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帝国时代4鹿门山之障过关玩法教程攻略详情

2022-05-07 16:13 作者:新福建 围观:

帝国时代4中有非常多的文明剧情可以选择体验,其中蒙古文明中鹿门山之障就是非常难的一个关卡,非常多的玩家卡在了这里,不知道怎么过关,不知道的玩家可以来游戏攻略网网查看鹿门山之障过关攻略详情。知道了过关的打法就可以如法炮制的进行部署来通过这个关卡了。

鹿门山之障过关玩法攻略

位置选择1:北路防线刷兵点前

位置选择2:南路防线2条行军路线交汇处

图示以南、北两条防线为主,两条防线由一条横穿地图的中心河流上的木桥连接起来。攻占鹿门山要塞,进入封锁北路任务后,敌人将从南面三条路刷出来,见下图。总的来说,类似塔防的一张图。

关卡难点

1、宋先锋队的战斗力很强,封锁北路任务之后还会一直刷新,难度比较高,大约20-30次,会严重影响前期发育;

2、宋朝的攻城军装备有攻城车、轻机枪、弩手和大量的掷弹兵,能对城垣和防御城池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3、一共要挺过8次进攻,会在固定的时间刷新这8波进攻,所以不管上一轮的敌人有没有杀完,都会刷新,所以有可能会导致没法即时修理城墙和塔楼。

这个关卡也包括前面两个更早的机制修改,下面将使用:

1、大多数非攻城者不能攻击石头城墙,但是可以攻击石塔和石头城门;

2、不能通过石头城墙开火的直射火炮,例如弩炮等,就需要用曲射型火炮,例如蜂炮或重型投石机。

宋代骑兵的属性,可见此种轻骑兵已满状态,打蒙古重骑一点也不虚。

位置的选择

此关卡建议的主要地点是:

1、北路防线位于刷兵点前面,以森林和河流为基础设立防御阵线,因为没有高地,因此只有一门曲射炮;

2、南路防线是在两条行进路线交汇的地方,在林子和高地上建立防御阵线,而高地的入口在我们基地的一侧,并有很好的地形,可在高地上部署直射炮。

至于防御建设,由于上面提到的骑兵无法击穿墙壁,因此,需要修复内塔外壁双线的防御措施,以避免骑兵冲撞以分散守军的伤害。防御者的超远距离武器应该首先清除对方的投石与冲车,在清除对方的投石机和掷弹兵,不然修补城墙是没什么用的。

任务的触发条件是过关的重中之重,在两条封闭的防线,敌人会刷攻城的不对,所以选择修一条先,另一条可以处理刷的骑兵,即可发展资源和累积。

但是,宋军因其强大,为了避免耗费过多资源进行无止境的防御,采取了以下的修墙方法:只留下一个空隙,用英雄固定位置占住,配合长矛+和尚,这样的话对面的兵不能一下过来,所以很好守住。

下一步就要积聚资源,制造蜂巢,准备好的时候封堵空隙,开始防守。

此外,还要注意,在攻打鹿门山堡之前,要确保只有一个手动存盘,因为有可能遇到未触发封锁北路任务的 bug,使游戏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以上就是帝国时代4鹿门山之障过关玩法教程攻略详情的全部内容,更多帝国时代4相关攻略,敬请关注游戏攻略网。

拓展阅读

唐诗江湖之论剑“洞庭”

唐诗论剑首选之地,竟是这!

公元716年,大唐开元四年,是一个平静的年头。

唐诗的江湖版图上,在湖南岳阳这一带,格外地明亮。洞庭湖畔,岳州刺史张说重修了一座壮观的大楼。楼的前身为三国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张说重修后,没有多想,直接给了个简单的名字:南楼。

张说当然想不到,他修建的这座楼成了唐诗中最美的风景!因为这座楼以后的名字叫岳阳楼。“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正是这一水一楼联袂出场,成为唐代诗人论剑的首选之地。

张说得江山之助

作为一位历经四朝的政坛“老司机”,开元初年,张说因与宰相姚崇不和,被贬为岳阳“市长”。远离家邦,漂泊天涯,是张说一生政治上的失意期,但也是其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刚到岳阳,张说满怀忧伤。羁客的怨思、浪子的酸辛,他把自己说成是“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但当诗人从宫廷走向江山之后,反而远离了车马喧嚣,有了时间去寻找无言的山水。无限高爽辽阔的山水,给予诗人一种极美的精神愉悦,那些怨思苦情渐渐退却,他的艺术生命被“开光”了。

原来,当抛开那些名利得失,这个平日看似俗务缠身的自己,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正是在洞庭湖畔,张说的文字在无垠奔腾的江水中挥洒,他的诗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天,老朋友梁知微回长安,途经岳阳。烟水迷蒙的洞庭湖边,张说望着友人的身影,想着自己孑然一身、漂泊他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一首清新隽永的诗奔涌而出:“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窃以为,这是唐朝开国百年以来,诞生的最蕴藉的送别诗之一。在后世,任凭是多么毒舌的批评家,都对这首诗击节赞叹。明代胡应麟认为这是唐代七绝渐入盛唐的里程碑式作品。更有人认为唐诗就是从张说开始“渐入盛唐”的。

《新唐书》本传认为张说“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岳州的山山水水,助益了张说的诗才,张说也成了唐诗江湖的“带头大哥”。

孟诗开万千气象

数十年后,另一个诗人站了出来。他叫孟浩然。

严格地说,孟浩然到洞庭湖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找工作的。作为唐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山水诗人,他一生基本上处于待业状态。

孟浩然曾是李白的精神偶像。他隐居在家乡的鹿门山,整个青春期都是以隐逸为主的,不是“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就是“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在世人眼里,孟浩然是地道的隐逸诗人。李白常在朋友圈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闻一多也说:“唐代的士子都有登第狂,独浩然超然物外。”

岁月静好也抵不过柴米油盐。人到中年的他,开始不淡定起来,拼了命想当官。不少评论家认为孟浩然是“仕隐两失”,隐居得不彻底,到后来当官不成,连隐居的心境都没了。

朋友们一个个发达,与其诗文齐名的王维仕途上春风得意,王昌龄也在准备应试,李白到处“走关系”。一个人要想找到好工作,得靠大佬推荐。这次,孟浩然瞄上了宰相张九龄。

诗人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作为干谒诗,关键在于要写得低调而奢华,称颂对方要有分寸。这首诗在语言上不卑不亢,没有丝毫寒酸相。重要的是,诗人笔下的洞庭湖浩荡澎湃,气象万千,深深影响了后代文人的感受,宋代滕子京更是在《临江仙》一词中不客气地“致敬(抄袭)”了。

欣赏着这样的好诗,张九龄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毕竟张相爷刚刚被贬,就算真心赏识,也是爱莫能助。就这样,已陷入中年危机的孟浩然,继续喝酒,继续写诗,继续投“求职信”。张九龄后来到任荆州,把孟浩然招聘到秘书班底里,这是后话了。

李白但伤知音稀

论剑远没结束,李白出手了。

安史之乱中,李白被命运扼住了喉咙。自从在浔阳登上永王李璘的楼船,他的理想和抱负就被迅速燃尽了。他无数次执笔写诗申冤和抗辩,一次次还原被权力篡改的真相,但人们只乐意诵读他喝酒吹牛时写的诗句,不愿意去读他晚年那些悲苦、泣血、隐晦的诗歌。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公元759年,流放夜郎的李白刚刚遇赦。劫后余生,他在岳阳偶遇族叔李晔,还有被贬的朋友贾至。这时,安史兵乱的战火还在熊熊燃烧,他们和盛唐都已青春不再。

一个秋夜,三人共游洞庭湖。在这次游湖中,李白写下五首一组游洞庭诗,其中一首云:“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月华空明,水天一色,多么清澈明亮的空间!久在痛苦中咀嚼的李白,心胸顿时舒展愉悦。此时,诗人忽发奇想,把“洞庭”和“月色”融为一体,甚至要把洞庭湖上的一叶扁舟行驶到“白云边”“买酒”。诗人极具想象力:且让我们忘记烦恼,共同享受这通体清莹的月色;且让我们划入醉乡,划入湖水深处,划入白云明月的天空。

最有趣的当数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当李白和友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道,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像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所以才想要“刬却(铲去)君山”。

李白的洞庭诗,充分体现了诗仙的性格:即使在人生困境中,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也展露无遗。

失意者来来往往

到了中唐,来往洞庭湖的是更多的失意者。而在迁谪、行旅、离别之中,新乐府诗派的老大白居易首先亮相了。

他甩出一首《题岳阳楼》,期待以韵味取胜:“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文坛盟主韩愈洋洋洒洒写了近500字的《岳阳楼别窦司直》:“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他的诗奇崛陡峭,骨力遒劲,以长取胜,刷新了诗坛纪录。

新乐府诗派的另一位大佬元稹出马,要为白居易助攻:“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全诗琢句炼字,视角独特,含蕴深沉。末句“满棂湖水入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洞庭湖水,而说湖水从窗子溢出,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眼看众人难解难分,刘禹锡也来凑热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这首诗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堪是神来之笔。

在这样的好诗面前,洞庭湖一下子寂静了。

伤心人魂断天涯

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虽然日近西山,但晚唐的诗歌别有一种风流之美。这种美,有别于盛唐。

在盛唐,诗人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即使身处逆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他们的步履是放达的;在晚唐,许多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不断流转江湖,诗里总漂着一些莫名的惆怅,这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哀,也是抱负不得施展的抑郁。

李商隐说:“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见惯人生多坎坷,连作快意的想象时,都充满着悲意。李商隐属于天性特别醇厚的诗人,所谓深于诗而多于情,忧乐俱过于人。

作为晚唐的神童,郑谷好诗似是天性,幼年就能成诵。随父亲南下到洞庭湖,竟然“岳阳楼上敢题诗”,那年他才七岁,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坎坷,连考了十次,直到40多岁才考上进士。

在洞庭湖畔,郑谷写道:“稳眠彭蠡浪,好醉岳阳楼。明日逢佳景,为君成白头。”这首诗颇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味道。正是伤心人在天涯。

在唐朝,“挑战大师”是一种常态。江湖小辈方干也凑上来:“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虚构了自己“游仙”的经历,又通过人仙对话,揭示了君山神话般的“来历”。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这就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渐渐地,大唐的落日更加西沉了。韩偓也来到了洞庭湖畔。这位被姨夫李商隐称为“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才子,身处群藩割据、宦官争权的唐末乱世,再加上忠正刚直的秉性,使得他遭受朱全忠等权奸小人的排挤。

天祐元年(904年)秋,诗人流寓到了湖南:“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这个秋天的夜晚,洞庭湖里的月光一泻千里,天上繁星点点。但如此良夜,诗人辗转江湖老。“大唐”,后世人心中永远的盛唐,正如同这洞庭寒潮,一去不返。

盛唐第一伤逝诗

那么多诗坛大佬路过洞庭,又离开洞庭,而一位诗人却像一片秋叶一样,将生命留在这里。

公元768年,杜甫(712—770年)出荆州,过公安,到岳阳。一路漂泊,目的很单纯,就是想活下去。是的,这位拥有“千秋万岁名”的诗人,一直处于贫寒交加的状态。

回想746年,杜甫到长安找工作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困守长安十年,政治上一事无成,他的身体却患上了肺病、痛风和恶性疟疾。此后,诗人飘荡成都、夔州,病情加重,又添糖尿病,牙齿也掉了。

这年冬天,诗人来到岳阳城下。南方的冬天,潮湿阴冷。杜甫写了两首登楼诗,一首陪友人登临,一首应该是独自登临,这便是《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大唐最杰出的苦命诗人,走到了人生的晚景,又偏偏登临的是自己日夜向往的岳阳楼。在这里,他或许想到了李白,想到了孟浩然。他在哭那些逝去的朋友,哭自己的晚景,更哭国家时局艰危……在诗中,诗人跳出了小我的局限,个体的小宇宙拓展为整体的大宇宙,个人的“伤心”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使得他的悲痛有了更多的广度。

可以说,在整个唐朝,没有一个诗人在岳阳楼上站得比杜甫更高,也没有一个诗人在岳阳楼上哭得比杜甫更伤心。读起这首诗,仿佛就能看到萧瑟冬日里,诗人痛哭流涕的样子,也能听到洞庭湖水的浩荡之声。胡应麟曾以此诗为“盛唐第一”。公元770年,杜甫死于往来洞庭湖的一条船上。

(作者为新华社福建分社经济采访部主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