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人民的名义沙瑞金出现是第几集,人民的名义解析沙瑞金

2023-10-27 18:36 作者:岑岑 围观:

书接上回。

上回说到沙瑞金再次用“大家都畅所欲言”,准备让常委们对高育良发动进一步“攻击”。

可是,电视剧却省略了这一段,直接跳到了沙瑞金对本次会议的总结。

也是,毕竟该剧为主流剧,太多“政治斗争”的剧情不适合编剧的初衷。

那么,电视剧省略掉的这段剧情应该是这样的:剩下的常委们接着田国富的话,继续对祁同伟进行“批判”,继续对汉东省的组织人事工作进行批判。

随后,沙瑞金开始最后的总结。

他首先说道:

大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干部任用我们一直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长期以来没有很好的执行。为什么呢?因为汉东的某些时期,组织部已经不是党的组织部了,实际上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某位一把手的组织部了。

沙瑞金的话让高育良心头一震,结合高育良的心里活动,便可以这么理解:

沙瑞金认为,汉东省的干部任用规章制度没有很好执行的原因在于,汉东省的组织部已经不是党的组织部了,而是某位一把手的组织部。

“某些时期”、“某位一把手”,不言自明,全部都指向了赵立春。

沙瑞金的这个表态非常严重。

首先,这次会议是常委扩大会议,前面第一次常委会的时候解读过,后面也有一个镜头专门对准负责会议记录的白秘书。

因此,可以肯定:本次会议的内容不仅会被录音保存,白秘书记录的纸质内容也会记录在案。

其次,如此严肃、重要的会议,沙瑞金还敢“大胆”地“下这个结论”就不担心什么政治影响?

沙瑞金敢“下这个结论”当然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一、沙瑞金认为这个结论是汉东省委常委会集体讨论的结果。

今天的会议,沙瑞金数次要求常委们“畅所欲言”,进行充分讨论,每位常委都发了言,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常委会会议程序,集体讨论得出的结果符合党内民主和议事原则,是合法合规的,是具有效应的,因此经得起“组织”的考验,也不怕赵立春找什么“茬”。

二、沙瑞金认为他最后只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没有带太多“主观臆断”。

汉东省的组织人事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客观事实存在的,与会人员用事实例子说话,他进行归纳总结,都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赵立春也无法否定这一点。

三、沙瑞金必须要拿出一定的魄力,给常委们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

在第一次常委会上的时候,他就给常委们亮明了自己就是受中央指派,来汉东省“革旧迎新”的。

在那次会议上,因为初来乍到,相关的准备还不充足,常委会上的话语权有限,他不得不数次动用一把手的权威强势拍板。

可今天,局势已经大好。

自上而下的“破局”已有了田国富、吴春林、李达康的协助,自下而上的“破局”也有了易学习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外援”方面侯亮平也非常“给力”。

“三管齐下”,他认为已没必要再畏首畏尾,是时候展现出自己的魄力了。

沙瑞金还在继续:

咱们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个人,干部都是党的干部而不是某个人的家臣。这种家臣有没有呢?我看有。有的干部信奉圈子文化,整天琢磨着拉关系、找门路,某某是谁的人?某某又是谁提拔的?该跟谁套近乎、拉拉关系?同志们,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是要出事的。有的案件,一查处就是一串人,拔出萝卜带出泥,其根本原因就是实际上形成了人身依附关系。

既然沙瑞金前面已经就差“点赵立春”的名了,那么这段话就可以用“两个定性、一个警告”来理解:

一、组织不能等同于个人,干部不是某个人的家臣,呼应了前面他说的“某个地区、某个部门的一把手就代表这个地区、这个部门的组织”这种乱象。

这是沙瑞金对原汉东省“一把手”赵立春在组织人事工作中的问题定性为:将“组织”等同于自己,将干部当家臣使用。

不得不说,这第一个定性非常非常“大胆”。

二、家臣有没有呢?

有!这是沙瑞金的结论。

谁是家臣呢?他虽没点名,但不言自明,上演哭坟闹剧的祁同伟肯定就是其中的一员。

对于祁同伟是赵立春的家臣这个定性,大家已经通过批判达成了共识,就不必多说了。

那么家臣还有没有其他人呢?虽然为了给高育良留一个面子,不想高育良太难堪,沙瑞金没有说他是赵立春的家臣。

可常委们都心知肚明。

三、“圈子文化”就是山头主义、团团伙伙,这是沙瑞金对所有人的提醒。

刚才高育良就已经用“领导安排身边熟悉的下面干部,大家说说心里话”表明了汉东省的常委们都在“有意无意”的拉自己“山头”,建自己的“团团伙伙”,所以汉东省的山头主义、团团伙伙肯定是事实存在的。

因此,沙瑞金意在提醒众人:赵立春时代,“同志们”学着他“拉山头、建团伙”,以前的事我管不着,可要是还接着这么干,“出了事”可别怪我。

四、就是因为有人“拉山头、建团伙”,一个人出事,整个团伙就遭殃,一个案件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一串人,从目前看来,丁义珍案、月牙湖美食城就有这样的势头。

沙瑞金说完,整个会场陷于了死一般的寂静,想必所有人都在“咀嚼”他的“大胆”总结。

那么,在座各位此刻会是个什么心态呢?

在此,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一、田国富。

田国富今天应该是非常得意的。

他聪明地利用讨论的节点,将话题引向批判祁同伟,引到高育良身上去,可以说他的“助攻”是让沙瑞金非常满意的,经此一役,想必他会认为自己在沙瑞金心中的份量会再次得到提升吧。

二、钱秘书长。

钱秘书长认为自己今天应该圆满的完成了会前沙书记交待的任务,作为一个“工具人”,他不遗余力地对赵立春、高育良、祁同伟进行“攻击”,让这场解剖会开成了沙书记所希望的结果,那么自己升副省级的事应该“板上钉钉”了。

三、吴春林。

吴春林或许有点小忐忑,或许正一遍又一遍的回忆自己刚才的表现,他也许在后悔,高育良刚才那两次“别有用心”他应该表现得更加冷淡,应该“置之不理”的。

四、李达康。

李达康的心情应该很复杂。

从沙书记警告一起案子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一串人可以看出,丁义珍的案子在带出欧阳箐以后恐有扩大化的危险。

这样一个“政治污点”他怕是要一直顶着了。

五、刘省长一派。

刘省长派是中立中带有一点乐见其成的。赵立春时代,刘省长派一直被压得死死的,几乎无多少生存空间。

现在,沙瑞金到来后,一系列作派都表现出了誓要对赵立春留下的“顽瘴痼疾”进行“革除”的魄力。

在结果未明朗之前,刘省长应该是暂时中立的,不过他应该也会在适当的时机给赵立春压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六、高育良。

高育良的心情最沉重。

从今天的结果来看,他算是看清了,汉东省的形势变了,赵立春怕也是自身难保了,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该筹划自保了。

回到正题。

短暂过后,沙瑞金简单介绍了他此行吕州考察,在易学习家里的所见所闻。

对易学习好好的赞扬一顿后,他突然朝李达康问道:

达康同志,你怎么就没有做这个伯乐呀?易学习当过你们班子的班长,又替你顶过雷,你对他应该是了解,应该是熟悉的啊!可是,为什么你就没有能积极地推荐他呢?

沙瑞金这段话有“点拨”李达康之意,两个词需要特别关注:

一、“伯乐”。

不管官员们承不承认,官员职位的升迁就像排队上车,但不完全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其程序极其神秘且复杂。

有一种说法说,官员的升迁机制其实是一种“伯乐制”,谁升谁降,你的能力以及政绩固然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你背后的“伯乐”。

每一个官员之所以能够成为官员,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伯乐”,因此,哪个官员能够升迁,主要看他背后“伯乐”的能量有多大。

在汉东省,这个“伯乐”还有一种说法叫“政治资源”。

沙瑞金认为,李达康身为汉东省13名常委之一,位高权重,只要愿意当易学习的“伯乐”,推荐他上副厅级应该是轻而易举。

二、“熟悉”。

此处“熟悉”一词应该有两种含义。

从表面上看,是指易学习曾经与李达康共事一场,还替李达康顶过雷,两人的关系应该是“熟悉”的;

可实际上,还有一种更深层次含义:

在赵立春时代,大家都在搞“优先安排自己身边熟悉的下面干部”那一套,而易学习理论上也算是你李达康“身边熟悉的下面干部”,为什么你就没有优先安排呢?

李达康是这样回答的:

沙书记,从那以后我跟易学习同志在工作上就没有什么交集了。

李达康的这句话道明了一点:易学习不是他“身边熟悉的下面干部”,工作上也没什么交集,所以就没有推荐。

沙瑞金又质疑李达康:做了四年省委常委就没有机会推荐易学习?

李达康仅回答了一个“是”,这个问题就被钱秘书长给抢回去回答了。

从钱秘书长的回答中可以得知,十八年前他在林城任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推荐过易学习上副厅级,可是被赵立春几句话就“顶回去”了。

钱秘书长推荐易学习没有得到赵立春的认同是因为:钱秘书长本身就“不为赵立春所喜”,不是他赵立春的人,那他推荐的易学习自然也“入不了赵立春的法眼”。

不得不说,钱秘书长在沙瑞金“就差点名赵立春”的总结以后,说话越来越“大胆”,已经敢直接指名道姓赵立春了。

而且,指名道姓赵立春时,连一个“同志”的后缀都不加,毫不顾忌赵立春副国级大佬的身份。

钱秘书长敢如此回答,除了他对赵立春“恨之入骨”以外,他还敏锐地领悟到了“沙瑞金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即汉东省政治生态问题的源头就是赵立春。

这时田国富说道:

老钱呐,现在瑞金同志过来了,情况不一样了。所以,达康同志啊,刚才瑞金书记谈了几个问题,值得你深思啊。

首先,田国富的这段话给人的感觉有点“怪怪的”,仿佛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小白大胆猜测:此时的田国富或许已经把自己当做“沙瑞金阵营的二把手”,站在这个角色说这段话的。

为什么小白会有这种感觉?

一、田国富是中央派来汉东替沙瑞金“打前站”的纪委书记,抛开之前沙瑞金对他的“敲打”(见第一次常委会),他与沙瑞金绝对应该是一个阵营的,沙瑞金来汉东后他也是不遗余力地为沙瑞金“站台”的。

所以,按照常委们“投靠”沙瑞金的时间先后来讲,他也当得上这个“二把手”。

二、一般来讲,省委常委的排名除前三位固定的是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兼省长、省委专职副书记外,其他常委是按照进常委会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名的。

可是,这个排名并不代表话语权的大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田国富认为自己在获得沙瑞金的信任以后,话语权大涨,在常委会中的份量已经超过了李达康。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田国富在钱秘书长和李达康面前有种“居高临下”的味道也就说得过去了。

其次,田国富的这段话还有一种“舔”的味道。

他张口瑞金书记、闭口瑞金书记,以沙瑞金的话为“令箭”,“舔劲十足”,沙瑞金听完应该很舒服吧。

然后,沙瑞金接着对李达康进行了一段“不是很过份的批评”,说他没有推荐易学习是因为过份爱惜自己的“政治羽翼”,爱惜到不敢坚持原则就不太好了。

李达康呢,虚心接受了这顿批评。

最后,会议在全票通过破格提拔“老实人”易学习为吕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掌声中结束。

那么,常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剧情会如何开展呢?

下期继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