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岁末荐书」那些大作家眼中的大师们

2022-05-18 08:58 作者:最后一米阳光 围观:
「岁末荐书」那些大作家眼中的大师们

作者丨谢丹儒

图片丨网络

我会害怕突然的去翻阅一本书,尤其是“大作家”的书。我也不喜欢去看一些没有名气的书,还有畅销书。

畅销书虽然名气是够了,我还是不太乐意去翻。

这可能和骨子里的“理性”又或是“精明劲”有关,我不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我来说,这种跟风的阅读是尤为要不得的。而畅销书,就意味着流行,意味着很多人喜欢,同时,它也意味着距离成为经典还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也就是说它缺少时间的沉淀。

以上种种书籍,我都曾阅读过,而且数量还不少,所以我为之感到害怕。

一部经典的作品,总是很容易的将人带进去,带进某个人物中,以及某个人物的内心,或是故事里。不论是哪一种,这都意味着它们正在试图改变我,影响我,甚至是让我产生某种偏见,或是带给我某种启示。

我害怕这种被故事带来的启示,它就像是一支支漂浮在水面上无根的浮萍。看见它,却不知道根在哪,好像哪哪都是根,又不确定到底哪一个才是它的根。这种不确定性往往是我惧怕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会将我带入到另一个窘境,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故事的启发是否有用,这就势必导致患得患失。

一、

确实,通常而言,这给我一种掌握“真理”的虚荣心。

阅读一本书,收获一种心得,获得某个启发,好像我得到了什么。可是,细细琢磨,我又不确定我得到究竟是怎样一种东西,它是否存在,是否真实,是否适用于当下。这是我的“功利心”在作祟。

我讨厌这种突然的收获,尤其是凭借的还可能是某个虚构或非虚构的故事带来的虚荣心。

至于,那些所谓的畅销书,或是不怎么出名的故事。我也不愿意轻易地踏入它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奇妙,奇妙在于我常常遇见它们却不确定这是否是真正的它们。

它们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声音,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缺失的是什么;或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还有这么一种人,一种人生,一种境况。我未曾了解的,又或是相当小众,或是属于某个人的。无疑,这让我感觉到悲伤,因缺失、无知、或失真而悲伤,因我是其中之一而悲伤,因孤独而悲伤。

二、

而更让我恐惧的是这些故事的背后的。

它往往不再是纯粹的故事,而是在讲述某种命运。

一个故事,一个命运,长久的悲伤。

如果说这些是增益我们生命的厚度和见识,我倒是宁愿不要。我更情愿自己去寻找,去生活中寻找,去感受这现实的真切。

透过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文学的作品去看待这个世界,终究不是我所擅长的。或者说,从某一时刻起,我已经习惯的将作者,将书,进行了理性的分裂。

我知道,这本身是会对作品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我也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已经丧失了欣赏它们美好的资格了。

因为,从某一刻起,我会想到,我也是作者,我会想到,这个故事大致是想说什么,它是怎么说的,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而美好,应该更纯粹的,更简单的。

所以,我害怕翻开每一本小说,故事书,乃至我甚至读不了书了。

这大概就是追求真实必须要面对的吧,保留个人偏见,排斥外在观点,通过洞察进行判断,而非别人的眼睛,别人的作品。

尽管,我得承认他们都很优秀,不,我说的是他们的作品。可我却无法享受它们了,并深深的为之恐惧着。

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珍惜什么,所以,我拒绝了。

三、

一个人知道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可以容忍任何一种生活。

这种容忍,并不是说接受,排斥,或是恐惧,而是拒绝。

当然,说拒绝任何一种生活也不对,因为,本身我就并非活在最想要的生活中。

不过,我是知道的,大致上我还有选择的余地。

所以,我很大程度上拒绝了别人的建议,别人的作品,我想自己试试,以自己的方式去过生活。

我并不认为书能够增益我们什么,如果这些事物本身不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也不过是保留着自己的看法,认同或拒绝罢了。

也许是,还保留着某种小聪明的缘故。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按照书里的观点生活着,更多的不过是被其影响着,或盲目的,迷失其中。

所以,很多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有人说,读书无用论。

说这些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选择罢了。

这一刻,我只想到自己。下一刻,我却想到可能我需要找到一个更贴切的表达,更隐秘的方式,或更直白的方式,我就又翻开书了。

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坚定,更多的时候不过是选择面对还是选择逃避罢了。

接受,并不意味着面对,拒绝,也不代表着逃避。

认真思考过,认真的活过,对自己就有个交代了。

判断,选择,这些不过是相对于某一时刻的自己更在乎的是什么,所以选择了什么罢了。

四、

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是会经常的去找一些书翻来看一看;不幸的是,我挑书的口味确实变了很多,也在自我限制中少了少了很多的选择。

不过,换个角度想,也是值得的。值得读的书本就不多,认真的去读,慢慢地读,反复的读好的作品,反而是另一种更有格调、更优质的选择。

我自认为在书中我迷失了,所以,我对自己的品位是不抱幻想了。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希望那些我喜欢的作家能够给我推荐好的作品。

往常,我总是觉得书的“腰封”,真的是“妖风”。尤其是那些非行业内的人推荐的书籍,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当然,我也知道这是“营销手段”的一种,在书之外增加书的“份量”,但也不得不说这很拙劣。

现在想来,倒也还不错。最起码,于迷失中的我而言,不用再想着自己拿主意。无疑,这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所以,我在找“作家眼中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又或者说,我信赖的作家,他们自身就有不俗的实力,他们的品位我是认可的,他们推荐的作家,或他们信赖的作家会是怎样的呢?

对此,我倍感好奇。

「岁末荐书」那些大作家眼中的大师们

张恨水,20世纪家喻户晓的情感小说大师,这是张爱玲的偶像。

老舍、张爱玲等文学名家,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他的《啼笑因缘》,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超过《射雕英雄传》、余华《活着》。

这是我难得看到一本“妙作”。不知道是“惜字”的恶习如此,还是个人洁癖所致。很是神奇,竟然觉察不出多余的字眼。一字一句,恰到好处。就是描写一些小事,小景,也别有一番意趣。

我看了良久,竟舍不得放下。有点理解那些追着连载的人为何爱不释手,愿意反复去读,也不愿意新开本去读。大致就是这种感触吧。很神奇,故事也妙。

「岁末荐书」那些大作家眼中的大师们

雷蒙德·钱德勒,村上春树的文学偶像,美国文坛的一代宗师。

除了村上春树,加缪、毛姆、艾略特、奥尼尔、奥登、钱钟书等大师也奉钱德勒为文学偶像,“钱德勒式”文风更是影响后世无数作家。

钱德勒作为“硬汉派”文学的开创者和灵魂人物,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

每每陷入困境,村上春树便翻开钱德勒。《漫长的告别》,村上春树读了12遍!

他的作品,斟字酌句自然不用多说,教科书级别的洗练文笔,独创的文风,村上春树更是为其作2万字长序推荐。

《漫长的告别》是真正意义上灵魂交流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人类抱有美好幻想和它无可避免地引发的深深幻灭的故事。

个人对这部作品爱不释手,说一声告别,就是离死亡又近了一步。生活中,谁不是一边告别,一边继续前行呢?只是告别的方式有所不同。

《漫长的告别》又是怎样的告别呢?它教会我们的又是什么?

「岁末荐书」那些大作家眼中的大师们

罗伯特·陆德伦,他是拥有全世界最多读者的作家,他是永远的间谍惊悚小说之王。

《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推荐的大师,他被誉为现代国际惊悚小说之父。

丹布朗更曾公开表示,陆德伦是他最喜欢的惊悚小说作家。

主角刻画深刻,情节跌宕,细节描写更是令人惊叹!

他笔下的人物传神度极其高,节奏,节奏是致命的,甚至连带着呼吸都跟着文字流转,曾今几度我深陷其中,屏住呼吸,紧张到冒汗,我甚至都跳不出来去分析他的结构,我只能跟着,跟着作者的视角不断的转移,像是做一个大梦,那样逼真,让人汗毛竖起、头皮发麻。

看《杰森·伯恩之谍影重重》之时,我甚至都无法冷静的思考。

太惊险,太刺激,绝处逢生、逆转死局,出神入化。

「岁末荐书」那些大作家眼中的大师们

高阳,当代历史小说巨匠,被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他的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张爱玲、金庸、古龙、二月河、张大春等都是他的忠实读者,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他的代表作《胡雪岩全传》奠定了他当代历史小说巨匠的地位。

高阳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于各种史料涉略极广,搜集极丰,他的书既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又讲究历史的真实性。

《胡雪岩全传》一直被称为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

之前恰巧有幸拜读过,惊为天人!有人说小说是“创造人生”,也有人说小说是“叙述人生”。

高阳的《胡雪岩全传》不好说——高阳将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烂熟于心,将清代的典章制度、逸闻轶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巧妙地融合到历史小说情节之中,完整的呈现一个真实的清代社会。

这怎么说?这简直比“穿越还穿越”好吗!

五、

一年读多少书都不稀奇,稀罕的是总有那么几个作家,总有那么几部作品经久不衰,不朽,值得我们去读,认真的读,一再拜读。

读书不是一个一味求快的过程,它应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带着享受去阅读。

以前,我常常会想读书的作用,会排斥那些所谓的畅销书,会心疼那些日渐被遗弃的书,会感伤于越来越少真正用心写作的作家。以及,现在的书好贵,想看书的人和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书的内容也是日渐贫瘠。

与之一起的,还有人们的关注点,各种伪原创,追热点,娱乐,提供知识,追求效率,一味的求快,或者数量上的虚荣……

真正爱书的人,愿意为书守护的人越来越少了,又或者说,值得我们守护的书一直都在,它们只是在等待一双被发现的眼睛。

六、

我常常会想起以前的人。

他们的一本书可以读很久,可以有很多方式在读。以前的人,他们总是对知识很渴求,愿意去尝试,去证明,去辩论,去思考,去总结,也承认自己的不足,谦虚的请教别人,也愿意回馈于社会。

以前的人,会为了一首诗跑很远,为了读一本书“凿壁借光”也好,或是全文抄下,熟读背诵。

那时候,人们不会只是想着读书有什么用,不会想着见识,或者知识,智慧,能得到什么,为什么。

他们既可以囫囵吞枣,也可以不求甚解,还可以接受很多很多的偏见,不会不瘟不火的说着乐观论,而是更多的有自己的思考。

……

现在,人们似乎正在缺失某种重要的东西,可能是书,也可能是心。

最后,愿每一本书都有人守护,每一份热爱都被守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