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小乘戒律可以炒股吗

2022-01-25 16:59 作者:林欣浩的操场 围观:

佛教的平和包容体现在哪里?看看它的戒律你就知道了

释迦牟尼传法的时候,并没有制定戒律。后来有些僧众做了有一些出格的事,释迦牟尼就根据这些具体的行为,提出了一些规定。同时又说,这些戒律并不是教条一般必须遵守的,而是可以因地制宜更改(《五分律》卷二十二:“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也就是说,佛教的戒律是随事制戒,遇到新的问题,就临时制定新的规定,从这个角度,有点像法学体系中的判例法。

从理论上说,戒律有无数种。就像佛教认为有八万四千种法门一样,佛教认为也有八万四千种律法。所以唐朝佛学家道宣曾说:“戒如海无涯。”

由于戒律是随事制定的,所以在佛教中,并没有一个能完全涵盖所有的权威律法。为了有助于修行佛法、有助于弘扬佛教这个大前提,戒律是可以因地制宜,随意更改的。

这看上去不错,因为能够避免许多戒律因为时代变化而逐渐变得陈腐而不合时宜,但是这种自由其实只是理论上的。

比如《大品涅槃经》中有一句话:“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

这话是说,只要你是为了维护佛法,那么什么戒律都可以不遵守,哪怕举止乖张,不像个僧人的样子也没关系。

这话倒是上面所说因地制宜的原则,但仔细想想就知道这很难实行,因为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僧人都可以用“护持正法”的名义肆意妄为了。

况且《大品涅槃经》还说:“若有众生谤大乘者,即以鞭挞苦加治之,或夺其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这更夸张,说只要为了维护佛法,就可以打杀对方,这事在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出现。所以,仅仅是为了维护佛教僧团在世俗社会的生存,也不能给予僧众随便开戒的权力。

因此在现实中,还是需要一个不能轻易更改的戒律作为权威的。

这里只说中国的僧人。他们遵守的戒律,大概有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印度的小乘戒律。小乘戒律比较详细,分成出家人的戒律,和未出家人(在家众)的戒律。有一条特殊的规定是,在家人不能看出家人的戒律。制定这条戒律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教外人士拿着戒律去对出家人的行为说三道四。不过因为这个规定影响到佛学研究,目前很多佛学家都认为这条规定可以不遵守了。

第二个来源是大乘戒律。中国僧团遵守的大乘戒律,是在小乘戒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改。因为大乘修“菩萨行”,所以大乘戒律又称为“菩萨戒”。这就不分出家人和在家人了。

第三个来源,是唐朝禅师百丈怀海制定的《百丈清规》。它是为了规范当时比较混乱的禅宗而制定,结合了传统的佛教戒律,还加上了必须每日劳动等等符合中国社会的本土戒律。

和佛学理论不同的是,中国僧团在戒律的遵守上并不分大小乘。各宗遵守的律法,基本都是上述多个戒律的混合,再进行一些因地制宜的修改。

佛教戒律还有几个特别之处。

首先,戒律并不只是禁止信众不能做某些事,还包括要求信众多做某些事。《涅槃经》就说: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其次,制定戒律的目的是规范指导信众,让信众的行为有助于修行,所以戒律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而不是惩罚人。

因此,在寺庙生活中,一般的小错,只要当事人诚心忏悔就可以了。如果是极大的错,比如会影响到佛教的声誉、僧团的发展和其他僧众修行的,那就要开除出僧团。

我们由此发现,佛教僧团的结构更像是气氛宽松的学校而不是威严强力的政权,对出家人的惩罚就像学校那样,除了规劝就是开除,不会有判刑、流放这类世俗的惩罚。当然,在古代的寺庙里,棍打之类的体罚有时也会有,不过那个时候世俗学校里本身就存在体罚,被认为是教育手段的一种。

最后一点更有些特别,就是大乘对戒律的要求比较宽松。因为佛教戒律很多,信众可以选择其中若干条来遵守,不用全都遵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对此的看法是:“众生根性不同,悟入各异,……所以随其机报,先制后开。”意思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其中有几条遵守不了了,也可以临时放弃这个戒律,叫做“开戒”或者“舍”。以后觉得自己能遵守了,再去受戒也没关系。

总之,遵守戒律的目的是为了信众自己好,所以是为了自己守戒,能遵守多少就遵守多少,没人强求你。而针对那些不信教的人,佛教戒律的基本原则是,让人尽力而为,不遵守也不会责骂你。

比如,佛教禁止杀生、不正常的男女关系、造酒卖酒。而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就说,如果猎人不杀生、妇女不卖淫、卖酒的人不卖酒就不能生存,那么佛教也允许他们不改变自己的职业来信佛——当然有机会能换个职业的话,还是尽量要换。

此外,佛教戒律对出家有一些限制。一般来说,7岁以下,70岁以上不能出家。当然,如果在70岁之前已经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那么过了70岁后是不需要退出的。

犯过五逆重罪的也不许出家。

如果做过贼贼,所犯的罪应当距出家地千里之外,同时本人得改过向善。

如果欠债,必须先还清。

……

诸如此类,大家可以看出,都是需要改正自身的某些问题,才能出家。

从佛教的戒律可以看出,它是很通情达理的。

比如它知道人最难放弃的欲望之一是情欲。

假设某男子想要修行出家,可是见到漂亮的女子,依然会有情欲之念,这是人性本能,无需回避。

面对这样的情况,卫道士会怒斥男子“无耻”,而佛教则是想办法帮助他弃绝情欲。其中一个办法就是 “不净观”。具体办法是让修行者抛开美艳的外表,想象其下的血肉骸骨,想象世事无常,就不会留恋于情欲了。

最后简单说一说各种常见的具体戒律:

居士戒是各种戒律中最“松”的,也是最基础的: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简称“五戒”,这是所有修行者都应该遵守的基本戒律。

而其中“不杀生”这一条,也是最为被大家所熟悉的,我们可以简单说一说。

同样是杀生,佛教认为杀生的对象不同,罪的轻重也不同。在六道众生里,杀人是最重的 。

而根据“十二缘起”的理论,从“识”进入胎儿的那一瞬间,胎儿就算有了生命了。因此在佛教看来,堕胎就和谋杀一样,也是禁止的。

此外,不杀生也包括禁止自杀。但是如果是为了帮助别人,或者为了弘扬佛教而牺牲自己的身体、生命,这是可以的。佛经中就有很多菩萨、罗汉牺牲自己身体的记载。

当然,出于对生命的尊重,现在一般不鼓励这么做了。

另外,大众对僧人的戒律有一个错误的印象,似乎认为出家人的头顶都要烧两排小圆点儿——烧戒疤。

但烧戒疤的习俗,并不是来自于印度,而是从中国元代开始的。因为那时只有汉族僧人要烧戒疤,所以先进许多学者认为,烧戒疤带有种族歧视的成分,是“带有一些侮辱性的标志”。今天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习。学者全国佛教协会已经明文废止烧戒疤。

所以,在电影电视中,唐宋时候的僧人,比如《西游记》里的唐僧、《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其实头上都是不应该有戒疤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