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90年代深圳炒股收益(90年代炒股赚钱的传奇的人)

2022-01-26 06:13 作者:黄金外汇日日谈 围观:

中国股市曾经有一段时期,涨停板为百分之一,还天天封板,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是1990年6月26日,深圳市政府规定深圳股票涨停板设为1%,跌停板设为5%。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呢?故事要从深发展银行的成立说起。

1987年,深圳特区内6家和宝安县15家合计21家农村信用社,由于贷审不严,背负了大量的呆账贷款,同时出现亏损。这21家农信社归深圳市农业银行管理,但属于爹不亲,娘不爱,内部管理混乱,深圳市农业银行一直想甩掉这个烂摊子。

时任深圳市市委书记的李灏提出,让这21家信用社脱离农行,组建一家真正的股份制银行。当时对于股票,公众完全是一无所知。有的人觉得股票不保本不保息,万一公司倒闭了,买的股票就打水漂了。还有的人觉得股票是搞资本主义,走回头路。所以深发展面向公众的发行股票工作,进展的十分困难。

困难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说是求爷爷告奶奶,购买深发展股票在当时成了一种政治任务。由于自愿购买的人很少,政府就要求党员带头支援国家建设。有的单位为完成发行任务,规定凡认购者每股个人出钱0.5元,单位补贴0.5元,非党员每人1000股,党员须认购2000股。

同时还强迫内部员工购买,奖金工资都以股票支付,这就相当于给员工打白条。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员工的不满。有些员工经济条件不好,奖金和一部分工资以股票形式发下来后,就找工会去兑换成现金,也有人把股票卖给同事或者他人。另外的销售方式就是点对点的地推了,上门推销股票,找渔民,找小摊贩。股票在没什么专业知识的人里卖的比较好,反而是高学历和懂经济的人里,推销股票成了非常困难的任务。很多人不看好深发展银行,觉得要是公司倒闭了,股票就是一张废纸。

当时可以说是全深圳市政府都出动推销深发展的股票,即便这样,和现在新股认购要摇号比起来,深发展的首次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可以说是非常惨淡。计划发行79.5 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0元,实际发行 33.65万股,实收金额793万元,完成了发行计划的 49.9%,还有一半的股票没有卖出去。(插一句题外话,如果当时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入一股深发展,目前股价复权后为当时的4600倍。)

A股小历史01:深圳股市疯狂的1990年

深发展普通股记名股票

1988年4月,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业,经营股票挂牌交易,当时交易的唯一的股票就是深发展,由于只有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只股票,全年的成交额只有400万元,证券公司只能依靠自营交易来活跃市场,深发展成交价在20到22元之间来回震荡,当时投资股票的股民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深发展银行在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在业务上推出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对总体指标、存贷款指标、利润指标、呆账限制指标、续期贷款等8项指标进行分解考核,业绩与效率挂钩。同时在信贷管理上实行抵押贷款政策,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建立了审贷分离制度,审贷人员有调查审核责任但无审批权,审批小组不见客户只审材料,严格把控贷款审批关,到年终逾期贷款才7-8‰,呆账几乎是零,这是过去老信用社历史上所没有过的。

改革带来的成果就是经营业绩的快速发展,1988年,深发展派发每股红利2元,按照20元的股价看,年化收益率达到10%。1989年3月,深发展宣布分红配股方案,每2股送1股,每股分红7元。这个方案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深发展的股票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人们逐渐认识到股票的价值,新发行的股票瞬时间成为众人追捧的香馍馍,一票难求。

1989年,万科作为深圳第二只发行的股票,卖光股票用了一个月,这相比深发展已经是不错的进步了,毕竟完成了发行任务。而第三只发行的股票金田股份,已经出现人们排队购买的情况。到了1989年12月,第四只发行的股票安达股份,发售前一天就有人在中行门口排队,由于人太多,公司临时决定每人限购3000股,原来打算5天售完的500万股,一天就卖完了。

1990年,深圳股市进入狂热状态。深发展1990年3月从20元拆细为1元面值,每股2.8元,柜台交易数据显示,到1990年4月底已经上涨到了11元,1个月涨幅达到290%。

市场传言政府将整顿股市,暂停发行新股,市场中的为新股等待的资金转为炒作老股。随后股市全面飙升,从4月到6月,两个月时间,深发展已经涨到了24元,相比年初,半年之内涨了900%左右;万科从1.3元涨到了7.5元,上涨了476%;金田从24元涨到了81元,上涨了237%;安达从1.5元涨到了8元,上涨了433%;原野从13元涨到了52元,上涨了300%。

当时能够发行股票的试点只有上海和深圳,巨大的财富效应举国关注,全国股民开始向深圳涌来,按当时的报道称,某村全村老少派村长用蛇皮袋扛着全村凑的钱来深圳炒股;港澳台的一些资金也悄然介入;就连普陀山的僧人也筹集了20多万元,派僧人来炒股。

按当时香港媒体的报道,从1990年3月份开始,证券公司门外简直是人山人海,把交通都阻断了。股票买卖不分昼夜地进行着。深圳市大量企事业人员已无心上班,全面投入股市。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对此轮牛市这样回忆:

"1990年5月,深圳市股票市场突然出现了“股票热”,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当时深圳有3个证券交易窗口,即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中国银行证券营业部、深圳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进入交易的股票不过5家企业,其中较大的是深发展。1990年春,股票价格突然猛涨,导火索是因为深圳发展银行送股较多,分红较高;深层次原因则是深圳靠近香港,当地人对股市了解、接受得比较快。深圳市场国债买卖向来不够兴旺,股票却很兴旺,也与此相关。

当时,深圳股市突然连续翻番上涨,引起了震动,深圳人买,外地人也去买,一下子形成热潮。当时3个窗口网点门外马路边都是人。在炒买炒卖股票高潮的6月,每天约有2 000多人站在证券公司门前围观或私下交易。因为没有交易所,没有电脑设备,转户也比较慢,所以围观的人非常多,可以说一夜间出现了拥有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身价的富翁。”

面对股市的火热,深圳市政府接二连三地向各单位发出通知,严厉禁止机关干部利用上班时间炒股票,并开始出手调控股市。

1990年5月28日,推出涨跌停版制度,每天限制涨跌10%。

6月18日,每天限制涨跌5%。

6月26日,股价涨幅限制在1%,跌幅可以为5%。

7月1日,开征印花税和入息税,股息红利超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的部分要缴纳1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

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处级以上党政干部不得买卖股票。

尽管出台了控制措施,但6月中旬,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改革不再铺新点”,市场认为这将加剧股票的短缺,股票供不应求的局面更为加剧。股票每天涨1%成为股民的心理定势,市场上没有人卖股票,股票市场出现了场外交易,黑市交易逐渐蔓延。

从6月到10月,深发展从24元涨到62元,如果从年初算起,一年的涨幅将近30倍;万科从7.5元上涨到17.19元,上涨了129%;金田从80元左右上涨到215元,上涨了165%;安达从8元涨到20.89元,上涨了161.13%;原野从52元涨到143元,涨幅175%。 当时狂热的股民计算,按照每天1%,深发展的股票1991年就会涨到每股1000元。

股市的疯狂引发了高层的关注,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这样回忆:

“当时人民日报社《情况汇编》第346期发了题为《深圳股市狂热,潜在问题堪忧》的文章,报送中央领导。有5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做了批示。有的讲,应该立刻关掉;有的讲,应该制止不规范的股票集资。这些情况反映了当时理论上的禁区和认识上的障碍还没有突破,股票市场被看成是资本主义私有化的产物,这带来了很多担心和争论。”

1990年11月,深圳市政府又加码股市调控措施,涨幅限制再减半,到千分之五,印花税加倍,双向征收。市场上一些党政干部开始抛售股票,同时市场传出将开征差价税等谣言,市场开始大幅下跌,深圳股市从1990年12月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下跌,总市值下跌幅度20%。深圳股市在经过1990年的狂热后,又重回冷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