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牵牛花电影好看吗

2022-03-03 07:45 作者:阴山作家网 围观: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往事一幕幕,思念在心头!

我每次回到老家,总会不由自主的来到供销社门前驻足良久,这里曾经有我挡不住的思念。

大集体年代、人口鼎盛时期,老家所在的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二千五六百口人。如果把老家的村比作一个“圆”,那么供销社这个地方就是老家这个“圆”的圆心。据说供销社这个位置以前是个庙宇群,建有佛寺、财神庙、马王庙、奶奶庙、关爷庙等建筑;后来的破四旧运动把庙宇群拆了,建成了后来的供销社。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我最早记忆中的供销社门市部建筑坐北朝南,最西侧是进入供销社后院的大门,大门西侧是供销社通向第七生产队的路口,路口西侧是供销社的家属院,家属院是一排大约七八间的土窑洞。供销社大门东是副食门市部,副食门市部东是一间办公室,办公室东是五金百货门市部。五金百货门市部往东依次有铁匠铺、小饭铺、蔡庭华的理发铺等小商铺。供销社的路南一百多米处是公社的“北大门”。说大门其实就是在东西两栋办公室中间留出的进出通道,通道是露天的,在出口处安装了两扇铁锹把粗细用钢管焊接成的栅栏式的门,为了管理方便,在栅栏式大门西侧的那一扇门上又留出了一个可供一个大人进出的小铁门,在大门关闭时人们可通过小门进出公社。

公社“北大门”西二十多米是去往第三、第四生产队及中小学的路口,路口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大戏台”,大戏台的北面是公社的油籽加工厂,油籽加工厂的后面就是供销社家属院。公社北门往东依次是公社医院、寇大梁家、村大队部;在村大队部的后墙根还有几个第四生产队废弃的山药窖。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老家是公社所在地,是周边五六个大队及三十多个自然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受条件所限,没有专门的群众活动广场,所以公社大门后、供销社前周边的这块空地就成了老家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且不说每到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些节假日时供销社顾客盈门,就是平时也是人来人往,去公社办事的、到供销社购物的人络绎不绝。

这块空地北高南低,从寇大梁家的后墙根基、大路、小商铺前面高出大路半米多的石砌台阶形成了逐步往北提高的三级平台;村里放映电影时,这里就成了“固定”的露天电影广场。

每逢放映电影时,寇大梁家的后院墙就成了电影幕布悬挂的地方。白色的电影幕布四边有十五六公分宽的黑边,黑边四角都镶有二个铜钱大小的铁环,绑定幕布的绳索或者大钢钉通过幕布四角的铁环把幕布牢牢的、方方正正的固定在了寇大梁家的后院墙上。

每逢放电影时,电影幕布下面不远处是小孩们坐的“板块”。太阳还没有西下,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去寇大梁家的后墙处去“占位子”。他们拿着小板凳,或者干脆找些石块,一块一块连接成四方的“围城”,划分出各自的“楚河汉界”,有厉害的小朋友干脆找根棒子划个框框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时候有些孩子往往因为范围划分不均,引起纠纷,打起群架,直到有一方的人流了鼻血为止。但是,只要电影开演,严格的“三八线”就被抛到爪哇岛了,流鼻血的也早已经忘了疼痛,鼻翼甚至还留有未擦净的血渍。

小孩“板块”后面是中老年人“方阵”,“方阵”也是电影最忠实的观众,他们大部分带着凳子,抱着小孩,招呼着周边村庄来看电影的亲戚朋友,放射状围坐(站)在电影放映机四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会一直从电影放映开始坐(站)到电影结束。虽然大队部在放映电影以前强烈要求三四队的社员在西面,五六七队的社员在东面,但随着人数的逐渐增多,夜色慢慢暗淡,很难分清那个位置是三四队的,那个位置又是五六七队的,也许人群中还有一队饮马沟和二队山元井的社员,或者周边其他临近大队的社员。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在中老年人“方阵”的后面,小商铺门口的平台上大部分是中青年“梯队”,这个“梯队”的人们大部分是一双双偷偷相爱的恋人,或者专门从临近村接来的未举办婚礼的未婚妻(夫),或者是村里、村外一对对土语叫“相好的”;他们大都是以看电影的名义出来鹊桥相会的。尽管在夜晚,这个“方阵”的男人们也会把自己收拾的玉树临风,女人们更是把自己妆扮的秀色可餐;电影放映之后不久就会双双对对走出“梯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七八十年代,家乡的露天电影给乡亲们带来的惊喜、愉悦、激动是无法想象和形容的。那年月能看上一场电影,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了。只要放映电影,整个小山村就会沸腾,全村人都像过年过节一样兴奋,大人们干活更加有劲,个个抛开忧愁、舒眉展颜;小孩们满村跑着、蹦着、欢呼雀跃,传播消息;村里到处荡漾着欢乐的笑声。

每到村里放电影的日子,我总是希望太阳早早落山,甚至期盼会有二郎神用神箭把太阳快快射落西山。

夜幕降临后,寇大梁家的后墙上就会挂起白色的电影幕布,放电影师傅也会认真地调试放映机,努力把放映机射出的光线正好投影到幕布上,老家人都把这个过程叫“对光”。在放映师傅用放映机“对光”的时候,许多孩子们高兴的扭动身子、扮着鬼脸、大呼小叫,把各种夸张的怪相、搞笑的神态、调皮的手势投影在幕布上。

那个年代,电影在放映之前,总要插播一些新闻幻灯片,幻灯片主要内容就是介绍国内斗私批修的形势和农业学大寨之类的图片;大队干部也往往借机对村里今后的工作做一番安排。在孩子眼中,大队干部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在大队干部讲话的间隙,妇女拉起家长,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个不停;男劳力往往默默吧嗒着自卷的旱烟耐心听讲,听听大队干部讲的话和自家有没有关系。

当时,电影放映员是公社的八大员之一。因为那时候的农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电影成了当时农民最期盼的文化娱乐形式。人们十分渴望村里能放场电影。所以放电影的师傅(放映员)自然成为了人们最欢迎、最崇拜的人物了。

我们公社的电影放映员是第六生产队的一个叫李万罗的青年,李万罗看上去性格很好,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公社大院里有他专门的办公室,还配备了专用的自行车。电影队如果去其他大队或者自然村放电影,该大队会派拖拉机或者马车把电影放映器材、放映人员提前拉回村子,由大队和小队干部陪着放映人员在村里茶饭做的最好的人家吃饭。一般要炒上几个菜,还要有一瓶小酒,这样放映员就可能在晚上给他们村多放一部电影,或者会放一部比较新的“好片子”。

当然,在放电影时放映机出现故障暂时又解决不了,人群中也是一片起哄的喝彩,各种冷嘲热讽,什么草包、饭桶、肉吃得多把脑神经卡坏了等等,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这时放映机旁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热闹的人们,就是寒冷的冬天也能看到放映员额头上的汗珠;一旦修不好怎么对得起成百上千的观众,有的人可是走了十多里路来看电影的。

总的来讲要是有好片,机器又不发生故障,放映员就能轻松地抽着队干部递的香烟,反之吃的都想吐出来。

那个年代看露天电影困难非常多,不仅存在放映机故障问题,冬天需要忍受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和刺骨的寒风,夏天还要防止下雨和忍受蚊虫的叮咬;而停电问题是老家人看电影最心烦的一件事。

距老家村西十五、六里有个叫南瓦窑的村子有个变电所,这个变电所掌控着包括老家公社、浑源窑公社、对九沟公社的用电权,人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放电影的日子,南瓦窑的“电老虎”们就常常有意给停电,有时需要等的很晚才给供电,放电影的日子就只能往后推;有时电影放映到一半,人们正看的津津有味时停电了,等上半个小时不见来电,看着工作人员把放映器材收拾好放进专用箱子之后,人们只能带着满腔怨恨和极其失望的心情散去。回家后没几分钟电又来了,但当晚的电影是看不成了;所以我从小就对“南瓦窑”这个村名深恶痛绝。

后来丰镇县电影公司专门给公社的电影放映机配备了专用人工发电机,停电时可临时用人工发电机发电。人工发电机就是一部象自行车一样的脚踏发电机,电影放映时几个年轻后生不顾疲劳地踩,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由于在电影放映机旁,一方面是看电影视线好,最主要的是能够引起心仪姑娘的关注,所以有许多小伙子们抢着干这项费劲的义务活;但因为人工发电机电压不稳,电影画面有时候会严重变形,声音也变调,不仅英雄人物慷慨激昂的说词变得像太监一般满口娘娘腔,就是炮火连天的爆炸场景的声音也会变得吱吱扭扭,很像我家里饿了的猪到处找吃的那种哼哼唧唧声。

另外,由于露天电影放映场地正好在公路上,有车辆通过时就得停止放映,人们疏散开为车辆留出通道,等车辆通过后才能重新坐或者站好等待电影继续放映;有时候汽车把铺在地上的电线压坏,还的寻找、对接很长时间。

那个年代地方汽车少,半夜通过的车辆主要是公社辖区内驻军的军车。在老家村东四公里左右的山凹里有一个叫小西沟的村庄,这个村庄非常隐蔽,据说部队的侦察飞机在此地专门进行几十次侦察也未能发现这个村庄,因此北京军区出于战备的考虑,在这个村子派驻了一个通信连,主要负责北京、呼市、大同等地的军事通讯联络。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为体现军民鱼水情深的关系,小西沟通信连部队也来公社进行各种形式的慰问,放映电影就是其中的一项慰问内容。

小西沟部队的电影放映机使用的是16毫米的拷贝,幕布也是16:9的宽银幕,幕布要比公社的8.75毫米拷贝放映的4:3的幕布大将近一倍多。音箱是在电影幕布两边对称放置的一对比公社放映队的那个孤独的小音箱大两三倍;同样的电影画面要比公社的电影画面清晰,声音更是比公社电影的小音响逼真很多,虽然没有达到立体声的效果,但环绕、双声道、重低音的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战争片中的枪炮声、爆炸声格外震撼人心。

部队放映电影时会同时使用两部放映机,一部放映机放映时,另一部放映机已经处在待命状态;一部放映机的胶片快要结束时另一部放映机就已经开始工作,电影画面和声音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加之部队来公社慰问放映的电影往往是当时最新出品的战争片,所以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部队放映电影时由于是“无缝对接”,小朋友们连撒尿的时间都没有,常常会憋到电影散场。而公社使用的电影放映机放映完一盘拷贝需要打开照明灯换上另一部拷贝,这期间至少需要四五分钟的时间,一部电影时断时续,整体故事情节有割裂的感觉;不过小朋友们倒是可以利用放映员换拷贝的空隙去撒尿。

最主要的是部队放映电影根本不用考虑南瓦窑停不停电,即使正在放映过程中南瓦窑变电所忽然给停电了,部队的发电汽车用不了两分钟就能供电,而且发电车的声音极小、电压也非常稳。

露天电影,幕幕感人,部部铭心。影片中那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情节,一腔腔浓厚的爱国情怀,一个个坚强、上进、勤劳、善良的鲜活形象都给我的童年印上了斑斓的色彩,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味,收获了丰厚的意蕴,使我幼小的心灵早早植根下理想的翅膀,早早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多少年来,由于对看过的露天电影记忆极深,电影中的台词和动人情节几乎都烂熟于心,很多经典台词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正面台词。《白毛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地雷战》,“不见鬼子不挂弦”;《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前进!”;《地道战》,“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开火!”;《小兵张嘎》,“这年头要留点后路,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平原游击队》,“你们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英雄儿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党的女儿》,“我代表党,代表人民宣判你的死刑!”;《永不消失的电波》,“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冰山上的来客》,“向天空发射三颗信号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青春之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反面人物的台词。《南征北战》,“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吧!”;《平原游击队》,“你们悄悄地进去,打枪的不要!”;《小兵张嘎》,“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要钱,吃你个烂西瓜还要钱?”;《地道战》,“高!实在是高!”;《决裂》,“下面我接着讲马尾巴的功能。”;《闪闪的红星》,“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谁拿了我的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什么,给我吐出来!”…

精彩对白。《闪闪的红星》,“这是谁干的?冬子干的!”;《智取威虎山》,“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放冷涂的蜡!”…

这些经典台词,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们,现在开玩笑还经常引用。

还有,老电影中的许多歌曲都让人们耳熟能详、历历在目,这些歌曲要么余音绕梁,要么荡气回肠。像《五朵金花》中的《蝴蝶泉边》,《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敖包相会》,《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爱情歌曲;像《英雄儿女》中的《英雄战歌》,《铁道游击队》中的《微山湖》等叙事歌曲;这些旋律到现在仍然在我心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歌曲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

无论我在哪里,每当听到郭兰英老师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候,家乡的东河湾,家乡许多熟悉的景物和人物就会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我就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家乡东河湾的水一直是向西流的呀,为啥要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呢?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后来从电影杂志上面了解到了歌曲《我的祖国》创作过程的一段轶事。当时《上甘岭》电影导演沙蒙在肯定乔羽的作词时,顺便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波浪宽”这种更有气势的词句来取代“一条大河波浪宽”?乔羽回答说,如果在词句当中直接写上长江,那么其他没有生活在长江边或者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们,对长江没有概念,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不容易打动人心。而不管是中国哪个地区的人,家乡都会有一条河,寄托着个人的喜怒哀乐,用“一条大河波浪宽”能够让每一位听众都产生对自己记忆中家乡河流的美好遐想。这种“看破不说破”的艺术手法无疑是很高明的。正是由于“一条大河”的共性,所有生长在江河边或者见过江河的中国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条河流。即便是没见过,家门口的小溪甚至是水塘,也足够引起一段关于“水流”的记忆了。因为无论是河流还是水流,乡土情结、爱国情怀都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人人都有心中最想守护的东西,一首《我的祖国》便说明了一切。

因为老家的电影是露天放映,有时候电影结束的迟了,偶尔还能看到许多奇异的天象。比如像瀑布一样纷飞的流星雨,像绿色荧光般璀璨的北极光,还有像一把平放在天空的“扫帚”、发着红白颜色的彗星。

老家人把彗星叫做“扫帚星”,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们都说出现“扫帚星”是不祥之兆。天上出现巨大“扫帚星”的年份,无论国家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大难临头。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虽然出现“扫帚星”的年份国家和人民会有大难这种说法没有一点科学依据,但1976年老家的天空就出现过“扫帚星”,同年发生的许多奇异的事情让我到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唐山地震那年的一天中午,我亲身体验了地震时大地震颤、发抖,房顶椽檩扭曲和泥土掉落在纸顶棚上的恐怖声,以及地下发出的沉闷的地狱般骇人之声;也亲眼看见老家凤的梁山沟里因为地震塌方而腾起的一股股巨大的黄土尘柱。

父亲还告诉我说村里的先人曾经看到过南天门开的情景。从老家的位置看,南天门开的地方就在老家村子正南山元井村方向的南天边上。南天门打开时,就像在村南的半天边上挂着一幅不规则的电影幕布,幕布中彩云缤纷,朱红的宫廷大门古香古色,大门上边的琉璃瓦角挂着的鲜红的宫灯和彩旗都在微微飘动,大门左右一对青色的石狮子都仰着头,雄狮嘴里含着小石球、脚下踩着大石球,雌狮嘴里含着小石球、脚下抚着幼师;穿盔戴甲的武士分站在大门两侧,许多文武官员模样的人从宫门口进进出出。

父亲还说,能看见南天门开的人都是非常有福气的人,一般人是见不到南天门开的。如果看到南天门开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因为告诉了其他人,南天门就会马上关闭;况且南天门开的时间非常短暂。看到南天门开的人需要赶紧把外面的石块搬回家里,等南天门关了,这些搬回家的石块就会变成黄金或者钻石。

自从父亲告诉我南天门开拿回家的石块会变为黄金、钻石之后,我就把街门外能搬动的许多石块搬在了院子里,以便真遇到南天门开了能多往家里搬些石块,尽量多的让它变成黄金或者钻石;晚上还经常不由自主的向山元井方向眺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能看到南天门开的有福气之人。

长大以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多,我渐渐意识到老家传说中的南天门开场景很可能就是海市蜃楼。我还专门咨询过我的气象学老师,问他在山村的夜里会不会有海市蜃楼现象发生?气象老师说:海市蜃楼一般常发生在白天的海平面上,山地的夜晚发生海市蜃楼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国内外也有山地半夜发生海市蜃楼的记载。

那个年代,只要一听到临近的某某村有电影放映的消息,生产队长也会在这一天让社员们提前收工,赶紧吃完晚饭成群结队、村前湾后吆喝乡邻结伴前往观看,哪怕是相隔几里,十几里路程都乐此不疲,虽然都是步行走。当然,由于通讯的落后,某某村放电影的消息有许多是谣传,经常让人们白跑一趟。我就有过两次去临近村看电影白跑路的经历。

一次是我六七岁时,大哥领着我和村里的十几个人去村西五里左右的沙沟沿村看电影。沙沟沿村是个不足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我们一行人进村后转了一圈也没发现有放电影的地方,就赶紧从小路返回。从沙沟沿村的小路返回我们村可以少走一里左右的路程,但需要经过一片坟地。那天晚上月光也不是太明亮,中途又刮起了小风;树丛中不时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坟盘上面还有幽蓝色的火苗在坟堆周围随着风向幽幽飘动。我头皮发麻,两眼不由自主的向着树丛张望,可越看越觉得树丛中仿佛藏着许多骷髅般狰狞的面孔,大树的枝条更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地挥舞着手臂…同行的人们都像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一般冲过坟堆,而我的腿脚却吓得不听指挥,只能哇哇大哭;好在同行的哥哥急忙把我背起来冲过了坟堆。

那天夜里虽然我曾被噩梦惊醒好几次,但哥哥背着我冲过坟地的记忆却让我终生难忘!

还有一次是我上初中二年级暑假时的一个下午。大约在七点多钟,刚吃完饭的几个玩伴就从老家出发去村东约三里远的饮马沟村看电影。那天天气异常晴朗,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我们在路上走,白云就在我们头上游,我的心情也激动的像天上的云朵在不停地翻滚。在我们村子与饮马沟村中间的公路边有一眼三四分大小的人工截伏流大井,我们站在大井四周用石头和水泥砌的围墙上看到大井水面就像一幅椭圆形的电影幕布铺在大井中,水面倒影着瓦蓝色的天和慢悠悠飘过的白云;井边浅水区的石块上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一伸一缩着头在饮水;不远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牵牛花在尽情开放,牵牛花在那辍满了花朵的绿叶中开出了一朵朵小喇叭,有红的、白的、紫的,又娇嫩又鲜艳,叫人越看越爱,稠密的绿叶衬托着各种颜色的“小喇叭”,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硕大的、漂亮的花布铺在地上,清风吹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不知哪个小朋友将一块小石子投进了大井里;顿时,小鸟惊叫着飞走,大井的水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逐渐在扩大、扩大,水中的白云也随着波纹破碎,一圈圈荡漾开来…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等去到饮马沟村才知道根本没有放映电影一说,我们几个玩伴只能原路返回。那天夜晚天气格外的好。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深邃的夜空中,一轮明月水晶球般晶莹剔透挂在天空;几绺薄薄的白云缓缓飘在月亮周围,像美丽姑娘围的纱巾一般。河边的花草、树木在月亮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美丽;月光撤在银滚山上、饮马沟河里,感觉是那么温柔,河里的许多小石子,在月光的照耀下变得色彩斑斓;潺潺流动的小溪上浮动不定的银辉,把小河点缀的似一条镶满宝石的长绸带,清风一吹,星光闪闪,恍若仙境一般…

小时候,我最爱看的电影是战争片,尤其是反映战争中儿童人物战斗的故事,如《小兵张嘎》中的嘎子,《闪闪的红星》中的冬子。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小兵张嘎》是黑白片,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极其勇敢、机智。在一次伏击敌人的战斗中嘎子对一个逃跑的鬼子穷追不舍,屁股中了子弹、受了伤也不知道;最后用一把木头枪俘虏了鬼子,缴获了一把真枪,他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在鬼子司令部看见有一个日本鬼子要骑摩托车逃走,他找来两个钉子将摩托车的轮胎放了气,又将两个钉子放在了摩托车的车座上,鬼子没注意,坐在了钉子上,痛的龇牙咧嘴。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闪闪的红星》是彩色故事片,片名“闪闪的红星”五个红色大字像用毛笔一笔一划写出来似的,和其他电影片名直接推出来相比,有一种特别清新的感觉。《闪闪的红星》故事反映了红军长征离开后的江西苏区,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把麻醉药省下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把红军战士需要的食盐化成水融入棉袄的棉花中,机智地通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査,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把“今日无米”改为“今日售米”,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两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嘎子、冬子都机智、勇敢,热爱祖国,他们宁死不屈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同年代的小朋友心中。

当时,我最不爱看的影片就是爱情片,尤其是哼哼唧唧的古装爱情戏曲片,这些古装爱情戏曲片大部分都是描写美女爱上了英俊但贫穷的小伙子,女方家里坚决不同意这门的婚事,于是就发生了过程悲愤、结局惋惜的爱情故事。那时候,我不清楚为啥人们都嫌贫爱富,就连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是这样。按说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掌管着天下的财富,看见谁贫穷给他点金银财宝不就成富人了吗?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为啥都那么心狠手辣?是不是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能掌管天下?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不是也葬了良心,不生儿子,只生了七个女儿,而且他们的子孙还都男盗女娼。

记忆中,我看过的许多仙女和凡人之间的爱情电影故事,如二郎神杨戬、宝莲灯沉香、天仙配七仙女、牛郎织女七夕节的神话传说都与玉皇大帝家族的女眷有关。仔细分析这些仙女,它们分别是玉皇大帝的妹妹、女儿、外甥女、孙女。而且都源于玉皇大帝的女眷们触犯了天条,私自与凡人通婚发生的故事。一旦发生此类事情,玉皇大帝便会派遣天兵天将将乱仙犯女缉拿归天,接受惩罚;或贬为凡人永世不得超生;或禁锢深山之下,万年不得翻身;或幽禁禅院冷宫,不得迈出半步。

电影《劈山救母》的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亲妹妹,二郎神的母亲。

故事梗概是:玉皇大帝妹妹名为瑶姬,从师女娲娘娘,学有所成之后下凡除妖降魔。中途偶 遇凡人杨天祐,一见钟情后私自结为连理。之后夫妻二人一连生下六个孩子。老二是杨戬(二郎神),老三是女娃杨婵(三圣母)。

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大为震怒,把瑶姬收押于桃山之下,接受炼狱。杨戬(二郎神)长大后得到仙人指点修炼得道,带领兄弟姐妹劈山救母。玉皇大帝感念其忠孝仁义,封他为“二郎真君”,执守天门。将杨婵封为“华山三圣母”。但玉皇大帝也跟杨戬约法三章,以后不允许再让妹妹嫁给凡人。

电影《宝莲灯》的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女杨婵(沉香之母)。

故事梗概是:杨婵被封仙以后,庇佑华山,执掌神器“宝莲灯”造化百姓。一时间华山地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香火大兴,有一俊朗书生名为刘彦昌见三圣母塑像美貌端庄,不禁感慨“若娶妻如此,死有何惧哉!”

无巧不成书,他一出庙门就被蛇妖裹挟而去。三圣母化身民女前去搭救。郎才女貌、惺惺相惜,在侍女朝霞的撮合下,嫁给了刘彦昌,后生子取名沉香。二郎神(三圣母的亲哥哥)听闻此事以后震怒之下还有恐惧,因为他当年答应过舅舅玉皇大帝看管好妹妹,不让其再嫁凡人。

二郎神为了当年的誓言,带着哮天犬盗走“宝莲灯”,并将杨婵镇压在莲花峰之下。三圣母儿子刘沉香拜霹雳大仙为师,学了一身本领,取回女娲娘娘赐给母亲的“宝莲灯”,最后感动了二郎神,二郎神给了沈香当年劈开桃山的大斧,沈香于是劈开了莲花峰,救出了母亲。

电影《七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七女儿。

故事梗概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生了七个女儿,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其中年龄最小的女儿是绿衣仙女。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掌心之宝,长得最漂亮,也最心灵手巧、心地善良。

时下丹阳境内有人姓名董永,因为家贫卖身葬父感动了七仙女。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大槐树成了他们的婚姻见证人。七仙女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从财主家赎出了董永,准备相守一生。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仙女回天,如果不回后果自负。七仙女自知触犯天庭戒律,再逗留恐怕会殃及董永,无奈掩面而泣只身离去。

电影《牛郎织女》的仙女是玉皇大帝的外孙女织女。

故事梗概是:织女在天庭主司编织云彩,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去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并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儿一女。后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又派遣天兵将织女捉拿回天庭。牛郎看到妻子被抓走,披上能说人话又舍身而死的老牛的皮,用扁担担着一双儿女紧追不舍。好不容易差点追上了,王母娘娘大手一挥划了银河,挡住了牛郎的去路。

两个恋人隔河而泣,声泪俱下,撕心裂肺;最终感动了河边的喜鹊,纷纷衔枝筑成鹊桥。后来王母娘娘也施了鸿恩,规定每年七月七日为他们见面之日,因为这件悲伤的爱情故事,人间从此有了“七夕节”。

而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表演的爱情故事片《追鱼》却大相径庭,让我极度感动。故事讲述的是一条雌性美人鱼不顾一切去追求自己心爱的穷书生,不惜毁掉自己修行了千年的正果,还把身上的鱼鳞全部让天神剥去,天神剥去鱼鳞的那种痛苦之情让我都感觉痛不堪忍。那时候,我心里常常想:自己是不是也能遇到像鲤鱼精一样的美人鱼呢?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大,雄性激素在体内的快速堆积,我又感觉爱情片才最好看。看电影时也非常希望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能够喜结连理,成为革命伉俪;比如《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和吴琼华,《白毛女》中的王大春和杨喜儿…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最让我感动的爱情故事片是《柳堡的故事》,故事中“副班长”和“英莲”纯朴、真挚的爱情故事曾深深打动了我。虽然我当时还不太懂得男女产生爱情到底是啥滋味,但自从看了电影《柳堡的故事》之后,一幅美好的画面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那就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副班长”,和心怡的“英莲”姑娘漫步在老家中学门口水泥桥上下的河边,清风微微、杨柳依依,互相手挽着手,含情脉脉的低吟着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相拥相依在月儿弯弯的夏夜…

然而后来看过的真实的柳堡故事资料又让我失望而遗憾。一本《大众电影》里介绍,由曾任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处长王昊同志提供的资料中记载:解放战争期间,“新四军”有个连队驻扎在江南的一个村子里,房东的姑娘爱上了我们的一个战士,因为她在心里爱着,战士一点没有察觉,姑娘也不好公开表达。那时的军民关系亲如一家。战士们去出操的时候,房东姑娘经常替他们把脏衣服洗了,干了以后还叠好放到各个人的铺上。有一回,“副班长”发现自己的军装口袋里有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你好!”,他猜到是房东姑娘写的,但是他不敢吭声。不久,他又在军装口袋里发现了第二张纸条,上面写了三个字“你真好!”,“副班长”更明白了。但是他能做什么呢?接着,他又在口袋里发现了第三张纸条,姑娘在上面写了四个字“你实在好!”,一次比一次多一个字。姑娘对战士的爱慕步步升级。  

“副班长”当然也是很喜欢这个“英莲”姑娘的,可是不允许战士谈恋爱的规定是铁的纪律,是不能违反的。“副班长”不愿辜负姑娘的心意,也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只有偷偷地、很有节制地相爱。但他俩的事终于被人发觉了,汇报到了连长那里。在那个年代,在那种环境中,连长当然把问题看得十分严重,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副班长”,绝对不允许他和姑娘再有任何接触。  

后来,部队开赴前线去作战,在与敌人相持的时候,“副班长”不等命令,忽然独自跃出战壕,端着枪朝敌人冲了过去,连长大吃一惊,拼命喊他“回来!”、“卧倒!”,但“副班长”根本不听,径直杀向敌阵。把敌人吓得不轻,急忙朝他开枪,他就这样牺牲了。

战斗结束以后,连队又回驻到原来的村庄。“英莲”找不见那个她热恋的“副班长”,打听他哪里去了?连队告诉“英莲”说“副班长”牺牲了。她问怎么牺牲的?连队就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对她讲了。  

“英莲”明白了,她心爱的“副班长”被连长批评以后,心里憋了一口气,但他是革命军人,不能窝囊地自杀,于是就英勇地死在敌人的枪弹之下。过了没几天,人们发现,“英莲”在一棵树上吊死了。  

曾经的连长觉得他俩的死和自己有关,非常内疚,只能决定用一辈子不结婚来惩罚自己。

老家看露天电影发生过许多趣事、坏事、恶事、情事。最有代表性的趣事是一个智商有点低的叫腾利生的小后生夜里看了电影《打击侵略者》之后,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早早拿上布袋去昨天晚上电影幕布下面去捡子弹壳的事。那几天公社武装部每天组织民兵打靶,当时的子弹壳是铜质的,可以在供销社换到钱。腾利生在电影幕布下面连一个子弹壳也没找到,气的大骂:不知道哪个起的比他早的“圪泡”把子弹壳捡完了,一个也不给他留。

最有代表性的坏事是有一次老家上映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卖花姑娘》影片以其生动的情节、忧伤的音乐、主人翁花妮一家悲惨的命运震撼了观众的心。凄凉酸楚的主题歌以及烫瞎双眼妹妹唱得《夕阳落下山》的歌声催人泪下,哽咽声、低泣声不绝于耳。一个社员由于看电影太过入神,忘了四队的那几个废弃的山药窖,在电影换片的时候找地方撒尿不小心掉进山药窖里面,不仅尿没撒成,还碰出了鼻血。

最有代表性的恶事是有人向正在看电影的人群中扔石块,砸伤了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幸运的是没有把小姑娘的眼睛打坏,只擦伤了眼皮。

当然,发生更多的是甜蜜的情事。老家人的爱纯朴、土气,由于条件所限,许多男女之爱常常需要乘放电影的机会在柴草堆、墙旮旯、小树丛里宣泄。每到村里放映电影的时候,场面里的柴草垛、隐蔽的墙旮旯、村边的小树林就不够用。

场面里的柴草垛平时是猫的乐园,当放电影的晚上突然被不速之客的恋人们闯入占用时,在柴草垛外觅食的老鼠被惊吓的吱吱叫着跑的不知踪影,守候在柴草垛旁等待适当时机抓捕老鼠的猫猫往往就会前功尽弃,不得不去新的地方去寻觅老鼠;猫猫用闪着银光的眼睛盯着不顾一切钻进柴草垛里的男女,呲呲叫着、喘着粗气愤怒的离去。

隐蔽在墙旮旯的男女也不知道是男方还是女方家的狗狗尾随而至,欢喜地对着主人扭着屁股,狂甩着尾巴来取悦主人,还对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另一个人吼叫几声;然而主人对它的献媚行为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还弯腰捡拾石块驱赶它;狗狗茫然若失的圈起尾巴一步一回头的看着主人,远远的蹲在石块扔不到的地方发蒙,它咋也弄不明白平时和蔼的主人今天为何如此讨厌自己?

在村边树丛中相会的男女无意中把栖息在树枝上的小鸟惊的扑棱棱四处乱飞,看看没有伤害它们的迹象时,又另择树枝慢慢的闭了眼睛休眠去了。躲在树丛下面的男女嘴里含着糖果,说着比糖果都甜的情话,两颗火热的心在胸口不断加温,就像老家人用萝卜熬糖稀一样渐渐浓缩,慢慢的两个人的身影逐渐融为一体;月亮就像羞红脸的新娘一般用纱巾遮住自己的眼睛,不好意思的钻到云层后面躲了起来;用日本电影《追捕》里的经典台词阐述,那就是:“多么蓝的天,走过去就融化在蓝天里…”

每次电影放映完之后,放映机旁边的照明灯亮起,放映人员和帮忙的人们又是一阵忙活,人群的沸声又达到了顶点。喊爹叫娘的,吆儿唤女的,欢叫声、议论声、口哨声一齐响起,久久回荡,人们纷纷站起恋恋不舍地散去;走在回家的路上,对刚放映过的电影议论着、谈笑着、回味着,一丝满足之后又生出一个新的祈盼来。

当然,电影结束时哪些相爱的男女就会从柴草堆、墙旮旯、树丛丛里面钻出来,那气势大有《地道战》经典镜头“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全部出击一样。不过这些“神兵”男女都是带着甜蜜、满意的微笑各自回家,期待下次放电影的夜晚早日到来。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小时候,我总感觉电影是那么神秘,胶片上面固定的影像通过放映机竟然能“活”起来。有时候通过公社干部子弟的同学搞到一些公社电影队丢弃的废胶片和幻灯片,自己在一个小方木盒子的后端安装上一个手电珠,在小方木盒子的前端抠一个凹型槽,把废弃幻灯片或者用钢笔在玻璃条上画的图案放进小方木盒前端的凹槽中,晚上关闭电灯之后通过手电珠照射到家里的后墙上,还通过推拉手电株在小方木盒中的前后位置,将投影到墙上的影像放大或缩小。就是这样简陋的土影像尽然能引来许多邻居小“粉丝”们前来观看,有时候还拒绝白天惹自己不高兴的小朋友观看,当时的这种报复小朋友的活动让自己心里感觉非常舒坦。

因为对影像太过痴迷,我从小看到有来村里面拿着照相机拍照的摄影师非常羡慕和佩服;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拥有一架照相机,可以经常为亲戚朋友拍照。后来考住的一所中专学校里面有个摄影爱好小组,我就积极报名参加了这个摄影小组。参加摄影爱好小组之后学到了许多摄影知识。有时候学校放映电影,自己也忙前忙后的为放映员帮忙。通过放映员阅览到了许多电影画报之类的书籍,也明白了放映机能让人“动”起来的原理。

资料显示:电影最早的诞生竟然是发生于1877年的一次意外赌约,触发了电影发明的创意。当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铁路大亨利兰·斯坦福在一场赛马赌博中,与别人发生了争论。他坚持认为,飞速奔跑的马匹肯定在某一瞬间是四蹄全部腾空的。而与他对赌的人则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随着双方争论得愈加激烈,赌注逐渐升级到惊人的2.5万美元。斯坦福和对赌的其他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赛马在跑道上飞奔。但是,赛马的四蹄运动得太快了,肉眼根本无法辨别,打赌当然胜负难分。于是,斯坦福就雇用了英国摄影师埃德温·迈布里奇来为奔跑中的赛马拍摄照片,以判断马蹄是否有四蹄腾空的情况,以此解决争端。

摄影师迈布里奇在跑道边对着赛马观察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一个完成任务的办法。他决定使用多部照相机给奔跑的马匹拍照,将马匹奔跑的动作分解为若干个连续的动作,而每一部照相机只是依次拍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够确保赛马的每一步瞬间动作,都能被相机拍摄下来。迈布里奇沿着赛马跑道的栏杆并排安装了16架照相机,用长线钩住每架照相机的快门。然后又把这些距离地面约50~60厘米高的长线横拉过跑道。当赛马疾驰而过时,就会依次踢断这16根长线,从而拉动16次相机快门,拍摄下16个马匹奔跑的瞬间镜头,记录赛马每一步不同奔跑姿势。

摄影师迈布里奇把16架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安装到一个转盘上,并在每两张照片中间点亮一盏灯。在连续播放这些照片后发现,斯坦福的判断是对的,赛马在高速奔跑时,确实有四蹄腾空的瞬间。

迈布里奇的创意,无意中制作出了世界上的首部电影。这是一次仅能供一个人透过箱体的窥视孔观看的电影,然而凡是观看过的人无不惊讶万分,兴高采烈,纷纷议论着“确实看到一匹赛马在飞奔而来”。

经过大发明家爱迪生、“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从事影视制作的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发现:把每一幅照片叫做一帧,只要在一秒钟之内有24帧照片通过镜头就会产生“动起来”的效果,因为人类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正好符合每秒24帧的标准。帧太少画面会产生跳的感觉,帧太多清晰度当然高,但浪费胶片。要知道当时胶片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现在的高清电影,每秒钟会达到48帧,看起来画面更流畅、自然。

记忆中,当时全国有六家电影制片厂,它们分别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我最喜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因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大部分是战争片,当光芒四射、中间镶有“八一”字样的五角星出现在幕布上,再听到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心像快要跳出胸膛一般激动。

我2012年去长春出差,有机会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和长春影视基地。

长影的前身是“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推行殖民文化所建立的电影机构。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奴役中国人民、妄图吞并中国的罪证。

新中国成立后,长影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造了第七摄影棚,面积1200多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中国最大的摄影棚,也是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之一。从1949年到201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共拍摄电影240部,《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董存瑞》、《虎穴追踪》、《上甘岭》、《党的女儿》、《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等许多小时候记忆犹新的电影都出自长春电影制片厂。

在这里,我知道了电影制作的不易,一部电影从选剧本、定导演、成立摄影组、确定摄制组成员(制片、美术、美工、服装、化妆、道具等各类工作人员)、剧组开始拍摄,底片洗印、剪接、录音混录、洗印厂洗印制作标准拷贝等等,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付出了生命。

在长春影视基地还第一次观看了3D电影。观看3D电影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头顶、座椅、脚下都有专门的配套设备,就连音响也是特制的。3D电影画面清晰、立体,声音绘声绘色;地震和海啸来的时候,冰山倒了,海水凶猛地向观众扑来的时候,冰山像要倒在我身上一样,海浪也像要把我卷进去一般;全场的尖叫声不绝于耳。

观看完3D电影时,看着影院内人头攒动的场景,我的脑海中不由想起了老家电影散场时的情景,是那样刻骨铭心。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如今,放映电影悬挂幕布的寇大梁的房子早已被拆,并且在此建起了乡村电影院(现已改为村委会办公地)。由于自己毕业后到了异地工作,没有在这个电影院里看过一场电影;电影院何年何月建设也没有一点记忆,而梦中的老家露天电影永远定格在了寇大梁家的后墙上。

现在,原来整天人来人往的供销社门前已是门可罗雀。公社大院合乡并镇后也卖给了私人,公社那个露天的北大门也盖成了房子;但大门的痕迹仍然给了我满满的回忆。

公社大院最南边有个大礼堂,公社电影队有时候在公社大礼堂为干部们放映电影,普通社员是没有资格进去观看的,当然普通社员们也都有自知之明,一般是不进去观看的。而小朋友们出于好奇常常想蒙混过关,进去观看;公社看大门的是第六生产队一个人们称作“八书记”、真名叫王俊林的老汉;王俊林的一双眼睛就像现在的监控一样盯着过往的每一个人,他的“人脸识别技术”比现在的监控设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能把孩子们的父母亲谁是公社干部、谁是公社有关单位的负责人都记得一清二楚;父母亲是普通社员的小朋友偶然溜进去也会被他搜索出来,并且是又吼又骂,还用让公安特派员拘留、逮捕,送到丰镇监狱之类的咋呼,吓得小朋友们都不敢轻易进去。

当然,我也有进大礼堂的经历。一次是伟人逝世之后学校组织所有学生戴着小白花祭奠伟人;一次是哥哥参军之后作为军人家属在里面观看过电影《上甘岭》。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改革开放,时代变迁,国强民富。今年七月一日,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纪念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短短的70年的艰苦奋斗,经济发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电视、Vcd、Dvd、Evd、电脑、多媒体,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智能手机,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欣赏到一切。露天电影已被人们所淡忘,在农村也销声匿迹。但是,儿时看露天电影的情景,挥之不去,历历在目,绵绵如春日雨丝般萦绕心头。那情那景、那滋那味、那种心理享受是如今坐在家里,坐在豪华3D影院里无法体会到的!

看露天电影的岁月,不是美好的时代,但却是那样难忘、留恋,值得回味的岁月。

五十多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儿时的许多往事渐已模糊,而唯有家乡的露天电影却常常萦绕心头;是露天电影陪伴我走过那单调、枯燥的儿时生活,是露天电影让我寂寞的童年有了欢乐和光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好想、好想挽住岁月的衣襟,但“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难忘的故乡,难忘的老家露天电影!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

作者简介:杨翠冠(曾用名杨兰宝),丰镇市元山子乡大庄科村人,现在察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工作;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爱好文学、艺术、摄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