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老妈退休炒股(退休军人可以炒股吗)

2022-02-18 16:56 作者:环球时报 围观:

本报记者 倪 浩 赵觉珵

编者的话:临近年底,中国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消息极大提振市场情绪,国内股市应声上涨,也让市场对明年中国经济产生多种预期。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老百姓最关心的衣食住行,明年会不会涨价?投资股市、买卖房产,明年是不是好时机?工资、退休等问题,明年会不会有新变化?《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明年这几件事将影响中国人,关于房产、股票基金、工资和延迟退休

“我的房子明年会保值吗”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21年充满变数:房产税即将试点、学区房政策加码、房企信贷环境收紧、恒大陷入债务危机,种种因素让房市在下半年转向深度调整。“我的房子明年会保值吗?”几名采访对象表达了对明年楼市走势的不确定心理。

今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房地产税改革“靴子”终于落地,这一政策变动也被视为影响未来数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路透社近日对14家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2022年中国房价将继续承压,上半年可能会出现约1%的下跌。

尽管房地产税的试点城市、税基、税率等尚未明确,但已引起有房者和购房者的关注,前者担忧房地产税会让房价大跌,后者则充满期待地继续观望。

在当地拥有3套房屋的南京市民陆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时表示,他已准备将2套房子分别过户给父母和孩子,以规避可能征收的房地产税。“虽然南京不太可能是试点城市,但大家都担心房地产税会影响所有地区房价”,陆先生说,他也在和房产中介沟通,寻找卖出1套房子的机会。但近期南京房价持续走跌,这让他一直没能下决心出售。

近期国内多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普遍认为,房地产税试点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供给、减少投资需求,导致房价下行压力加大,但影响程度还看具体税率和税基的大小。

中指研究院本月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21总结&2022展望》报告预测称,2022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出现下滑,销售均价结构性小涨2%至3.5%。从房价上看,未来土地市场结构或不断优化,购房需求会聚集在更有人口吸引力的城市,即一二线城市。

这实际上也是2021年国内房价出现的分化趋势,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出台各类政策调控房价同时,一些城市却在阻止房价过快下跌,例如安徽安庆、湖南株洲等地均曾出手打击低价甩卖、恶意降价等行为。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称,随着“房住不炒”政策落地,房价趋于平稳,房价收入比改善,居民购房能力增强。同时政府可通过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形成托底效应,也对居民购房能力形成一定支撑。不过,一些研究报告也指出,2022年对中国房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地成本和通胀压力,若二者不能缓解,房价仍有上涨压力。

“在股市基金,我明年能赚到钱吗”

“距离2021年A股收官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感觉今年的收益还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了。”身为工薪阶层的张先生已炒股多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2021年大盘波澜不惊,上证综指目前也就上涨了5.7%,这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但今年对于有些股民来讲,其实是个不错的年头,因为不少个股,尤其是创业板一些股票今年都表现出非常好的投资价值”。

在大白马、大市值股票频频闪崩的2021年,张先生投资的几只创业板股票,让他获益匪浅。而投资者王先生今年资产配置仍然以基金为主,极度厌恶风险的他,本着价值投资的理念,挑选的是风格稳健的基金,全年下来收益跟大盘一样波澜不兴。他告诉记者说,“今年的收益跟买银行理财差不多,但能够接受”。

2021年即将收官,各大券商开始对2022年的经济政策、经济运行以及A股的走势做出判断。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总监徐高表示,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逐步回升态势,特别是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有所提高,整个经济将稳定运行。他认为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2022年A股指数表现将相对平淡,结构性机会较强。他看好地产基建、金融及消费板块。

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师李立峰表示,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并不寄望于2022年A股出现普涨行情。他认为,经济发展模式从“粗犷式”发展转向成“高质量”发展模式,因此明年行业配置的重要考虑要素,围绕着“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配置,如新能源、半导体等。

机构普遍对A股2022年资金面持乐观态度,国际投行普遍唱多A股。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2022年将有约750亿美元北向资金流入A股,在北向资金净流入持续增加、居民资产配置逐渐向股市转移等预期影响下,充裕的流动性将为A股向好提供有力支撑。预测也显示,居民资产配置时以公募基金形式进入A股,仍然是重要的选择。

“我会延迟退休么”

延迟退休是2021年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6月30日,人社部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而这种退休规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根据当时人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的。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2021年中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也提示,与2010年相比,中国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占比下降6.79%。而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亿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实施延迟退休有着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从全球来看,中国退休年龄偏早,远远早于美日等西方国家。李长安说,“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而现在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已接近80岁,这为延迟退休奠定现实基础”。

李长安认为,中国实施延迟退休是统筹兼顾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国劳动人口不断下降,社会养老保障的负担也越来越沉重,延迟退休应该尽快纳入日程。

对于劳动市场上的“35岁现象”,李长安表示,“这本质上不是失业问题,涉及的是劳动力在一定年龄阶段转换岗位的职业再定位问题,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延迟退休可能会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很大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是比较小的”。

李长安表示,延迟退休后的劳动力就业与年轻人就业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相关的配套措施需要配合延迟退休政策落地。

“明年我会涨工资吗”

收入能否继续增加、钱包能不能再鼓一点,这永远是老百姓对新一年最大的期待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65元,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不同职业人士普遍表示,虽然工资在逐年增长,但考虑到物价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依然希望通过税收等分配调节手段,进一步增加收入。

陈女士目前是丰台区政府的一名公务员,年收入在十六七万左右,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工资每年都在按部就班上涨,但涨幅比较有限,尤其是对比物价。“虽然除工资外也有一定补助和福利,但真正能够花出去的钱涨得不多”,陈女士说,她目前还在为买房积攒首付。

在上海工作的小学教师吕女士也有同样感受。“每个月到手1万块左右,寒暑假时更少”,吕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作为本地人,这些工资足够她生活、消费,但在上海并没有“中产”感觉,“毕竟买房买车还得靠家里贴补一下”。吕女士说,她没有听说教师薪资集体上调消息,工资也是随着工作年限、职称等提升。

北京某部队的一名中校级军官程先生给《环球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其每月工资大约为1.2万元,不过随军家属、父母等均享有一定补助,再加上医疗、住房等方面福利,这让其真正可支配的收入在近几年上涨。

相比体制内行业,各地的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普遍被认为有更高的薪水,这从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热门程度中也可见一斑。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21年互联网产业求职指南》显示,北京互联网产业平均招聘月薪酬为16568元,深圳为14338元,上海为15448元。深圳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马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公司业务发展不错,他预计今年税前年收入将超过50万,相比前一年上涨10%。“这其实是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互联网公司本身特点决定的。当然,也是每个‘996’带来的。”马先生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日提到,今年居民消费增长依然受到制约,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还不高。如何整体上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合理分配劳动报酬与其他要素报酬的比例,这既是推动共同富裕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它的应有之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对于2022年收入增长预期基本稳定,但强调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白明表示,改善居民收入依然要从“做大蛋糕”和“分蛋糕”入手,一方面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更加重视分配和再分配。整体目标应当是保障收入增长不能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否则会缺乏最终消费,导致经济的无效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