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5年换来这个结果,出现这5种排便情况,请到医院就医检查!

2023-10-28 13:38 作者:岑岑 围观:

5年前,她开始出现轻度腹痛,排便异常,粪便稀薄。她一开始也没在意,但她想说吃点乳酸菌对整个肠道都有好处。没想到她无意间看到新闻,发现自己的病情和大肠癌差不多,赶紧去看医生。医生判断吃乳酸菌可能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不用大惊小怪,但欧小姐还是坚持检查。没想到做完肠镜后,她发现自己患的是大肠癌三期。

大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甚至医生可能会忽略。因为肠黏膜没有感觉神经,所以肿瘤初期一般没有感觉,直到肿瘤比较严重才会感觉不舒服。一旦发现异常,医生会去医院,20 ~ 25%的患者处于第四期。

大肠癌有哪些蛛丝马迹?

●血便。肿瘤可能会出血。但当肿瘤出现在升结肠或横结肠时,出血会混有液便(刚被小肠消化吸收进入大肠的产物),所以通常在大便最终形成时是检测不到的,只有通过大便潜血检查才会发现。

当肿瘤出现在降结肠时,血液不能与粪便充分混合,所以你可能会在厕所里看到血,或者在擦屁股的卫生纸上看到血丝。通常,血液颜色暗淡或带有一些粘液。

如果你看到的颜色接近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痔疮,但也可能是直肠内的肿瘤。所以一旦发现便血,建议进一步肠镜检查确诊。

●贫血、疲劳、虚弱和脸色苍白。

因为肿瘤出血,贫血也是可能的症状。一旦发生贫血,人就会变得疲倦、虚弱、脸色苍白。

●腹部不适、腹胀、绞痛。

肿瘤可能会引起肠梗阻,所以你可能会在排便前感到腹部绞痛,频率和严重程度会逐渐增加。

●排便习惯的改变(便秘、腹泻)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变稀、变稀)。

因为肠梗阻,肿瘤可能会使可及的肠道变窄,所以排便的模式也会发生改变,粪便可能会逐渐变稀,出现便秘,也可能演变成持续性水样腹泻。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自己肠胃不适而服用肠道药,或者服用泻药解决便秘,导致症状暂时缓解,从而延误就医。

●有排便感,但感觉粪便排不出来空。

如果肿瘤靠近直肠,会不断刺激肠道,产生排便感。经常觉得上厕所很着急,但是又排不出粪便,或者只是大一点,然后短时间内又出现排便感,生活很麻烦。

以上情况都是因为肿瘤的出现导致的,可见通过症状判断并不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好方法。而且依靠排便习惯改变等线索,想发现大肠癌往往是虚惊一场,因为腹泻、便秘、感觉排便不干净等。,其实都很类似于应激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所以边肖提醒,要定期做大便潜血检查,及早发现,甚至更积极地做肠镜检查,防患于未然。

谁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患有糖尿病、三高、代谢综合征的肥胖人群。

发现糖尿病、三高、代谢综合征与大肠癌呈正相关。这些疾病的核心机制是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当人体对胰岛素没有反应时,血糖就无法控制,内分泌就会失衡,胰岛素就会越来越高。

许多研究证实,高血糖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激素相关癌症密切相关,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有关。

事实上,这些疾病也与结直肠癌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它们彼此紧密相连。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有“三高”和代谢综合征的肥胖者,要提前到40岁开始大便潜血检查。

●50岁以上

年龄是大肠癌的最大危险因素。据统计,从40岁开始,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直到67岁左右达到顶峰。

数据显示,腺瘤性淋巴结核(下一步就是大肠癌一期)的患病率会在50岁突然攀升。不管你是否肥胖,只要你老了,中奖的几率就会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建议从50岁开始,每两年检查一次大便潜血。

●肠内有腺瘤性阴囊。

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淋巴结核(良性腺瘤)演变而来的。导致淋巴结核癌变的原因很多,如基因、环境、饮食中的致癌因素、肠道炎症性疾病等。一般认为转化的过程大约需要5 ~ 7年,所以人们可以通过结肠镜切除淋巴结,达到预防大肠癌的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

两种大肠炎症性疾病都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其中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30倍,克罗恩病的风险高2-5倍。因为这两种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控制,所以这部分人群必须每1 ~ 2年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尽早预防。

●遗传性结肠直肠癌

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目前已被证实。

家族性多发性腺瘤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这群病人的大肠里会有上百个淋巴结核。有相关基因的人通常在40岁前发病,约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

遗传性非多发性淋巴结大肠癌也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淋巴结核数量虽少,但极有可能转为恶性肿瘤,平均年龄约45岁,约占全部大肠癌的5%。

遗传性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家族史。阿姆斯特丹标准是主要标准:

1.有三个以上的亲戚患有结肠直肠癌。

2.其中一个是另外两个的一级亲属,而且影响至少连续两代人。

3.其中一人在50岁前确诊。

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应考虑进行遗传咨询进行诊断,确诊后必须密切随访或预防性切除。

但是,没有相关基因突变的家庭就不能幸运了。一旦家庭成员患大肠癌,仍会增加患癌风险。如果一般家庭中一级亲属患大肠癌,下一代患癌风险会比一般人群高2-4倍,如果两个一级亲属患该病,概率会增加到3-6倍。这些人应该尽早接受结肠镜检查。

有这些症状,要小心大肠癌。

●血便

●贫血、疲劳、虚弱和脸色苍白。

●腹部不适、腹胀和绞痛

●排便习惯(便秘、腹泻)和排便模式(稀薄和水样)的改变

●感觉舒服,但是感觉粪便排不出来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