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小欢喜电影好看吗

2022-03-03 11:12 作者:李流光 围观:

紧赶慢赶追完了《小欢喜》,在完全没有热度的时候来写一写作为已经“过关”的2020届高考生看完这部和高考有关的剧最为真实的感受。

本剧上映于2019年7月,当时的我应该正在抓住高二暑假的尾巴肆意挥霍(因为高三提前到了8月12号开学补课),在高三冲刺时我听说了这部剧的上映,因为时间原因只来得及在空闲之余刷一刷这部剧的片段剪辑,想着等高考完了一定要完整地追完这部剧,结果就拖到了现在。

《小欢喜》改编自作家鲁引弓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北京春风中学的三个风格迥异的高考家庭在备战高考的一年之内经历的拼搏与奋斗,欢喜与忧伤。

天性乐观的学渣方一凡和望子成龙的妈妈童文洁,“和儿子永远站一头”的爸爸方圆,母亲去世的表弟林磊儿的到来给这个家增添了许多感动与轶事;父母离异的学霸女孩乔英子,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宋倩,无条件宠溺的父亲乔卫东斗智斗勇的喜泪交杂的故事;梦想成为赛车手的“叛逆少年”季杨杨,忙于工作与孩子多年未见的父母刘静与季胜利回到北京陪伴儿子高考重新建立沟通的故事,还有丰富的老师同学群像,共同展现现代中国教育的特色画卷。

编剧将大部分中国家庭存在的矛盾巧妙地与高考题材融合,从题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很有代表性地展现出中国家庭普通面貌的电视剧。

孩子的高考与大人的工作,是最能够唤醒大部分国人共情和同感的题材,能够引起很多温情的共鸣。这比起当前影视剧市场上如过江之鲫一般的“霸道总裁”题材,“婆媳矛盾家庭狗血”题材和华而不实的玄幻古装题材更能获得许多温馨与期待的目光。

高考——知名中国特产

高考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最为鲜明,最令人难忘的一段记忆。这种大型的全国性考试自隋唐始,传播到世界各国以后,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教育制度演化出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形式。

有人称高考是“人生最后一场不看脸不看家世的比赛”,因此高考也成为了很多条件普通的孩子唯一的“龙门”。本文暂不探讨教育制度的相关问题,只浅薄地聊聊情感。

相信每个上过高考考场的人,无论孩子还是父母,在高三这一年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忐忑和期待。

忐忑,十二年来的应试教育终于要走向终点,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那场最终考验即将到来;期待,高考完后已经成年的孩子们即将迈向人生新的起点,走向不同的未来。就如开盲盒一样,未知总是令人既恐惧又欣喜。

如果要在鸡蛋里挑骨头说出唯一的不足,那就是《小欢喜》对学生和老师塑造的形象太过于理想化平面化,导致让我产生了一丝“何不食肉糜”的虚幻和滑稽之感。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北京,中国首都,无数人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皇城”,汇集了全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最顶尖的高校,春风中学在电视剧中的设定是一所区重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遥遥领先。

再来看看三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方一凡的父母原本都是在职场打拼的小领导,后来方圆因为裁员被辞退,童文洁因职场性骚扰辞职,两人卖掉了原先住的房子,靠着卖房和方圆跑滴滴、配音的收入买下了春风中学旁边的学区房。乔英子的爸爸乔卫东在剧中虽然没有很明确地指出具体的职业,但能够负担得起8499元的乐高玩具和天文望远镜就知家境殷实,母亲宋倩原本就是春风中学的老师,为了照顾英子辞职以后成为了教育机构的金牌教师,手握北京的5套学区房,单靠收租就能吃穿不愁。季杨杨的父亲是区长,结局晋升为市长,母亲则在天文馆工作,还有一个能够买得起法拉利和开赛车的舅舅,家境可想而知。

三个孩子的家境都不算是顶级富豪,但是相对而言是极其优渥的。但很可惜全中国只有一个北京,现实中的生存压力和教育学习压力有多大,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就能有多轻松。

当剧中的高三教研组长李萌老师在教师大会上公然打断校长发言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时候,更多老师因为教育局下达给校长、校长下达给老师的指标冥思苦想,承受着讲了十遍的知识点学生仍然不会,家长频频打电话质疑、家庭复杂的生活琐事缠绕的烦恼。

很多人觉得老师的生活很轻松,白天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晚上就能回家休息,一年还有寒暑假两个超长假期。但我想说的是,老师不只是老师,他们更有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更是妻子、丈夫、儿子、女儿、父亲、母亲。

以我自己来举例子,我的母亲是一所农民工学校的初中老师。因为生源太差和教育指标的高要求,每一位老师都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我高三那年我母亲带初三,平均每天四节课,不包括晚自习答疑、带早读和午间答疑的时间,回家备课、改卷备教案到凌晨是常事,即便是寒暑假,也有相应的指标和学生的问题任务要完成。

就在2020年疫情隔离期间,我的家里每天都能响起上课的声音。我在上课,我母亲也在给她的学生上课,布置作业,批卷子,我上课的时候她在上课,我下课了她还在上课,我在家里考试的时候她还在上课。

我生活在一个二线省会城市尚且如此,更不必说三线甚至不发达地区的老师每天面临的都是怎样艰难的挑战。光线靓丽,年轻漂亮,还有时间约喜欢的老师去看电影,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事。

说回学生。当方一凡在学校里录视频,在商场跳舞发快手的时候,更多的孩子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比如我,在高三毕业之前完全没用过智能手机);

当乔英子逃课骗老师回爸爸家拼乐高和天文望远镜的时候,更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乐高,什么是天文,当她患上抑郁症离家出走跳海甚至因为父母复婚奇迹般地恢复的时候,我身边很多抑郁症的同学休学回家中断学业,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失去了生命;

当季杨杨在舅舅的赛车场里飙车的时候,更多孩子只能坐在爸妈的电动车后座或者骑自行车上学,家离得远、条件稍好的开着车堵在早高峰上不知所措;

当他们早晨醒来还能和爸爸妈妈争吵对戏的时候,更多的孩子可能来不及吃早饭已经上完了早自习和第一节课,在昏昏欲睡中把清凉油滴在鼻子下和太阳穴上防止自己犯困;

当他们穿着干净的校服聊着尴尬的天的时候,更多孩子已经丢了不知道几件校服或者把沾满了油污和笔墨水的外套团成一团垫在脑袋下在课间睡了个囫囵觉;

当他们又是在酒店开房聚会游泳又是出去补课又是玩乐高又是离家出走跳海又是开赛车又是跳舞还能够取得很令自己满意地高考结果的时候,更多孩子一天24小时20小时都在学习仍然够不上本科线;

当他们趁着周末放松的时候,更多孩子游离在无数的补习班之间赶场,还有更多孩子甚至周六周日从不放假;

我很欣喜地看到编剧在做尝试,将高考作为本剧的主线,努力在把真实的中国校园生态描写地贴近生活,感受到不同性格的青春期少年各自不同的可爱,比起很多挂着“校园”的标签写恋爱车祸打胎撕逼的狗血剧好得太多。

但出于情节发展和影视剧的矛盾需要,完全的真实根本不可能。但大人们还是把眼睛放在了高处,没有真正做到俯下身,走近孩子们去看看真正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每个人都曾走过学生时代,但处于资本浪潮中的大人已经和现在的孩子离得太远了,做到现在已经实属不易。

青春其实真的很简单,只有转瞬即逝的荷尔蒙暂时性爆发和写不尽的练习题。

青春和高考的主线也从来不是恋爱。

高考这幅展现芸芸众生百态的画卷,《小欢喜》依旧只是拍出了最上层,最漂亮的部分,可能是出于电视剧的美化需要,真正的内里和下层依旧只能在一些热度不高的高考纪录片中呈现。

懂孩子更懂大人

瑕不掩瑜,《小欢喜》依旧拍出了面对高考时父母和孩子不同的情感。

孩子们被困在学习的框架之中,面对考试考得不好也会伤心失意,考完试也会情不自禁地核对答案和交流学习,面对父母的急躁和逼迫也会哭泣反抗,比如方一凡冲着妈妈大吼,乔英子跳海和宋倩争吵。(此处点名表扬饰演乔英子的李庚希,哭起来难看得很真实,哭得像琼瑶剧女主一样的女演员已经让我彻底审美疲劳了。)

比起描写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小欢喜》中大人形象和生活的描写则显得更为真实。

剧中提到高考不仅是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父母为孩子们准备最好最适宜的生活条件,却也难免投入了过度的紧张和爱。王一笛的妈妈给她报了无数的补习班,夜深了依旧要上课,宋倩给乔英子定制了细化到每天每小时的计划表,为了孩子的营养炖药膳,炖燕窝,让英子生吃海参,童文洁为了不让方圆和孩子抢厕所四点钟就叫醒了方圆,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隐瞒了失业的事实……

《小欢喜》的家庭场景戏中出现频率最高,时间最长的就是厨房和餐厅。家长和孩子在饭桌上聊天争吵,父母背着孩子在饭桌上上偷偷商量和家庭有关的事,背着孩子偷偷挥洒成年人的心酸与泪水。

编剧把在面对生活困难时的镜头拉得很近,很真实,中年人的艰辛在这部以高考为主题的剧中成为了相当优秀的附加部分。方圆和童文洁在职场受尽艰难双双失业,方圆的父母被传销组织欺骗之后卖房还债;宋倩和乔卫东为了缓解乔英子的病情再次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刘静为了让季杨杨安心高考隐瞒了罹患乳腺癌的事实。

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都选择了将这些艰难一一承担,中年人的艰辛,自己知道就好。

中国式思维的经典与虚构

我很惊讶于剧中出现了非常多父母向孩子道歉的场景,每当父母和孩子道歉,适时地响起煽情的背景音乐,父母和孩子拥抱在一起,镜头拉远之后矛盾解决,温馨和谐又美好。

这是一种非常电视剧化和公式化的矛盾解决形式。我相信没有一个中国家长能够对孩子真诚地说出一句“对不起”,我更相信他们表示态度软化的方式是叫你出来吃饭。甚至在很多孩子觉得是父母伤害了他们的时候,父母依旧会告诉你“父母是永远不会记孩子的仇的”。

中国的亲子关系永远是个说不尽的谜团,极其重视家文化的中国人却觉得和家人沟通是一件很稀罕或者没必要做的事。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自于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永远都是内敛而沉默的,所以很多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永远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但电视剧则采取了美化的方式弱化了沟通上的矛盾。

《小欢喜》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塑造采取了不太真实的中国现状,但在在结局上能很好的体现出中国思维带来的真实感——每个人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所有家庭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大家和和美美地在一起聚餐,一个极其标准的中式大团圆结局。在真实与虚构的界线之中,情感在其中达到了很好的润滑与调节作用。

《小欢喜》的感情描写非常细腻和美好。除了上述提到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还有同学之间相互帮忙,相互安慰鼓励的友情,老师对学生不断的叮咛嘱咐与关心,夫妻间同甘苦攻患难的感情成为了抵抗困难最有力的武器。

而美好的感情正是《小欢喜》最能够打动人的部分。在这里探讨其中的一个情感导火索——丁一事件。

丁一是剧中一个不太起眼的配角,但对于所有人情感的爆发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宋倩曾经的学生,是季杨杨家的房子的上一个租户,父母将他看管得极严,每天接送,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高考完后逼他放弃了热爱的地质专业改报金融。上大学后的丁一因为重度抑郁被迫休学,几次返回季杨杨家“找东西”,最终跳楼身亡。

丁一的一生是极端的父母之爱和教育方式下引发的悲剧。相信丁一的父母一定是爱丁一的,但用力过猛的爱最终导致了一切的破灭,丁一父亲在面对宋倩询问时的后悔哭诉让人揪心,更为遗憾的是这样极端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丁一想找的究竟是什么?曾经热爱地质的梦想?父母不那么严苛的关怀?还是曾经纯真追寻梦想的自己?这个问题剧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编剧将它留给了观众思考,也留给诸多极端教育方式的师长思考。

丁一去世过后,所有人的感情都发生了变化。宋倩和童文洁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平时管教儿女太过严厉,方圆和季胜利则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过脆弱,已经确诊癌症,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刘静理解丁一,“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那一定是活得太痛苦了”。

当晚回家,童文洁紧紧拥抱了两个孩子,宋倩选择将英子看管得更严,刘静和季胜利对生死有了更深的思考,每个人的感情都找到了爆发和质变的一个宣泄口。小区的孩子们拿着蜡烛和千纸鹤悼念这个不认识的男孩,刘静和季胜利在窗边为丁一默哀了三分钟,方圆和童文洁相拥在一起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孩子哭泣,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柔软的,每个人都是惋惜而温柔的。

所有的疲惫和焦虑在死亡和鲜血面前,不值一提。

总的来说,《小欢喜》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视剧,节奏松弛有致,清晰明快,道具和服化道准确用心(方一凡的艺考准考证和高考场景中的黑白学生名单),剧情主线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独特,真实与虚构的交错中以情感取胜,深刻的爱与情感贯穿始终,勾勒出一幅爱的画卷。

高考的准备是一个不甚欢喜的艰辛过程,但在这艰难的旅途中一个个小欢喜也弥足珍贵。

最后也衷心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度过自己的难关,迎来最终的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