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绣春刀 电影好看吗

2022-03-04 04:03 作者:毒舌电影 围观: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所有人都在夸它。

《绣春刀2》。

三年前,《绣春刀1》横空出世, 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从里到外,都透着新导演的锐气。

当时的它,是充满新奇的国产武侠片——

故事不在江湖而在庙堂;人物不是单纯的行侠仗义,而是混迹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动作由神功盖世,变为一板一眼的实战肉搏……

少了侠客的飘逸不羁,多了小人物的盘算与挣扎。

简单说,它让臆想的武侠世界找到了现实的通路。

三年后,导演路阳带来续作——

《绣春刀II:修罗战场》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这一次,主题和第一部很像,还是小人物的困顿与挣扎,但Sir却没感到不新鲜——

因为同一个主题,被玩得更燃了。

同样是蚍蜉撼树,《绣春刀1》是深深的疲惫感;而《绣春刀2》骨子里,却尽是热血与悲怆。

说是续集,其实是前传。

由《绣春刀》的天启七年11月魏忠贤死、阉党覆灭,前推至三个月前,崇祯继位前后。

依旧从锦衣卫沈炼(张震 饰)身上展开。

他之于《绣春刀》,就像詹姆斯·邦德之于007电影,是无可取代的身份象征,既有人物性格的延续与成长,又有平行空间的既视感。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注意:

以下影评可能有剧透!!!

天启皇帝落水后病重,太监郭真莫名遇害,市面上频频流传北斋(杨幂 饰)暗讽时政的画作,几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暗藏蹊跷。

上一部,受限于底层小公务员的视角,杀机看似都在明面,皇权、阉党两派过招,沈炼等人夹缝求生。

而此次,沉船案一出,迷雾更浓。

电影前半部很像侦探片,沈炼作为探案人,从锦衣卫千户陆文昭(张译 饰),到尚未得势的信王朱由检,一层一层地窥探权力中心的阴谋。

从制作上,《绣春刀2》无疑升级了。

外在的改观显而易见。

8000万投资的加持下(前作仅3000万),一眼就能感受到服装、道具、场景的精美考究。

锦衣卫的身份象征飞鱼服,根据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和尉官的等级划分做了不同的设计。

亦可看出布衣到甲衣,黑色到白色的差异,制作精细程度远远高于第一部。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单是兵器这块,整体设计方案和数量,比上一部翻了一倍。

绣春刀,除了沿用明朝真实的刀形外,主要人物的每把刀都配有不同装饰,沈炼的刀上雕花,凌云铠的刀上雕鹰——

一个内敛喜静,爱猫爱画;一个激进阴鸷,争名夺利。

刀如其人,道具揭示着人物性格特征。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动作戏风格依然犀利,在凌厉剪辑的调配下,大场面与小细节快速过目,透着一股干净的实战酷感。

几场重头打戏场面翻新,打起来都不一样。

如丁白缨(辛芷蕾 饰)竹林断刀,如武士片中的高手过招,一招制敌。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案牍库一战,流星锤单挑绣春刀,更是花样翻新,堪称惊艳。

一个想留活口顺藤摸瓜,出手多为揭开蒙面和压制,一个不愿耽搁时间火拼只求速逃,怕暴露身份和引来更多人。

动作里,藏着心理;心理中,又呼应着攻守。

流星锤匕首弩箭绣春刀,打得险象环生。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不客气地说,仅沈、裴二人的夜奔马戏,已足以让动作指导桑林打进今天华语影坛的一流动作指导之列。

这些精彩暂且说到这,其实Sir想说:

外在,还不是《绣春刀2》最好的地方,它的感染力来自内核,它让我们难得地在臆想出来的武侠世界中,代入自己。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物。

或者,替换成之前明确指出的词:

“棋子”。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第一部里,沈炼、卢剑星、靳一川三兄弟,都是权力的棋子,身陷新权力的围剿 VS 旧权力的挣扎。

拿不拿魏忠贤的钱、进不进严府抓人,都是徒劳。

因为被选中执行刺杀任务,即是入局,“已经是个死人了”(赵靖忠台词)。

但第一部,棋子挣扎的,是不想那么快死,是想在这盘死局中,找到活下来的位置。

第二部,棋子挣扎,是为了改变棋局。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导演路阳阐释,“上一部是欲念的抗争,这一部是信念的坚持”。

他们每个人都有相信的、并为之战斗的东西。

和《绣春刀1》一样,《绣春刀2》仍然设立了三颗锦衣卫棋子——沈炼、陆文昭、裴纶。

先前的三颗棋子皆有欲念的弱点,偏同质化,那么这次的三人,却在食物链中划分出了信念的差异。

先说裴纶(雷佳音 饰)。

一个敌对的奸人角色的反转。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他隶属南镇抚司,南司负责缉查锦衣卫内部法纪。

别看他官拜百户,从各种信息来看,这个人活得真不好。

否则,不会因为“翘尾巴”从北司调到南司;整个单位只有开场就死去的殷澄一个朋友;更不会被指派调查棘手的凌云铠命案,那可是魏忠贤的外甥,又死得蹊跷。

他就像上一部里被选中的沈炼,貌似精明,却大局糊涂,一脚踏进了权谋的局。

殷澄嗜酒、他嗜吃,每次出场吃嘛嘛香。在这世道苟活,总得有点东西寄情慰藉,是吃喝,更是友情。

他原本没有立场,做锦衣卫不过混口饭吃,对功名不甚上心,也没打算挑战世道,而对友情的信念,让他有了立场。

为殷澄,他跟沈炼为敌,调查他跟东林逆党的联系;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又为后来救他的沈炼,放弃借都察院势力捅破真相立功的机会,甘愿逃亡,与之并肩作战。

裴纶,就像我们从80年代老港片穿越过来那类人,乱世无可信之物,唯一能信的,只有义气。

他有一种朴素的道德感,不问对错,为朋友肝胆相照两肋插刀。

裴纶的牺牲,也让沈炼明白了“朋友”二字的重量,促成他《绣春刀1》对兄弟的珍视。

而,裴纶对“朋友”的态度,也反衬出陆文昭“无情”。

陆文昭,一个同盟战友的反转。

他是北镇抚司千户,沈炼的顶头上司。

八年前的萨尔浒之战,沈炼救过他,所以官场上他一直对沈颇多照拂。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裴纶找沈炼麻烦,他为沈开脱。

前面耍流星锤的郑掌班,半死不活时指证沈炼,他说没听清,继续为沈开脱。

但他对“朋友”的定义是狭隘的,利益一致则称兄道弟,利益相悖时恩断义绝。

当沈炼不从,他转身立刻命火枪队杀人——为成大事不拘“小节”。

陆文昭也不是纯粹的坏人,他心中也有立场。

陆文昭更在意的信念是——“换个活法”。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萨尔浒之战,看着几万条人命割草一样就没了,劫后余生,他认清了小人物的命运。

所谓“换个活法”,是从受人摆布变成自主命运,从棋子变成棋手,进而改变这个以万物为刍狗的世道。

他也追求正义,他觉得,除魏忠贤就是大道,为此不择手段也无妨。

问题是,当你的“正义”是以不义的手段完成时,那你的“正义”,也是“不义”的。

果然,当陆文昭以为快成功了,命运露出它真正的爪牙。

围剿别人的他也被围剿,背叛别人的他也被背叛。

导演路阳用一句台词和一组镜头,描摹了陆文昭的心死。

他对沈炼绝望喊出:

你我是注定活不过这个修罗场了。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然后,一个人走向敌军。

刀,没有举起。

陆文昭过不去的,不是他被牺牲了,而是他发现,一直以来信奉的那个人,跟他想推翻的人,其实是同样的人。

所谓“换个活法”,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陆文昭,是《绣春刀2》最彻底的失败者。

相比之下,同样是明知活不过的修罗场,陆文昭是心如死灰,主角沈炼,却认清自己。

什么是自己呢?

张震说,这次的沈炼更年轻、更冲动、更热血。

他活在这个时代,有时又似乎跳出了这个时代外。

比起《绣春刀1》刻意模糊道德判断,竟想与高等权力合谋,《绣春刀2》,他多了主动的选择——救北斋、救裴纶。

以救北斋为例,是他良心的暗暗觉醒。

案子原本是同僚(凌云铠)的,他跟去是为好奇,不是救人。

所以,发现北斋就是雨中送伞的姑娘,眉目间略有惊讶,却仍没搭救的意思。

谁料凌云铠竟想施暴,这,冲击他的“底线”。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终于,他忍不住阻止,然后又失手杀了同僚,越陷越深。

陆文昭对沈炼说,“你本没有必要卷进来,那些什么北斋、裴纶,你救他干什么”。

这句话指出了沈炼的本质,他的选择,并非全是身不由己地被裹挟。

按照导演路阳的说法,沈炼身上有“莫名的正义感”。

影片无数次用细节暗示了,沈炼的道德不是摆设。

他一直保有他的正派,家中、刀供案上,充满敬畏,头顶匾额挂的是“忠孝”和“明德惟馨”,亦是警醒。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他明辨是非,却顺应偷安,有时又按捺不住“正义”。就像他上一部出场“抄家”,能放过的都放过。

他是个内心矛盾的人,活在这污浊的世道,知道它脏,却也忍不住希望它能变好。

所以,他挑北斋的画,不是喜欢那只传神的黑公鸡,而是那只弱小挣扎的蝈蝈——

那只蝈蝈,充满翠绿的生机,又渺小无助,让沈炼看到了无奈的自己。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所以,他收了不少北斋的画,却没挂出来,家里墙上是两幅字,“宁静致远”、“惠风和畅”。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沈炼是一步步直面自己的内心的。

北斋诘问,“这样的世道,你还没过够吗?”

他说,“谁也救不了这世道。”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谁也救不了,但该他“救”时,他还是出手了。

他本想苟且,却发现自己不是苟且之人。

这两句话在Sir心中,挥之不去。

先前,不管别人怎么争权夺利,他自以为要的不多,他说:

“一条生路”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直到最后,濒临死亡的境地,终于给了他真正的体悟:

我在做什么,在这个无聊的地方,白白堵上这性命

生在这世道,当真没得选

可若是活着只为了活着,这样的活法,我绝不能忍受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此刻,某种程度上,他做到陆文昭想做但做不到的事。

他要的不是“活路”,而是“换个活法”。

今天,评价《绣春刀2》,许多影评用的一个词是,绝望。

世界如树,人如蚍蜉,蚍蜉又如何撼树。

当真如此?

即使蚍蜉注定徒劳,但像个蚍蜉一样卑贱地活着,营营役役,随波逐流,就是“正确”的?

在Sir看来,最后那场不自量力的大决战,反而有了一种迷死人的浪漫。

撼树无用,为何还选?

因为蚍蜉、刍狗、小人物……不管我们用多么渺小的词来形容自己。

不管在时代、环境面前,个人是多么无力、多么徒劳。

面对这个不断下沉的功利世界,我还是想向上,向上,向上,争一口气。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再小的自我,也不能将就。

好一部《绣春刀2》,你来的真是时候。

绣春刀究竟好在哪儿,只有我夸到点子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吃下水的美人鱼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