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非法出售万份员工简历并获利,一男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受刑罚

2023-10-31 05:15 作者:岑岑 围观:

4月11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当日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出售员工简历案。本案中,被告人从前同事账号下载简历1.3万份并出售,非法获利1.64万元,被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试用网站。来源:顺义法院

借用前同事账号下载销售数万份简历,非法获利16400元。

据了解,余和孙在北京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上班。公司的员工都用一个通讯软件办公,软件里有公司的简历资源库。2022年5月底,于辞职,公司注销其通讯软件账号。为了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余开始准备他的简历。他想参考前公司老总的简历信息,于是借用了前同事孙的通讯软件账号。当他发现资源库里的简历可以随意下载时,便萌生了倒卖个人信息牟利的想法。

2022年6月29日至2022年7月15日,余利用孙的账号,从公司招聘系统下载了13000余份含有个人信息的简历,并通过向他人出售部分简历非法获利人民币16400元。

公司通过后台日志,检测到有人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区域IP下载大量简历信息,于是报案,随后被某地公安机关查获。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某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个人信息权益,损害了公共利益,故也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顺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认罪认罚。

据介绍,此次庭审由顺义法院刑一庭庭长宋素娟主持,由刑一庭法官、张毅和4名人民陪审员共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中华女子学院的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试用网站。来源:顺义法院

庭审中,控辩双方进行了充分举证和质证,围绕“被告人侵犯个人信息的数额、违法所得数额、赔偿数额、被告人量刑情节”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陈述和申辩。

合议庭休庭后,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一万七千元,没收违法所得;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决被告人在某全国性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该公民个人信息损失人民币16400元。

被告当庭认罪,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并主动履行相应的民事责任。“我有一段时间痴迷于鬼,对很多受害者的个人信息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我知道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庭审结束后,现场换成了普法课。宋素娟院长结合本案的审理,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定罪量刑的标准和法律后果,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了深入解读,详细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程序,并就如何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进行了温馨提示。”大家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程序,不要转发有害信息。保护好个人账号和密码,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妥善处理支付单据、快递单、身份证复印件等含有个人信息的资料,避免被恶意利用。"

新京报记者薄启宇

编辑彭冲校对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