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敦刻尔克大撤退电影好看吗

2022-03-04 07:12 作者:照理说事 围观: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敦刻尔克》,很多人都认为这部大片的票房收入可以比肩《战狼2》。但是很遗憾,这部电影在上映期间票房惨淡,上座率少的可怜。历史大事件,著名大导演,一线明星,大投入大制作,在北美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为什么在国内的票房这么差呢?网上很多有层次、有身份的人士又不满意了,这个大片为啥比国产的《战狼2》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敦刻尔克讲述的是二战初期,战败的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包围在法国海岸边一个叫做敦刻尔克的地方,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之下,早就失去了战斗意志的英法联军拥挤在狭窄的海岸边,等待撤退,英国动员了国内可以动员的一切船只,最终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撤走了335000人,给包围英国本土保存了实力。

客观分析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为啥在中国票房口碑双惨败?

这个事件在战争史是一次著名的、成功的大撤退。大导演诺兰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好像更多的是想通过人性的角度,给观众一种共鸣,这样来获得影片的成功。但问题是,这部片子在中国,能够跟中国观众引起什么共鸣?

客观分析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为啥在中国票房口碑双惨败?

不太了解二战历史的朋友,根本不知道这个在英国家喻户晓的事件,了解一些二战历史的朋友也会觉得这件事情离我们太过遥远。影片希望观众能够理解危难时刻英国民众万众一心的那种感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财产的风险去营救自己的子弟兵。但是,这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感动?我本人当然了解那段历史,而且我敢说比网上那些自诩有层次的人们更了解这段历史。但是,说实话我对二战中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没有丝毫的好感。面对纳粹德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张,绥靖政策下的英法,一再退让,不惜出让其它小国的利益来安抚贪婪的老大。

客观分析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为啥在中国票房口碑双惨败?

结果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占领了捷克,占领了波兰,纳粹德国仍然不满足,直接对法国动了手,不得已英法跟德国开了战。一群毫无斗志的草包,让德国人打得屁滚尿流,四十万大军拥挤在一个敦刻尔克这个港口小城里,等着撤退。我倒想问问,四十万全副武装的军人啊,不是四十万只猪,就只能等着撤退?高傲的大英帝国,高傲的法兰西共和国就这么衰?

客观分析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为啥在中国票房口碑双惨败?

敦刻尔克大撤退让我想起了缅甸的英军,当时的统帅恰巧就是这位成功的指挥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英国将领哈罗德亚历山大。亚历山大领导下的十几万英军被日军围困,很快就要全军覆灭了,在中国远征军的帮助下得以解围,最终全部英军都得以逃脱。然而,无耻的英军抛下了中国远征军,把中国远征军的侧翼暴露给日军,最终造成日军包围了中国军队,给我们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亡。

客观分析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为啥在中国票房口碑双惨败?

根据杜聿明战后的粗略估计,10万中国远征军,最后撤回的只有4万,其中1万战死,5万倒在了撤退的途中。这就是伟大的英军干的事情。让我们去为这群背信弃义的无耻之徒感同身受?对不起,我做不到。战狼2抒发的是我们大国崛起的自豪感,歌颂的是人民军队的大无畏精神,敦刻尔克是什么?一次成功的大逃跑?自私自利的帝国主义者们的大溃败?美国加拿大人可以向自己的先辈去致敬,我们向谁去致敬?

当然了,二战中,毕竟英法两国是同盟国的盟军,算是我们这头儿的,这个道理咱们中国观众都明白。但是,如果你是可歌可泣的誓死保卫国家,你表现的是军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们可以找到共鸣,因为你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佩。然而,无论是敦刻尔克,还是缅甸作战,还是新加坡战役,英军展现给我们的都是投降、逃跑,还有背信弃义,从道义上和情感上都让中国观众找不到共鸣。

客观分析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为啥在中国票房口碑双惨败?

我觉得这种战争题材的电影,要么用宏大的场面给人们视觉的享受,要么就找一些保卫家园的事迹,比如伦敦保卫战这类的题材,比较容易让人们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至于这部敦刻尔克,场景上不够震撼人,在情感上又让人难以产生共鸣,在中国的票房失败是注定的。

文章中提到了英军在缅甸的背信弃义,导致救命恩人中国远征军伤亡惨重,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准备了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照理说事”,私信回复“远征军”三个字,全文奉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