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名篇吗?这些统计资料会告诉你

2022-05-15 18:58 作者:高桥美莎KADBB 围观: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部批判而充满怜悯的小说,通过迷离幻美的文字,时至今日都能让大家对它记忆犹新、不忍忘却。由好莱坞巨星主演的同名小说电影更是叫好又叫座,洛丽塔悲剧的结局也是引人唏嘘。

但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虽然书名嵌上了纳博科夫的名字,但真的是和纳博科夫本人没有太多的关系。即没有纳博科夫的美文供我们欣赏,也没有关于他老人家喜欢的那些优美词语的列举和赏析,它实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写作方面的大数据分析书籍。

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名篇吗?这些统计资料会告诉你

写作?大数据?文学与数学会有什么关系?居然还和大数据扯上关系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立马懵圈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文学与数学可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平行啊!文学讲求感性和运思,与彻底理性化的数学有什么关系啊?直到看了本.布拉特的《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我才恍然大悟:两者不仅能牵上不少关系,还搭档得相当不错咧!

作者是本.布拉特,他曾任《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家,文章散见于《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著有《再也回不来,我也不在乎》,用大数据分析法“计算”了他与合著者埃里克.布鲁斯特一起经历的一段疯狂棒球公路之旅。

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名篇吗?这些统计资料会告诉你

本.布拉特的《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让人深思并恍然大悟的一本书:啊哈!原来,文学还可以像这样研究啊!”本.布拉特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从而让这个“奇迹”得以发生呢?其实很简单,他只不过借用了最为基本的统计学方法(真的连初中生都会呢),按不同的研究主题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各类词汇进行了统计。

不得不说,运用统计方法来定量研究文学,是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创举。之前的理论家和批评家都过分依赖于感性思维,忽视了文学研究中文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并非截然对立,完全可以拿理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用到文学研究中,还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副词上见真章。

本.布拉特专门对副词做了深入的研究,英文的副词就是那些单词中以ly结尾的词。“地”的使用频率随着时代发生的变化,不同作家在不同作品中使用副词的频率也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说崇尚简洁的海明威,他的写作箴言就是“少即是多”,这一点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并且在他的旷世名作《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这两部作品中,每十万个单词中副词使用的数量才不到七十个!其简洁程度可见一斑。

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名篇吗?这些统计资料会告诉你

虽然说加了ly的副词的使用率并不是评判一本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按照本.布拉特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所揭示的:纵观海明威的作品,他发现经典之作正是那些结尾ly副词使用得最少的那些。

大家看到了没有?ly副词使用越少的小说,越受读者欢迎。那下次我们再读英文小说的时候,要想知道写作者水平高低,看看他的ly副词使用数量就知道了。以前看到一本英文小说,还傻乎乎地认为修饰得多是写作者能力高的体现,现代小说的写作便是不断消灭形容词和副词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副词使用得越少,才越显示出作者写作水平,毕竟,语句的力量不是只有用副词来体现的。

二.标点符号也有讲究。

除了副词的使用,当然还有更加有意思的,比如对感叹号的研究。布拉特先生发现写得越烂的小说家越喜欢用感叹号!看到这句话我顿时惊傻了:这是不是在说我呢?为了达到博眼球的效果,我连题目都非常喜欢用感叹号,看来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要努力提高啊!

在很多写作指导书中也提醒作者:不要使用过多的感叹号,因为这会冲淡文字本身蕴含的力量。想想也是啊!感叹号要用在最适合的地方,用得太多或是滥用的话,它的作用力就降低很多了。

小说如果越畅销,作品中出现的感叹号也相应越多。在本布拉特的眼中,“那些作品大多是水平不怎么样的,因为他们只会用感叹号来增加语句的力量,而这样做反而会感到语句毫无力量。”他说的没错,海明威的经典名著《老人与海》,从头到尾只用了一个叹号,但仍然不妨碍它的影响力和字里行间所充满的正能量。

三.作家的风格是那种深入骨髓的东西。

写到这里有的小伙伴禁不住问到:你说的风格我们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怎么明白。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的不好定义,穿衣打扮的风格我们都明白,这写作风格最具体指什么呢?其实用大白话讲就是用词的习惯!

一个作家有一个作家的用词习惯,它受作者本人的性格秉性、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和主观意识的交叉影响。就算写不同题材不同种类的作品,大家还是可以通过语句中这些蛛丝马迹,即用词的习惯来发现一些端倪。还记得本.布拉特先生是怎么说的么?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来得出精确结论,连初中生都会做。

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名篇吗?这些统计资料会告诉你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JK罗琳女士,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哈利波特之母。在推出了受全球人们欢迎的哈利波特系列之后,罗琳女士不想让自己固化,更不想令自己的写作事业止步不前,决定以罗伯特.加尔布雷思为笔名,写了一部侦探小说《布谷鸟的呼唤》。起初的销售状况并不乐观,这段咱们暂且一笔带过不提,重点在下面。

在一些热心的读者阅读之后并做了统计数据,得出结论:这位加尔布雷思先生就是罗琳女士。之后的事情,我想在做的各位用大脚趾也能想得出。所以说,作家无论是改变写作类型,还是尝试改变身份和性别,他们的语言习惯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是他们的写作风格。

四.纳博科夫最喜欢哪个词?

终点就是起点,起点也是终点,咱们回过头来聊聊标题。大家都知道纳博科夫的旷世名作《洛丽塔》,但如果不看这本书精装面上的标题,有谁知道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淡紫色呢?我想少有人知道吧!(包括我自己在内)

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名篇吗?这些统计资料会告诉你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这个英文单词,在他的八部作品中都至少使用过1次,这个单词就是mauve,中文译为“淡紫色”。作为一种颜色,mauve成为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完全合理的。因为这个词以具有“联觉”能力(比如有些人在听到声音时,能出现视觉反应)而闻名。通过统计数据得知:纳博科夫的作品中mauve的使用率是语料库的44倍!与他别的作品相比,纳博科夫的作品中再没有其他单词如此突出。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在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小测试,就是依据喜好的颜色来判定一个人身上的某一特质,紫色恰巧代表着优雅与智慧。这和纳博科夫本人是不是有些许相似之处呢?淡紫色这个英文单词成了纳博科夫的代名词,我想也不为过吧!标题取名为“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淡紫色“便来源于此。

本.布拉特先生的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一本有趣极了的书,读完会让你不禁发出感叹“哦!买噶的!还有这种操作,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通过统计、图表等理性科学的专有方法来研究文学,确实与传统感性思辨式研究方法大相径庭,它直接采用摆数据的方式让你心服口服。这可能是大数据时代人文学科研究的新方向,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只有顺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积极吸收新的观念和知识,才会发现不同位置的窗外有不同的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