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营救计划电影好看吗

2022-03-02 22:54 作者:澎湃新闻 围观: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由陈思诚监制、戴墨导演的犯罪电影《误杀2》将于12月17日全国上映。

《误杀2》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与前作在剧情上并无关联,虽然发生地点还是泰国,影片的主演还是肖央,继续讲述一个被损害的家庭,为了守护至亲,不惜犯罪铤而走险的故事。影片展现极端条件下个人的选择,引发对人性的深度拷问。

12月14日,影片开启首轮全国点映。同日,以“微光点亮世界,电影照进现实”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京举行,影片主创与来自业界、学界、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就影片的创作手法突破、情感表达挖掘、现实主义探讨等进行深度交流。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误杀2》海报

主创:深挖类型、观照现实、聚焦情感

电影《误杀2》由肖央、任达华、文咏珊、陈雨锶、宋洋、李治廷主演,讲述了父亲林日朗(肖央 饰)与妻子阿玲(文咏珊 饰)、儿子小虫(王昊泽 饰)一直过着清贫但幸福的生活,直到小虫突发意外急需救治,几经周折,走投无路的林日朗为了救儿子决定放手一搏。他制定了一个惊天计划.……他必须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劫持医院为儿子抢回被“偷走”的心脏,“限时营救计划”成为了林日朗的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必须“为爱再奋不顾身一次”,而且“这一局,必须赢”。

导演戴墨曾执导唐探系列网剧《玫瑰的名字》,《误杀2》是他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处女作。在谈到此次创作经历时,他也坦言遇到许多挑战。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误杀2》海报

《误杀2》取材自2002年的美国影片《迫在眉梢》,但在本土化的处理、反转剧情的添加、现实主题的提升等层面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既要有所创新,又要打造一个连续性品牌,曾前后修改了10稿。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误杀2》导演戴墨

“我们第一要做到很多本土化的处理,并且对于误杀这个系列,原片子系列当中没有悬疑色彩的描述,我们在里面增加了悬疑色彩的东西,看起来更符合观众的期待。”

相比于《误杀》的第一部,新作中的推理悬疑元素并没有这么强,因此也有一些观众对《误杀2》的片名存在一些置疑,编剧李鹏谈到,在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时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但是开始创作这个故事之后很快明白了我们锁定的抓手在哪里。”

李鹏介绍,“《误杀2》和《误杀1》最大的不同,《误杀1》发生在警察局里面,到了2差不多都是在医院里面,其实警局和医院是两大比较能引起老百姓关注的点,一些社会问题、矛盾出现的地方。”在李鹏看来,“误杀”这个IP所讲述的犯罪故事,最终背后要反映的是社会性话题,“要展现一些社会现实话题,折射一些社会问题,并不是说要带着批判的角度去批判什么人或者什么制度,而是想把观众拉到我们故事当中来,让他们代入进去,产生一种思考,人和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误解,如果能做到这一步的话,我们创作这个作品的初衷就达到了。所以后来我们逐渐找到自信,要把我们创作的初衷给做出来。”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林日朗(肖央 饰)

专家:深挖类型之下的社会议题,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犯罪外衣下,《误杀2》所包含的现实观照也引发观影专家的诸多共鸣和赞誉。抛去类型元素的包装,影片所反映社会现实话题更引人深思。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电影《误杀2》专家观摩研讨会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表示,《误杀2》主题和风格实现了与上一部的统一,继续延续了“小人物对抗命运不公,父母为孩子与强权斗争”的主题,通过架空时间地点的设计,勇敢展示了医患、渎职等重压下底层人物的抗争,从而达到了情感的传递。影片中主角父子亲情的刻画十分具有感染力,主角为挽救儿子、守护家庭而奋不顾身铤而走险,是万千父亲形象的缩影,必能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用“精彩情节引人入胜、人情世故触目惊心、世态炎凉折射巧妙”三句话概括对影片的理解,认为影片在剧情、人设、现实透射上做了更深的触及,核心在于反转之妙、病患家庭之痛、社会思考之深,延续了“误杀”系列的主旨,通过“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的宣告,创造了中国电影小人物善恶交织的亮色。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误杀2》预告片截图

影评人、监制谭飞用“一个潦倒编剧写了最伟大的剧作,一个无助父亲给了最无私的爱,一群无知绵羊吃了最奇葩的瓜”来概括影片的主旨。在谭飞看来,《误杀2》实现了情感和情绪、演员表演和群像塑造、社会锐度三个层面的升级,将医患、警匪、权力监督等社会议题,直接展现并揭露出来,让普通观众能够产生一定的同理心和代入感,从而实现从重情节影片向重情绪影片的转化。

《误杀》在2019年末上映后,评价超强口碑一路刷新票房佳绩,并在疫情期间实现长线放映,最终取得13.33亿元的票房佳绩,成为名副其实的票房黑马。

《误杀2》的相关讯息一经发布也引发不少影迷的关注和期待。部分专家表示,影片的推出标志着 “误杀” 系列的这个品牌已经初步建立完善。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从文本与产业两个层面阐述了对影片的理解,认为相比于第一部,《误杀2》通过全新的故事,进行了新的思考、新的表达,强大的叙事能力、精巧的悬念设置、不断反转的人物刻画,让观众在“猜到与猜不到”之间,认同和接受影片的剧情,并产生共情。作为一部强类型影片,影片兼具了好看和优质两个特征,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品牌效应,对于市场的促进和带动效应值得鼓励,也值得理论界予以高度的支持。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也表示,影片在主题、题材、演员阵容、故事视角等层面实现了“误杀IP”的巩固,用类型化的手法、流畅的叙事,把家庭和社会两大内在驱动主题较好的结合在了一起,“黑暗中才能看到微光”的主旨也与《误杀》一脉相承,表达底层民众对社会结构不平等的反思和批判,最后的结局,也实现了道德和伦理的缝合。

《误杀2》:聚焦犯罪类型外衣之下的现实主义表达

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副处长、著名影评人、策展人沙丹

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副处长,影评人、策展人沙丹认为,《误杀2》的推出,让大众看到了另一个系列品牌IP形成的可能性,影片延续了上一部的诸多优秀特点,在情与法、公平与正义、底层民众的挣扎与抗争等层面的探讨上做了延续甚至是升级,未来,“误杀”系列可以通过社会议题的不断加入,打造开放式的系列。此外,影片构成了一种泛亚洲化的布局,拥有多国元素的融合,也拥有了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