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2022-02-16 14:31 作者:社保小达人 围观:

农村养老问题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参养老老保险,那么到了60岁以后,便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这该如何解决呢?我的老家是山东农村,从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一共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养老:

1,儿女赡养老人

现在到了60岁,劳动能力逐步减退的时候,需要自己的儿女承担一部分养老的责任,也是儿女应尽的衣物。

很多父母都会投投奔儿女,帮忙照顾孙子(女)或者外孙(女),儿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这样互相排斥的养老模式普遍存在。

另外,如果父母不和儿女住在一起,那么儿女可以每月打一部分生活费给父母,让父母在农村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

2,参保居民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是针对于城镇户口或农村户口居民实施的一类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有多种可选。比如以大连为例,每年缴费200到3000元,7档可选,可按照自己的经济水平进行选择参保,多缴多得。

对于农村的老人,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然后每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水平与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本人的缴费金额有关系。一般来说,低则100多,多则六七百,以各地区政策为准。

s虽然这个养老金水平较低,但是也是一份基础的养老保障,比起一分钱没有的老人来说,也能缓解生活的压力。

3,打零工,种植经济作物,

我老家村里的多数老人在能干的动的情况下,都会做一些零工,贴补家用,也或者种种经济作物(比如说花生,花椒,猕猴桃等),然后增加一点收入,通过这种情况来度过过年。

ž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情况下,农村养老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度过晚年生活,感谢你的阅读,期待加我的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国家建立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始于2009年,当时凡是年满60周岁没有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都可以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这也是国家首次向无法享受到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发放居民基础养老金。

既然是免费发放居民基础养老金,那么待遇也就高不了,完全是象征性的,但有了养老金,就比没有养老金强,这对于那些生活无着落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从这个政策来看,无论是当时的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还是现在的农村60岁老年人,几乎不存在领不到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情况,只不过待遇非常之低,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

前些日子,在某小区附近遇到了一群来北京打工的河北唐山老年人员,男性打工者的年龄都超过了60周岁,最大的人员已达70岁了。

他们在家乡每月只有100余元的居民基础养老金,就再也没有其他收入了,来北京从事绿化养护工作,每天的收入100元,管吃管住,他们这些人干起活儿来都非常认真,看样子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农村60岁以上没有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这在农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缘故。

单单靠国家给你发养老金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还是首先要靠自己,特别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要积极缴纳养老保险费,即便是缴纳不起职工养老保险费,也要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费,不要敷衍了事选择每年200元的缴费档次,而要尽可能地选择每年1000元或者2000元的缴费档次,就自当是为自己的未来强制储蓄了。

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越早,缴费的成本也就越低,缴费压力也就会相对低一些,这样一来,缴费年限就有可能更长,自己的回旋余地也就更大,也就不会存在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还达不到满十五年最低标准的情况,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有可能达到二十年或者二十五年,这就能在退休之后既享受养老金待遇,也能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现在你在农村,恐怕找不到几个能享受到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双料待遇的退休农民吧。

60周岁,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节点,无论是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居民养老保险,其参加的时间一定要在60周岁之前完成,居民养老保险更是如此,因为目前的居民养老保险还存在着可以一次性补缴所欠费用的政策,这样一来,最晚也能在65周岁退休,开始领取居民养老金。(原创:周凤迟)

其他网友观点

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这是历史上欠下来的。现在农村老人养老金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每月有上百的养老金。但这点钱不足以让一个老人养老,可喜的是,已经迈进了一步。

以前农村老人养老,都是子女的义务。没钱的给粮食,有钱的给点钱,这要看子女的经济状况。总的来讲,农村老人到了不能自食其力,问题就比较大了。曾记得祖母,年迈时还纺纱织布,换点钱来买生活用品,后来做不了,身边子女轮流照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样送老归终。这种结果算好的,怕就怕子女不管,老人孤身一人,无人照顾。现在农村八十几岁的人,只要能做事,仍然在干活。

相信以后的老人日子会越来越好过,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子女能否在身边照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