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燃烧》电影情节扑朔迷离,从虚实的考量步步深入到人性困境思考

2023-10-31 00:45 作者:岑岑 围观:

文|一道Talk

编辑|一道Talk

电影符号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先后经历了以结构主义语言为代表的电影第一符号学和以心理分析为代表的电影二符号学。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以其《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为标志,开创了电影符号学的先河。

接着,《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诞生。每一种符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由什么表示”、“代表什么”,在符号学上被称为“能指”与“所指”。索绪尔认为,语言中的“能指”主要表现为声音、图像,而“所指”则表现为声音、图像所反映的事物。

电影符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的需求,充分发挥其表意功能,为影片的主旨表达提供全方位的功能。电影《燃烧》中大量的象征隐喻和象征符号,使得影片的情节呈现出一种迷惑性,由虚及实的考量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对人类困境的思考。

字符表示法

文字符号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每一部电影里的人物,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设定,而是有目的的。

《燃烧》是一部以李钟秀,惠美,本为中心的三个关键人物展开的电影。无论是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等阶层层面的表达,还是他们的精神追求层面的展现,归根结底都是以不同的符号元素来帮助完成对人物的立体塑造,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社会阶层

影片中的李钟秀,惠美,本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李钟秀是第一个出现在电影里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他的父亲因为一场官司被判刑。他已经毕业了,现在除了兼职外,还兼职写作,不过现在还没动笔。

惠美的工作并不稳定,一般都是有什么工作要做,她才会去上班,她很喜欢这种自由的工作。她认识李钟秀,是在街头做促销模特的时候认识的,他们是同乡。她因为欠了一屁股债,被赶出了家门,现在住在外面的出租屋里。

本在影片中是最神秘的存在,他的工作细节并不明显,他用“玩”来形容工作。

从这三个人的接触来看,本住的是一栋大房子,开着一辆保时捷,在厨房里做着意大利面,认识了很多有钱的朋友。从这三个人的外表符号来看,三个人之间的阶级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非要划分的话,李钟秀和惠美都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

三人存在这样的差异性和矛盾,而影片却将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原本与惠美在一起的李秀变成了后来本与惠美之间的局外人。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本的外貌、魅力等各方面都更有优势,而且本也很喜欢惠美这种独特的性格,这也是很多电影里经常会出现的情节,所以惠美和本在一起,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吗?本和惠美的相遇是否理所当然?

纵观整部电影,这似乎包含了许多隐喻。在这种阶层差异中,可以反映出不同人物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使得整个电影的情节发展更加丰富。

(二)心理水平

“小饥饿”与“大饥饿”这两种类型的饥饿在影片中被多次提及。这与符号学家索绪尔关于“所指”的比喻和象征意义非常吻合。“小饥饿”主要表现在个人追求上,而“大饥饿”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满足。

前面说过,李钟秀和惠美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对李钟秀而言,他属于“小饥饿”一类,从电影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本没有信心,他很羡慕本那种不需要工作,只需要悠闲的旅行。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钟秀的物质匮乏和饥饿。在惠美看来,她既是“小饥饿”,又是“大饥饿”,跟钟秀一样,她的物质生活也很贫乏,在影片中,惠美学会了“哑剧”、表演吃桔子、想象自己有桔子,还能吃得下去,这种物质上的匮乏使她迫切地想要靠幻想来满足自己。

不过和“小饥饿”比起来,“大饥饿”的无助才是最让她头疼的。她从影片一开始就提议到非洲旅行,不管卡卡的债务有多大,后来又以舞蹈的形式向大家讲述“大小饥饿”,并指出这是一场探寻生命奥秘的舞蹈。特别是影片中的三分钟舞蹈,正是惠美追求“大饥饿”的最美丽写照。

至于“小饥饿”,则是心余力竭,不如干脆放弃,以“大饥饿”为乐,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这才是她的选择。而本,则是彻头彻尾的“大饥饿”。

他已经有了物质上的一切,所以并不在意,当惠美跳起“饥饿之舞”的时候,他完全不明白这支舞代表着什么,或者说,他并不关心,所以才会打哈欠。

他的“大饥饿”是一种极端的精神渴望,所以他不断地追求新的刺激与满足。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饥饿”可以看出三人之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存在与虚无的追求更是迷离恍惚。

意象符号

图像符号在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部电影中充满了女款电子表、珠宝盒、烧柴房、枯井、旅行箱、猫等细节形象。这些意象符号蕴含着深刻的隐喻意义,时刻绷紧观者的心灵,在营造整部电影的气氛和剧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虚实的结合让观众感到迷惑。具体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物

在此,存在物是指出现在电影中并与情节发展相结合的事物。这篇文章主要选择了电影中着重强调的女性电子表,首饰盒,旅行箱,猫。

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李钟秀是在一次抽奖中得到了一块电子手表,然后送给了惠美。首饰盒是李钟秀在浴室的柜子里找到的,里面有各种便宜的珠宝。

行李箱是李钟秀在惠美失踪前给她打过电话的,她能听到行李箱的拉链被拉开的声音,而李钟秀在惠美的家里找到她的时候,也看到了那个粉色的行李箱。猫是惠美家养的,李钟秀一直照顾着。虽然没有见过猫长什么样,但是每次喂的猫粮都有被吃掉,意味着惠美家应该是有养猫的。

电影中还有一只猫的出现。这些图像的存在是非常神秘的。首先是李钟秀送给惠美的女式电子表,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她一开始就戴着,后来惠美失踪了,李钟秀就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后来李钟秀去问惠美的一个朋友,他在惠美的朋友手上看到了一只手表,那只手表跟惠美的一模一样,但是电影里却没有说出她朋友的手表是如何出现的。

其次,李钟秀在本的浴室首饰盒里找到了一块手表,这是更具戏剧性的事情。

惠美的手表究竟是哪只?还是两者都没有?这跟惠美的失踪有什么关系?这一切,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再说这个行李箱,李钟秀接到惠美的电话后,就听到了拉链的声音,如果惠美失踪是因为她去了别的地方,那她的粉色行李箱又怎么会在惠美家?

那时候,惠美的房子看起来很整洁。但从剧情来看,惠美并不是个爱收拾东西的人,她怎么可能把自己收拾得这么干净?

另外,李钟秀还注意到惠美的猫也失踪了。结果那边的大妈却说这里没有猫,不能养猫。到底惠美家有没有养猫呢?后面出现在本家的猫是惠美家的吗?就是这样一个个疑问让我们陷入思考,希望寻得真正的答案。

(二)或存在的物

在这里,“存在”指的是电影中提到的东西,但是它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烧棚”和“枯井”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提出烧棚的人是本。李钟秀向本讲述了小时候父亲的脾气,逼得母亲离家出走,逼着母亲烧掉了母亲的衣服,表达了自己的无助和悲伤。

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往汽油里倒一根火柴,不到10分钟就完事了。在他看来,塑料温室就是个无用之物,等待他去烧掉。开心得连贝斯都跟着放了起来。

除此之外,在片中还可以看到本一直都强调说下一个要烧的大棚离李钟秀家很近很近,但是李钟秀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塑料大棚都没有被烧的迹象,他找本寻找答案,本表示已经烧掉了。这又增添了一重疑惑。

什么是“烧大棚”?是因为离得太近,看不见吗?还是别有所图?再看看那口枯井。惠美告诉她,她很小的时候,李钟秀就把她从枯井里救了出来,不过李钟秀并不记得有这么一口井,后来她问了惠美的家人,才知道根本就没有这口井。

当李钟秀和许久不见的母亲说起那口井的时候,母亲告诉她,的确是有一口井的。是与不是,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令人费解的是,这口井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是说,这只是一个人心中的执念?

这一切都是一个谜,谁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尤其是最后一集的设定,就是李钟秀把剧本给烧了。在原小说《烧仓房》的结尾处,他写道:“每天早晨,我都会在五处谷仓前跑步。”我家周围的仓房依然一个也没被烧掉,也没听说哪里仓房给烧了。

又是一年十二月过去了,冬天的鸟儿在头上飞过,而我也在一天天地变老。在黑暗中,我再也不去想要烧掉的谷仓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结局。

而在影片中出现李钟秀烧死本的结局,其实也是耐人寻味的。一方面,这可能是电影里的一种直觉,李钟秀认为惠美的失踪跟本脱不了干系,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惠美被本杀死的可能性,而这个女孩在他平淡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当他认定自己最后的希望被本无情摧毁之后,便决定以燃烧的方式为惠美报仇。

另一方面,电影一开始也提到了李钟秀是如何成为一名小说家的,那么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其实只是钟秀的臆想?这一切使得这部电影完全被神秘所笼罩。

影片《燃烧》中大量运用了人物象征与形象象征,丰富了影片的内涵,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层次。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留给了观众们去思考和探索,真相未必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体会到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选择和困境,从而让我们对自己的存在意义和追求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