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林文清炒股

2022-01-05 01:30 作者:中国新闻网 围观:

近日,广东省工商局出台《关于支持华侨试验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以八项政策支持汕头华侨试验区加快发展。

据介绍,省工商局将支持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发展总部经济、深化企业住所登记改革、创新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开展品牌和信用建设和运用动产抵押登记促进融资。

“这几项措施对于企业做大做强有很大好处。例如缩短企业审批周期和流程,逐步放宽审批,对中小企业有直接的资本拉动作用。在动产质押方面,也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利好。”中交投资副总经理、汕头投资党委书记、总经理蔡奉祥告诉记者。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记者 沈丛升 通讯员 陈超华

拓宽资金来源降低企业成本

纵观省工商局出台的8项政策,汕头市工商局华侨试验区分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措施大部分是复制广东省自贸区的政策措施,这也是省委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的结果,将有助于华侨试验区打造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广东三笑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清是一名在汕头扎根多年的企业家。在看到试验区8项利好后,他倍感振奋:“华侨试验区是汕头市三大平台之一,这个政策将提升平台的吸引力。例如缩短企业审批周期和流程,将大大减少企业的成本。”

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企业如何拓宽资金来源成为了关键。此次省工商局出台政策,同意在华侨试验区工商部门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将支持华侨试验区企业运用动产抵押登记促进融资。

此外,省工商局支持在华侨试验区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分行业、分业态释放住所资源,实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这部分改革,将提升办事效率,企业再也不用来回奔忙。”林文清说。

发展新业态留住人才

近日,经汕头市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中交汕头投资正式认定为汕头市总部企业。

“做企业最大的感受是人才留不住、不愿意来,认定总部经济,对于留住人才有好处。公司扎根汕头,对人才引进有好处。”蔡奉祥说。

自国务院批复华侨试验区发展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信息、海洋九大产业以来,试验区在金融创新改革方面“推陈出新”。

2015年9月,“华侨板”以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身份亮相,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也在今年得到省金融办批复,并正在积极筹建中。

“此次,省工商局支持在华侨试验区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促进华侨试验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工商局华侨试验区分局主要负责人说。

支持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

《意见》明确,支持华侨试验区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授予华侨试验区工商部门冠省名企业(集团)名称预先核准、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的受理初审权。

“以前企业要申请省级的名称,需要很多手续,甚至在省一层面就被卡住了,这不利于一个企业做大做强。这个政策下发以后,申请省名企业名称流程就十分简单了。” 汕头市工商局华侨试验区分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企业做大做强还需要提升质量。省工商局支持指导华侨试验区品牌和信用建设,将加强对区内企业在申请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方面的行政指导,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开展商标品牌海外布局,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管理体系,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

对于华侨试验区来说,如何通过加大对该平台的建设,吸引侨商投资是一大关键。这次省工商局也出台政策,促进华侨试验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以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改备案管理为契机,提供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开展有关政策的宣传解读,促进华侨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台胞投资企业、港澳同胞投资企业加快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