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奋斗的旋律演员表名单丁炫,奋斗的旋律演员

2023-10-28 08:59 作者:岑岑 围观:

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奋进的旋律》好评如潮。这部由中央电视台制作、苏舟执导、吴子牛、吴军、王艳编剧的作品,聚焦新时代进取人群的创新创业故事,展现了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自开播以来,作品收视率节节攀升,位居同期节目前列。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主旋律剧,充满了幽默和风趣,完全没有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老式脸谱表演。”有网友给出了坦诚的评论。《奋进》的旋律聚焦于“中国创造”的突破——中国潮流能源开发和后工业时代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科学成果。“硬核”的主题是观众乐于接受的生动温暖的表达方式:新能源、工业制造、企业改革、海归创业等概念被充分“故事化”,由三个家庭、三代人的具体人生经历串联起来。正是伊森、张丰毅、杨立新、吴刚、张光北等口碑演员撑起了这些时代典型的面孔。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现实主义复苏的中国银幕就掀起了一股展现普通英雄的热潮。新中国成立之初,放弃海外安逸生活毅然选择回国创业的科学家,在国家危急时刻无私救助江南孤儿的蒙古族牧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用奋斗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年轻人...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进一步完善了银幕与现实的镜像关系,也以时代的大爱大勇精神一次次激励着大众。在这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时刻,有血有肉的“中国奇迹”英雄故事,展现了强大的治愈力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自主研发的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奋进的旋律》属于中国戏剧领域少有的大工业题材。正是通过这部电视剧,很多观众第一次被“普及”了潮流发电等新能源名词。在业内人士看来,该系列将技术研究、研发与戏剧化的人物互动紧密结合,让硬核科技概念在观众心中实现软着陆。

电视剧开篇就通过双线叙事的方式,指出自己创业,自主创新的不易和迫切。以主人公林杰(Ethan)为代表的三名中国留学生正在美国自发研究潮汐能,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偏偏在资金和实验设备遇到瓶颈的时候,一家颇有声望的海外实验室向三人抛出了橄榄枝。没想到的是,高薪就业的背后是将他们的技术据为己有的意图。最终,是回国搞自主研发,还是在别人的主持下享受高薪,成了年轻人的选择;另一方面,以林杰父亲林乔东(张丰毅)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也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从事轴承加工的林升集团多年来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依靠与外国公司的技术合作维持业务。但商场如战场,常年与之合作的海外公司突然被吞噬,于是新公司趁机竞购林升。从长远来看,自主研发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减少业务会影响几万员工的收入。转型的阵痛让管理层进退两难...技术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在这两条生动真实的叙事线中不言而喻,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奋进》的旋律也显得颇为“通经达理”,剧中金句频出。林升集团向国有企业寻求技术支持。国企老领导说:“企业为了生存,需要互相扶持。国企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国企是压舱石,民企是重要助推器。”这组形象的比喻赢得了观众的称赞;决定走自主研发之路的林乔东反驳了对转型心存疑虑的合伙人:“员工30多年靠什么?你依赖他们提供的核心组件吗?没有,靠的是国家政策,靠的是员工的努力、汗水和毅力。”

奋斗者“为了生存不做逃兵”的高光时刻一次次点亮屏幕。

因为《奋进的旋律》走进人们的内心,也有典型可爱的时代面孔。以林杰、孙运如、叶豆豆、李斌为代表的青年科技人才,在老一辈企业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故事,颇为励志。更让观众惊喜的是,这些当代追梦人的形象并不像铁一样坚硬,无懈可击。相反,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局限,甚至有无奈,而正是这些平凡的“不完美”,让人物心中“不做逃兵求生存”的坚持和追求更加灿烂。

该剧男主角林杰打造的二代,其人物设定得到了很多年轻观众的认可。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林杰是一个有点“叛逆”的人物。留学,他先把专业从工商管理转到了机电工程,没有告诉父亲。他一边在餐馆当歌手,一边和伙伴们合作研究能源的趋势。后来为了回国继续他的研究项目,他早早辍学了。在职场上,他一心扑在科研上,却不重视“让自己保持理智”这一套职场生存法则。他会被一个外国学者说“中国现在只会享受我们的科研成果”而激怒,他会放弃条件优越的上任机会,他的前辈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他会毫不拖延地立即提出来。林杰对科研的坚持,绝不是简单的“热爱”可以概括的。观众发现,这个从小生活路线就被严父规划好的年轻人,渴望父亲的关心和认可胜过舒适的生活。对他来说,科研是为国争光,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男孩向父亲证明自己的机会。有网友评论说,在这个“二代”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一代忠于自我,意气风发。更重要的是,他的理想与生活环境甚至成长经历并不脱节。

事实上,越来越多符合时代特征、个性鲜明的正能量奋斗者,正在成为荧屏上的绝对主角。处于低谷却从未自暴自弃的宋云辉,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用努力和知识改变了命运;常汉卿,一位乐观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机车的发展,并鼓励同事们在逆境中“要有短腿,但不要有短志”;《激情岁月》中,王怀明在祖国最需要她的时候毅然归来,为中国核研究奠基,甚至献出生命;《民族的孩子》中那些悉心照顾江南孤儿,让孩子用真心和爱从内心呼喊“额吉”的草原妈妈们...这些脚上带泥、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平凡英雄,正在一次次点亮中国荧屏。

文汇报记者张振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