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若贝尔经济学奖炒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炒股)

2022-01-15 23:02 作者:德林社 围观:

文 | 二掌柜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板在公司员工大会上热血沸腾地说,我们要改革,我们要创新。你会怎么样呢?是继续摸鱼?还是跟着老板热血沸腾创新折腾一番呢?这是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问题,如果你热血沸腾,很快你可能被干掉,如果你继续默默地摸鱼,你不会丢掉饭碗。

改革还是摸鱼这个问题,一开始跟诺贝尔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尽管诺贝尔一生中有355项发明专利,在世界各地开了100多家公司,是19世纪的超级富豪,可是诺贝尔遗嘱中,对经济问题一点儿都不关心,他更关注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以及和平方面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摸鱼这种事诺贝尔不关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甚至都不是从诺贝尔基金的利息中划拨的,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捐赠给诺贝尔基金的。诺贝尔家族甚至都不高兴,觉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玷污了诺贝尔的声誉。为啥呢?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出现了所谓的反动分子,最典型的莫过于哈耶克和弗雷德曼,尤其是哈耶克希望诺贝尔经济学奖取消。

诺贝尔经济学奖真的只是哗众取宠的经济模型吗?那些获奖的经济模型到底是投机呢?还是改变着经济世界的游戏规则呢?

经济学是一种需要通过模型来改变经济游戏规则的学问,很多经济理论听上去枯燥乏味,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每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问题,都跟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改革跟摸鱼问题一直都是一个令老板和员工头疼的选择题,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在经济学中引入个体决策的心理学,通过洞察人性,找到了改革和赚钱的方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解决了什么问题?

改革没有浪漫曲,塞勒在研究中发现,当老板热血沸腾喊着要改革的时候,执行部门的头目们除了口头上附和,实际工作中依然保守如故,因为对于执行的员工来说,改革成功了,老板们只会拍拍你的肩膀说:“你真的很棒。”好一点的老板还会给你一点奖金以示鼓励。如果改革不成功,大多数人都会被炒鱿鱼,一如往常的摸鱼反而能保住饭碗。

相信此刻,你一定按耐不住,这么简单?我也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真的只是这一步,相信诺贝尔的棺材板儿真的就按不住了。诺贝尔奖得主的伟大之处就是可以给世界带来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和享受的“礼物”,塞勒能站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奖台上,作为行为经济学家,他用了30年的工作,改变了人们对决策的看法。

工作中我们面临决策,生活中我们同样面临很多决策,比如理财。很多年轻人喜欢一夜暴富,梦想着通过炒股票、期货,甚至虚拟货币,一夜之间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就如同面临改革还是摸鱼问题一样,人们总是在决策的时候感情用事,甚至做出不明智的决定。最典型者莫过于买股票,总是盲目地相信自己的直觉,追涨杀跌。

现在很多年轻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总是不自觉地觉得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知道得更多,比别人更聪明。偏见往往让自己在现实中碰壁,在理财过程中赔钱,总是觉得卖出的东西是一种损失,损失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等值的收益带来的愉悦,很多炒股的人因为偏见和盲目自信,总是在高位套牢,在低位割肉。

如果说偏见和盲目自信让改革受阻,让财富损失。那么很多年轻人会觉得,我每天都很努力,我非常热爱生活,为啥我们勤劳而不富有?塞勒之后,2019年的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巴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用了超过15年的时间,走遍了18个国家和地区最贫穷的地方,告诉你为啥穷。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思维的局限性,导致我们勤劳而不富有的穷人思维,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影响着我们的现实命运。比如在我们村儿,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完中学就外出打工赚钱,有的家长坚持送孩子上高中读大学。一个是短期能看到收益,一个是需要长期投入。现在,村儿里那些上大学的孩子,财富是早早就去打工的数倍。

巴纳吉他们研究发现,因短视和成见而放弃长远规划,容易让人陷入贫穷陷阱。很多人不知道借助外在的优势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总是习惯自给自足,让自己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模式之中。比如很多在珠三角搬砖的民工,他们认为自己除了搬砖,别的都不会,所以一直到老都搬砖,可他们在搬砖的过程中认识老板,却从来不想着要当个包工头。

掉入贫穷的陷阱,能不能通过扶持,比如发钱、送物资解决穷的问题呢?欧洲很多懒汉,他们拿到政府的补贴就会去买酒,喝得伶仃大醉,一觉醒来继续排队领救济。同样,我们周围不少年轻人拿到救济金,买一堆方便面,躺着打游戏。他们从来不想着利用资源和留存收益,而是把未来发展的资本开支给浪费掉,让自己陷入螺旋下降的贫穷通道。

很多人总是觉得富人很抠门,穷人很豪爽。相比富人,穷人更擅长浪费钱。前些年,我们看到很多彩票中奖的人,轰轰烈烈的领奖,没有发现一个变成富人。彩票作为穷人的娱乐,很多人哪怕花掉100元买彩票,中奖10元,他们往往会立即给自己加个卤鸡蛋。那些中大奖的,短时间内花天酒地,很快再度变成穷人。

只是发现穷人陷阱那是得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还需要通过模型,提出解决之道。巴纳吉他们就提出,穷人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往往选择相信错误的事情。穷人就算获得很多信息,也很难利用他们,因为现实限制太多,他们面对更多的压力,更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解决穷人陷阱需要降低穷人的生活成本,这样的为扶贫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

诺贝尔经济学奖通过50多年的变迁,由当初的货币理论,到现在的行为经济学,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越来越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他们不再是传说中的哗众取宠,而是更加的知行合一。比如202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拍卖原理,在中国经过赵本山跟范伟表演的《卖担架》实验,以及上亿股民追涨的实操,重新定义了赢家诅咒,提醒年轻人,千万别脑子一发热就做决定,否则胜利者的代价是巨大的,投资往往变成了消费。

你看,这些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似高大上,实际上都在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比如上面说的上班摸鱼的职场问题、穷人思维的人生问题、追涨杀跌的投资问题等等。再过几天,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揭晓,它又会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关注德林社,我们到时聊!

最后,再说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从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至今,中国人有没有机会获得呢?曾经有一个叫杨小凯的华人经济学家,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最后都与之失之交臂,直至其在2004年去世,因此杨小凯也被称为“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

如果说20世纪,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领衔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模型提供了实践的土壤,诞生了大批诺奖得主,那么,进入21世纪,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能孕育出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希望那一天不会太远。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