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武林外传》你刷了几遍?一个靠客栈“封神”的国产剧能被复制吗

2023-10-31 23:25 作者:岑岑 围观:

夏天的时候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陈年老剧为什么又火了”,引起了3.5万讨论,累积3.9亿的阅读,被提名的剧有《还珠格格》、《家有儿女》、《武林外传》、《情深深雨蒙蒙》等。

如果说现在的电视剧以热度、流量、收视率作为衡量好与否的标准的话,当时播出的许多老剧可能没有参选资格,但如果以国民度、传播时长、受众年龄跨度为标准的话,新剧却拍马不及老剧。

《武林外传》就是在话题中被反复提起的老剧,有人说:“这部剧我不只爱主角们,我连要饭的小米都很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再多看几遍!”可惜,江湖过后再无“江湖”,多少人到现在都耿耿于怀屏幕上那句“未完待续”,恨过了14年都没有第二部可与它媲美的古装情景喜剧。

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视报告,《武林外传》在CCTV开播的第一天收视率只有1.95%,到第二天时就已攀升到了4.26%,第十天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49%,成为同期开播的开年大戏中收视率的第一名,2018年更是成为网络播放量破百亿的电视剧。

在网络还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创造“额滴神呀”和“葵花点穴手”两句风靡全国的台词的电视剧,凭什么成为经典?在之后有没有可能被超越?

被重新定义的江湖

在武侠剧盛行的年代,金庸、古龙、温瑞安告诉我们,江湖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潇洒,是“一剑西来,千岩拱列,魔影纵横”的豪情,是“燕子坞前从此醉,杏花林里向来痴”的儿女情长。江湖似乎只属于一小部分人,他们仗剑天涯,锄强扶弱,而普通人只能靠传说一遍遍憧憬这些快意恩仇的故事。

《武林外传》重构了一个江湖出来,在这个江湖里只有一群落魄的“英雄”:为了生计跑堂的盗圣白展堂,离家出走后卖身还债的巨侠千金郭芙蓉,风情万种但抠门的少妇掌柜佟湘玉,百无一用的书生吕轻侯,虚张声势还贪吃厨子李大嘴,天天被先生罚堂的衡山派掌门莫小贝,女扮男装当捕快的祝无双,爱吹唢呐的捕头燕小六……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和我们一样为五斗米折腰,遇到危险会怂,毫无英雄气概可言。

但从人设到剧情,都让我们觉得他们才是有血有肉的江湖中人。

江湖的无边界,它有。同福客栈虽然小,但什么都有,遇到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眼睛和耳朵,带你看见听见江湖之外的东西。十八里铺、白马书院、翠微山、西凉河、京城,全都只出现在台词里,给你一个想象,一个自己的江湖世界,不设边界。

江湖高手出现最多的应该在第六回,郭芙蓉为了证明自己武功高强,参加了杨惠兰的比武招亲。得知她是女扮男装之后,惠兰恼羞成怒,杀了山贼并嫁祸给了郭芙蓉。剩下的山贼知道罪魁祸首是郭芙蓉之后,一起凑钱想要买她的命。于是五毒教的金银二老、飞刀门的美丽不打折和天残派的上官云顿高手轮番来到同福客栈。

最后美丽不打折被白展堂点住,金银二老内讧互相毒死,上官云顿被大嘴扔出来的蝎子蛰死了……一场危机四伏的暗杀就在这种无厘头的“事故”中结束了,五大高手的威名都是通过老白的口述展现的,前四个甚至连镜头都没有露就被处理了,上官云顿连一招都没有出。但是这不妨碍大家对恐惧,害怕。这就是江湖,有危险,有高手,有翻拍,有转折,有正义。但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切点都落在了平和上,何必兜兜转转,有人的地方你就能看到江湖。

江湖的酸甜苦辣,它有。在《武林外传》的粉丝群体里流传着一句话,叫“屋檐下是江湖,屋檐上是人心”。同福客栈被许多人羡慕的地方就是那个屋顶了,那里就是古代的“解忧杂货铺”,没什么是唠个嗑不能解决的事,如果有,那就再喝个小酒。

小郭第一次行走江湖就闹了乌龙,“双侠”变成了“双煞”。众人告诉她所谓的解救被强抢的民女、勇救小乞丐,智斗西凉河盗全都是一场误会的时候,她的小眼神立刻蔫巴下去,开始怀疑人生。后来佟掌柜在屋顶上开导她,说:“侠字拆开是一个人,一个夹,被人夹道欢迎才是侠,心怀善念才能被人欢迎,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江湖就变成血湖了。”小郭还是懵懵懂懂的,但是对暴力走江湖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执念了。

靠梗招人笑来看,靠温情、节奏和演员间“来电”的化学反应,就是《武林外传》勾住人不放的秘诀。

归于现实的剧情

在折射了现实社会的方面,《武林外传》的剧情绝对历久弥新。而“盛名难副”,就是最大的映射。

白展堂的初恋展红绫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身上的标签是“天下第一女捕头”,但和老白聊天的时候发现她根本就尸位素餐,进六扇门靠的是老白给的《缉盗指南》,到处演讲、写报告,一遇破不了案时就说“贼已经死了”,别人要问“你怎么知道?”答:“女人的直觉”。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在你的职场里绝对不少见,他们或靠写的一手漂亮数据或者漂亮脸蛋,哪怕没什么实力也能让人打开后门,平步青云……

郭芙蓉崇拜老白的“劫富济贫”,但知道自己第一次出门带的银子是老白偷走的时候立刻暴走,刀不割自己身上永远不疼;嚷嚷“我是一个自律的撰稿人”的小报记者为了博眼球曲解别人的话,利用舆论毁坏别人的名声,和现代营销号一个套路;郭芙蓉总是突袭问秀才问题,“我和无双你选谁”之类的,堪比现在的女友对男友的“求生欲”问题测试。

年纪小的时候看《武林外传》会笑,是因为强烈的反差、无厘头的表演和出人意料的反转。长大后看《武林外传》会会心一笑,是因为对它用喜剧掩盖住的生活不易的感同身受。

《武林外传》的情节天马行空,讲究点到为止。掌柜抠门拖欠工资、老白怕捕快、秀才被小郭打、大嘴贪小便宜等“生活化”的细节交织在一起,有种代入感,仿佛自己的生活其实也跟这个喜剧一样,总能笑着结束苦难。

成为经典的条件

《武林外传》之后也出现过不少情景喜剧,包括它的续集《龙门镖局》,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像它一样线上线下都取到这么辉煌的成绩,多年后还被反复提起。

想要重现这样的经典有这几个条件是必备的:

(1)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一部好的剧本,是决定电视剧是不是能够成为佳片的唯一底色。

如张佳玮说的,2000年前后网络初创期,早期几个论坛,大家都是这么以金庸调侃为主,这里面的许多段子灵感,是宁财神、俞白眉那一代人玩过的文字游戏。所以在构思《武林外传》这个剧本的时候,整体框架是小场景故事汇集,内里基因还是武侠,一整代的回忆汇集。

剧本的三要素是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矛盾冲突依靠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开展,《武林外传》中以郭芙蓉和秀才为例,刁蛮千金与呆萌书生的性格迥异,容易制造喜剧矛盾,加上其他爱“惹事生非”的猪队友,故事情节可以非常有弹性地开展。人物语言上,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符合他们身份的口头禅,比如小六的“照顾好我七舅老爷”,佟掌柜和老白主要负责点明主题,拔高故事的高度等,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舞台说明上,《武林外传》的场景少而简陋,但人物汇聚的大堂,辅助的厨房,各个角色私密的房间,以及负责情感宣泄的房顶应有尽有,简洁地给角色创造空间,反而给观众一种“亲密感”。

所以一部剧本人物性格饱满,剧情有张力,贴近生活,结构弹性,才是拍出好剧的条件。

(2)有一群“较真”的演员

从知名度上来说,当年《武林外传》这拨人没有一个流量小生,也没有“大咖”,但从表演上,不说主角们,连友情出演的配角都是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撑起一部戏的主角。他们大部分都是军队出身,保证了表演的纯正。王学圻、林永健、刘亚津、刘敏等各类配角层出不穷的出色,多少经典台词来自配角?”十娘我给你做面汤“、”我上面有人!“都是配角。

小贝生气撞衣柜是真撞,喻恩泰苦读《论语》结果发现背下来的东西全无用处,心境会无限接近于怀才不遇的吕秀才。拍摄期间,所有人都在荒无人烟的山顶驻扎到杀青为止。心怀敬意之作,才让观众念念不忘。

演员是电视剧所有元素的承载容器,具体的情节、对白和戏剧动作往往由演员予以实施。而好演员的标准包括但不局限于台词熟练、情绪到位、动作有张力等等。巩俐说她拍一部电影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先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时代背景等,然后花2到3个月的时间去体验剧本角色的生活,最后花四、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去拍电影。

演员为角色花费的时间、耗费的苦工越多,才能够更逼真地将角色呈现出来。这一切,与年龄无关,与知名度无关。

(3)关注人文而非“热点”的电视艺术

老剧“翻红”除了情怀作祟,最重要的是故事有料,人文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19年年底,优酷官微发布“6000万90后沉迷看老片”调查报告,展示了从2019年6月高清经典专区上线以来,有上亿用户人均每日看剧1小时,90后观看时长占比超过40%。

《武林外传》刚开播的时候数据也不理想,因为古装剧里用现代语,加上无厘头的喜剧效果很多人都嫌浮夸,但越看越被吸引;《大明朝1566》刚开始对于许多人来说都过于晦涩,但其中的历史底蕴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反复咂摸,令人拍手叫绝,站上国产剧的峰顶的位置;一旦上“育儿”的话题被掀起,《家有儿女》中的教育理念必将上热搜,连《西游记》都搭上过“职场”话题的风重新红了一番……

这些剧再度翻红虽然少不了短视频“反哺”,可“破圈”的主要原因是有可二次创作的亮点,和永不过时的“鸡汤”。借别人的事,说自己的话,这些老剧赫然成了年轻观众抒发情绪、纾解压力、提供发言素材的工具。

一部好电视剧是由各方的努力达成的,《武林外传》无法复制,其他电视剧也不一定非要走它的路子,但它制作的诚意,在创作上的革新、人物表演、匠心细节都值得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