现人性的善恶。《呼吸》基本沿用了这种叙事结构,只是逐一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与普通的灾难电影有所不同。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用八分钟的时间展现了灾难发生前的异常家庭状况:夫妻离异;女儿患败血症12年,只能住在无菌氧气舱里;夫妻二人为了是否去加拿大给女儿治病吵了起来。然后,灾难发生了。先是地震,然后地下冒出病毒烟,但灾难现场没有破坏性。相反,巴黎周围出现了壮观的烟雾之美,人们的逃生表演也很平庸。

在“逃生互救”部分,影片完全抛弃了所有逃生的生灵的生命,只给出了到处是死尸的场景,以及一些透视的暗示——骚乱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烟火。当夫妻二人楼上逃生,楼下救人的时候,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一条狗和一个警察,还有一股看似平静却随时可以杀人的病毒烟雾。这个设定消除了很多平时的戏剧冲突和道德困境,增加了反复上楼下楼的情节,考验演员的演技。电影结尾,生活并没有恢复平静,其实是一个重复的开始:从之前的父亲救女儿到救父亲。这打破了之前的大团圆结局。

除了叙事结构新颖,无菌氧舱的设定也相当巧妙。既是气虚患者的生活场所,也是一种警示隐喻。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高科技产品,但当它被置于影片的科学环境中,并与母女俩在讨论故事中的烟雾时所坚信的科学信仰联系起来时,我们不难发现,其本质是一个关于科技的问题——人类发明了无菌氧舱、数字眼镜、电力和电池,这些原本为人类提供了便利,却让人类越来越依赖,更无法避免病毒烟雾的威胁。其实,只能暂时保证安全的无菌氧舱,是对灾难威胁下的人类的隐喻,也是对看似正常却千疮百孔的地球的隐喻。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奇·贝克所说,人类正处于一个“风险社会”。

主题性不强导致的情感悬置等。

从新冠肺炎当前的语境来看,《呼吸》无疑是一部预言性的作品,也是一则警示性的寓言。但从影像艺术的角度来看,仍然称不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电影剧本细致入微,演技精湛,叙事新颖,但由于主题性不强,观众情绪悬置。

电影剧本很细致。比如开头,主人公的梦境场景是对背后疾病的隐喻;吸氧的老人们说起“今天热,昨天冷”,也为“地震硝烟”灾难埋下伏笔。但由于灾难现场的废弃和众生的逃离,剧情变得单薄,导致主题狭窄。导演将主题定为爱情的救赎:面对灾难,离异夫妇义无反顾地选择拯救孩子。主题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忽略了心理的展现,缺乏道德困境的设定,回避了人性的纠结,最终导致主题的无力和缺乏深度,无法引起观众的共情。

此外,色调运用不当、单薄的场景设定、遗漏前期故事历史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色彩上来说,主人公开头和结尾的金色梦境属于暖色,其本意是希望美好,但缺乏力量感,而这种梦境在《脚斗士》、《生命树》等电影中早已展现过,并不新鲜;中间烟的颜色设置为红色,没有压抑感。

在场景的设定上,影片中最常见的是烟雾笼罩巴黎,通过主角爬到屋檐上,用双筒望远镜多次展现给观众。然而这次展览的效果却适得其反:并没有渲染出压抑的气氛和有效的收紧影片的节奏,反而给人一种慵懒和放松的感觉。这种错位在于静烟的选择。灾难电影的场景应该是充满活力和力量的。比如突发的地震、海啸、飓风等。,这样才能激起观众的恐惧、崇高等情绪。

最后,在故事发生前的历史中,影片并没有指出病毒烟雾的来源,只是从人物的口中得知这不是战争气体,而是来自地面的烟雾。这种情况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但如果影片模糊不清,观众就会失去情感基础,导致期待值下降空。

总的来说,《呼吸》是一部预言式的寓言片,将影像与现实联系起来。它对科技的反思,对“风险社会”的敏锐观察,对人类生死观的展示,对人类处境的隐喻,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叙事题材偏弱带来的情感悬念,应该引起国内电影创作者的重视。

(作者是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com-文学评论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