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孤岛惊魂6轻机枪有哪些武器 轻机枪武器图鉴大全

2022-05-08 20:12 作者:轻兵器 围观:

孤岛惊魂6轻机枪有哪些武器?相信大家都知道游戏中的武器种类是有很多的,比如重机枪、手枪什么的,这些都会细分各种型号的枪械,为此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轻机枪的种类,会详细介绍各种武器的信息,以供大家参考

HK21是一款由西德军火生产商黑克勒&科赫在1961年以HK G3战斗步枪为基础研制和生产的通用机枪,发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径步枪子弹。

M249班用自动武器是美军以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FN)制造的FN Minimi轻机枪的改良版本,在1984年正式成为美军三军制式班用机枪,亦是步兵班中最具持久连射火力的武器。

M60通用机枪是美军在越南战场中的制式机枪,作为支援及火力压制武器,为各西方国家的机枪发展史奠定了基础。由于火力持久而颇受美军士兵爱戴,获多国军队采用,甚至在越南战争的UH-1直升机机身图腾上也有M60机枪的踪影。

M60的一种型号,出现在1980年代,大量改进及轻量化。

MG42为纳粹德国研发于1942年服役,依照7.92毫米子弹作为开发依据,本来准备取代MG34通用机枪,不过最后两款机枪一起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RPD是一种由瓦西里·捷格加廖夫设计,苏联制的7.62×39毫米口径轻机枪,用于取代自二战前便已装备苏军的7.62×54毫米口径DP轻机枪。RPD曾经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制式轻机枪,并为苏联战后的第一代班支援武器。

以上就是关于孤岛惊魂6轻机枪有哪些武器 轻机枪武器图鉴大全的分享,祝大家游戏愉快

拓展阅读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捷克式”在中国仿制与装备的珍贵史料: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五)

本文上期链接↑↑↑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本篇是该文的第六部分,介绍红色“捷克式”、新中国的捷克式,全文至此结束。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队列前是4挺捷克式轻机枪,这些武器全部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

红色“捷克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之初起,其武器来源就以战场缴获为主,因此当年的工农红军几乎是与敌人同时装备使用捷克式轻机枪的。早在1932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设在监利县的洪湖兵工厂就修理过缴获的这种武器。而第四次反“围剿”时,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二团在宜黄仙人桥伏击战中,打垮国民党第一纵队五十九师主力,一次就缴获30多挺捷克式。很多捷克式轻机枪还跟随红军一起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到达陕北。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反映长征中红军翻越雪山壮举的群体雕塑,其中也出现了捷克式轻机枪的身影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1939年9月,在河北省灵寿县西北进行的陈庄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将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架设在屋顶上射击

抗战爆发后,捷克式轻机枪在新四军、八路军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如新四军抗日“第一仗”——韦岗战斗,就有捷克式的功劳。1938年4月28日,新四军军部组成以栗裕为司令员的先遣队,由安徽潜口出发向苏南敌后作战略侦察性进军,为大部队挺进苏南打头阵。为确保第一仗能够打响,军部调第一支队修械所主任焦立德到宣城第二支队任修械所主任,并拨专款让其通过关系,从国民党军队中购买了2挺捷克式轻机枪,供先遣队使用。6月19日,先遣队在粟裕的指挥下,在句镇公路中段韦岗村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战斗中这两挺捷克式表现很好,连打3、4个弹匣,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为夺取战斗胜利发挥了很大作用。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苏军代表参观人民解放军营房。从图中人物服饰看已是1955年授衔以后,但营房中武器柜上陈列的仍是捷克式轻机枪和捷克式步枪,说明当时仍有部分正规部队列装这些战争时期缴获的武器

在八路军中,甚至还有“一挺捷克式完成一场伏击战”这样的奇迹。1943年7月,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换防到唐山地区,其第三十一步兵大队总部设在罗家屯。八路军曾克林部十二团经侦察得知,该大队有10余辆汽车负责罗家屯与滦县之间的运输工作。8月22日,十二团一连在北岸附近的北潘营村设伏,战士们在公路拐弯处预先挖掘了一道壕沟,并将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架设在临近公路的一幢民房屋顶上,用南瓜叶伪装好。不久,日军的3辆汽车便向滦河方向开来。汽车行至北潘营村附近,突然发现前方有壕沟无法通过,只得踩刹车急停。此时,我指挥员一声令下,架在房顶上的捷克式向第一辆汽车猛烈扫射,敌人来不及抵抗,便纷纷毙命。战斗出人意料地迅速结束,击毙1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3支。

正因为捷克式性能优良,再加上八路军、新四军普遍缺乏自动武器,因此对这类武器的缴获非常重视。1943年冬,鲁南军区某部战士安保全在反抢粮战斗中,用一颗手榴弹俘虏了62名溃逃的伪军,缴获4挺捷克式机枪,被评为“山东军区战斗英雄”。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南京博物院举办的“江苏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大型史料展”中展出的抗战期间沭阳县马厂铁工会手工仿制的捷克式轻机枪残件(枪管、导气管和两脚架都已缺失)

即使是对于那些损坏的捷克式,我军也不计成本,千方百计予以修复,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战斗作用。例如1942年初,在浙江一带坚持抗战的淞沪游击第五支队的一挺捷克式因弹膛磨损而不能退壳,修械所的简陋条件又无法修理,所长朱连根便带着枪管,跋涉数百里,冒险潜入上海进行修理。技术工人将原弹膛挖空、重新加工新弹膛并镶入枪管尾部,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完成了修理工作。随后,这挺经过“换心”手术的捷克式又在抗日战场上继续“高歌”了。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图中的枪是一位美国收藏家收藏的抗战期间在四川广元生产的捷克式轻机枪。为符合美国有关自动武器收藏的法律,该枪的机匣经过切割。图中左上角所示为该枪机匣顶端的厂徽标记

由于缴获数量有限,具备条件的各根据地纷纷自行设法仿制该枪。如1941年12月~1942年2月间,新四军五师主力十五旅经多次战斗,歼灭了盘踞在汉川、汉阳、沔阳三县交界地区的伪定国军一师汪步青部,缴获了一批汉阳兵工厂撤往四川时遗弃的材料和半成品,包括轻重机枪枪身数十支。该旅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天汉湖区兵工厂,利用缴获的器材,生产出捷克式轻机枪3挺,其枪身上打有“新4、5、15兵工厂”的印记。在鲁西北地区,1937年11月,30余支抗日游击队经整编后,建立了由我党直接领导的第十支队,并于次年夏秋之间成立了修械所。1943年2、3月间,修械所派李士坦乔装前往济南,设法弄到了一些零部件和一台六尺皮带车床,秘密用棺材运回,并用了两个月时间,造出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由于没有条件做发蓝处理,机枪表面只能保持钢铁本色。经过试射证明其性能完全合格。十支队用它连打几次胜仗,附近百姓甚至敌人都知道十支队有一挺“白机枪”。1943年8、9月间,长清、平原两县先后光复,在长清缴获和收编了一个机枪制造厂和20多台设备,军分区修械所得以迅速发展,当时每月能生产4~6挺仿捷克式轻机枪。而在淮海抗日根据地,沭阳县马厂镇组织的铁工会,以新四军七旅送来修理的一挺捷克式为蓝本,由岳寿延、崔航山、陈寿庭等人,以纯手工方式进行仿制,经反复试验,终于试造成功,在第一次战斗中“连打7梭子弹,没有卡壳,打死好多敌人。”马厂共仿造了20多挺捷克式轻机枪,主要用来支援地方抗日武装。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所藏的由浙江铁工厂生产的捷克式改进型——“七七”式轻机枪(枪托已损毁)。该枪弹匣改为侧面插入,使得瞄准装置不必偏置

到解放战争期间,随着缴获武器的日益增多,解放军的装备大大改善,加拿大的“勃然”、美国的勃朗宁等新式轻机枪日渐增多。但是由于捷克式发射国内使用最广泛的7.92mm步枪弹,因此成为一种普及性的基本装备。

新中国的捷克式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国内利用接收的国民党兵工厂设备,在重庆、昆明继续生产捷克式轻机枪等武器,以供应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需要,直至1951年后在苏联援助下开始仿制苏式枪械为止,其间仅重庆原21厂就生产1338挺。尽管1951年换装了8100余挺苏制DP轻机枪,捷克式仍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满全场”。1953年以后,捷克式轻机枪和其他杂式枪械逐步退出解放军装备序列,转为民兵训练使用。在1950~1970年代,大部分民兵训练教材中都有关于捷克式使用和保养的内容。但由于1953年之后国内不再生产7.92mm步枪弹,捷克式没有了弹药来源。解决的办法是,一部分捷克式改为发射56式7.62mm步枪弹,采用56式冲锋枪(实为突击步枪——编者注)的30发弹匣供弹,改进后称为“改捷式七六二班用机枪”。这类枪有的在机匣上刻有专用标识,有的则没有,但外观上可以通过弧形弹匣而非原配的直弹匣来区别。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一位美国枪械爱好者正在试射中国改装过的发射56式步枪弹的捷克式轻机枪。该枪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采用56式冲锋枪的弧形弹匣。这类改装枪在近年来拍摄的国产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北京民兵博物馆所藏的一挺奇特的双管捷克式轻机枪,据说是文革期间工人利用该枪零件自行组装的

从1980年前后开始,民兵开始全面换装56式枪族,逐渐淘汰了捷克式等老旧武器。至此,捷克式轻机枪作为武器装备走完了它在中国的历程,而作为叱咤中国战场的一代名枪,则在中国各大军事类博物馆中留下了永久的身影……(全文完

本文全期链接目录:

还记得抗日剧中的“捷克式”吗?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一)诞生

原来我只认识“捷克式”的冰山一角: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二)详解内构及附件

ZB33又是谁?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三)操作使用及多种改进型

“捷克式”大概是什么水平?对比同时期名枪就知道: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四)

“捷克式”在中国仿制与装备的珍贵史料: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五)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09年第7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有删改)

定了!《轻兵器》首届读者年会!

AK结构,AR风格,支持快速换枪管:美国Origin-12半自动霰弹枪

“名牌”是如何练成的?盘点二战结束前毛瑟武器试验型

它这么小,是怎样实现连发的?格洛克18手枪全解析

听说新步枪“包”治百病?

百米击穿防弹衣,设计创新多亮点:捷克FK 7.5mm手枪

插上五六冲的弹匣: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传记(六)红色“捷克式”及新中国改装型

复制右侧淘口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