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在天堂等我好看吗

2022-03-02 12:41 作者:肉叔电影 围观:

一则八年前的寻人启事,被扒了出来。

2013年的冬天,有位叫“老袁”的网友在豆瓣紧急寻人:

微胖、自然卷、鼻头有点大、戴金属框眼镜、年龄三十岁出头......

最为关键的信息是——频繁在首都某场馆低调出没,白天黑夜时间不定。

什么人这么神秘?

当年老袁为什么着急寻他?这则寻人启事又为什么现在被扒出来?

知道真相后的我......笑出了鹅叫声。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不是街角邂逅的“爱情神话”,也不是群众协助破案的“今日说法”。

那28个感叹号,个个塞满老袁对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顾晓军的

羡慕钦佩之情——

他上班有大把的时间摸鱼,摸鱼还不玩手机,反倒埋头自学波斯语,太牛X了。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现在,这则国图奇妙物语有了新的后续。

不久前,顾晓军出现在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

你猜怎么着?人比人,气skr人。

靠着这些年工作摸鱼的时间,他自学了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并且从未停止钻研他的挚爱——中西方古典文献。

咱就是说,这样的一份工作,哪个打工人见了不流着泪说一句“我真的不羡慕”?

没完,纪录片里还有大把的摸鱼时间管理大师。我愿称它为——

#那些乍眼一看令人眼红的职业,

真有那么香?#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先瞅瞅这节目傲人的豆瓣成绩单:

第一季,七万多人评分9.0;第二季播了大半,向满分迈进一大步,9.5。

除了有胡歌的全程配音锦上添花,这档纪录片口碑能持续攀高,当然离不开被拍摄的主角——

那群隐身于书后的,神秘的写作者、编舟者、爱书人。

就说被老袁急寻的这位顾晓军,他用实践告诉大家什么叫爱书人中的佼佼者。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国家“双一流”高校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做过旅行社销售,也做过奥林匹克组委会场馆管理。

本可以选择更高薪工作的他,09年时做了一个选择:应聘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没有说国图不好的意思)。

一待就是十二年,原因只有一个——

时间多,一手材料多,方便他研究挚爱的中西方古典文献。

旁人的不解,对顾晓军来说均是不入耳的噪音。人家别提多清醒和享受了:

不一定非得要去当大学教授才能去写什么

专业的人他会有很多压力

我们可能更多地在一个自为的环境中

任意畅游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这“自为”、“任意畅游”六个字......咱就是说,不是高级凡尔赛是什么?!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节目另一边,对打工人的暴击还在继续。

包慧怡,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讲师。不过,比起这份头衔闪亮的工作,她的副业——青年译者,更像是正职。

十多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等十多本译作。

同时,也摸索出了一套斜杠青年的摸鱼方法论。

一切的起点,当然是从许多年前胆战心惊的第一次拖稿开始:

我发现没有什么后果嘛

一旦你拖了一次以后你就发现

拖延不是世界末日,最终你会完成的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她家客厅有块大白板,上面密密麻麻的纸条记载了她从摸鱼学员到讲师的成长史。

要说最关键的窍门,其实非常简单——

拖,先把感兴趣的副业干完,正职嘛,能拖就拖。

这个已经拖了七年了,编辑已经放弃催我了

我就是经常用翻译来逃避更令人崩溃的事情嘛

所以翻译的计划大都是完成了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此刻正在码字赶稿的肉叔,渐渐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希望老板看不见这篇)

接着看下去。

四川甘孜,海拔3700多米的塔公草原上,有一座名叫纳朗玛的图书馆。

设计和建造它的人、这座图书馆的馆长僧人久美,正在讲解他的设计理念。顺着他手指的方向——

进入镜头的,是窗外白雪屹屹的两座雪山。

往这窗台一坐,就能享有美景陪伴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免费。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看到这,有谁像汹涌的弹幕大军一样,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博尔赫斯曾说:“我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那么,在这样一座接近天堂的图书馆里摸鱼看书工作,能算是身处天堂中的天堂了吧?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

为什么在“令人眼红的职业”前,我会加上四个字“乍眼一看”?

其实,这部纪录片能口碑持续攀高的真正原因是——信息差。

从咱外行人的视角看,书圈的工作除了薪资偏低,时间、强度等其他方面都十分安逸。他们仿佛站在快节奏生活的对立面,在另一个时空任意畅游。

实际呢?一种信息差带来的偏见。

也正是这种真相和想象之间的信息差,导致这部纪录片能让人分分钟看破防。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久美在把“天堂”搬运到雪山下前,只是一名潜心修行、四处游学的僧人。

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当时久美正在苏州游学,地震发生后他赶回家乡,和朋友走访上千户灾民家分发物资。也正是这次走访,让他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家乡的贫困。

灾后他无法说服自己远行,于是决定放弃外面的安逸,留在家乡改变现状。

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地区的贫困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喇嘛没有收入,他自有方法。

一边制作青稞酱售卖,筹措资金;一边就像顾晓军,用自学的方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建筑设计。

画图纸、搬砖瓦......耗时一年半的时间,以一己之力建成了这座图书馆。

当地唯一的一座图书馆。

建成后久美陆续收集了八千多本书,还不时邀请各行各业的人远程授课。

图书馆成了孩子们贫瘠生活中的精神乐园,甚至改变了部分孩子的人生轨迹。

像19岁的拉姆,经常搭车来这看书、写作,立志以后要成为一名作家。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拉姆分享自己的小说

咱外行人看来像天堂一样的美景,背后其实是久美一双孤独而强有力的大手在建造、维护。

这份工作舒适吗?绝对谈不上。

但久美觉得虽然人在草原,但他的心没有停止和外面的世界互动,无悔。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节目另一边,南京图书馆。

每天清晨,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这座图书馆都会迎来一位固定的常客——

98岁高龄的沈燮元。

沈老先生一生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堪称是国内的“古籍活字典”。就算是1:1复刻的精致高仿古籍,在他的“火眼金睛”面前都会立马现形。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在他身上,曾还担负着一个事关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古籍善本书目编纂。

善本是什么呢?

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古籍。

如此珍贵的中华文化珍品,却因为时代变迁、战火摧残而散落各地,导致流传后世的少之又少。

1975年,病危之际的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尽快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

由此,开启了中国近百年来最为浩大的一次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程,也促成了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诞生。

这项工程,就是要把我们文化里遗失的“孩子”们一一寻回“家”。

它的繁复和浩大,列出一组数字你就秒懂——

需要一一查核的目录卡片有13万种、总数几十万张,当时却只有40位工作人员负责。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这个工程的子部主编,就是有着“火眼金睛”的沈老先生。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他只能仅凭知识储备和有限的体能,来不厌其烦地做“人肉”甄别。

六千多个日日夜夜,一遍又一遍的锱铢必较,一遍又一遍的埋头钻研......

从初审到定稿,从青年小伙到眼角生起皱纹,沈老先生参与了编纂的全过程。

这份工作轻松吗?绝对不轻松。

只是像沈老先生这样的爱书之人,他们选择站在快节奏的另一边——

慢下来,用时间去打磨和等待真正的好作品。

那些他们为之付出的艰辛和承受的孤独,就被急速向前的时代过滤了。

我们之所以羡慕,不过是因为——

只看到了岁月和知识沉淀在他们身上的从容罢了。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同样被时代过滤和改变的,还有读书这件事。

前两天在豆瓣看到这么一个段子——

有人分享了某短视频平台里的一张视频截图,那张截图长这样: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图源见水印

胖友们,你的答案是什么?

让我猜猜,是不是恰好和视频下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想一块儿去了?

想让我读书,除非把我头拧下来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不奇怪。

如今短视频当道,讲真,要不是有哪位顶流微博荐书,很多人下班后宁愿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刷视频,也不愿用哪怕十分钟的空档翻开书来读几页。

读书,变成了一个苦差事。

这档节目在做的,其实是在此基础上反问了一句:读书,真的就是个苦差事?

它之所以好,就好在祛魅书圈这个行业,也平常化读书这件事。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它说:看吧,干这行没那么光鲜,其实还挺惨的。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咱外行人以为,做书是个工匠活儿,一般人看不明白。

它则说:没那么神秘,每天还不是两点一线,其实挺枯燥的。

打卡,开电脑,看看豆瓣

然后看会儿稿,看会儿邮箱有什么事儿

然后一天就过去了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每天被快节奏生活赶着往前走的我们,觉得翻开书这个动作承载了打工人不可承受之重。

若不是有合适的空档、安静的氛围,是绝对读不进一个字的。

数年如一日出现在图书馆的沈老先生说:

我等于一条鱼在图书馆里游

如果脱离水,我要死的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这个动作对他来说,是生存之必须。

同样,顾晓军用法语读出“法国狄更斯”都德《最后一课》中的节选: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话音未落,他就情绪崩塌,掩面哭成了表情包,为什么?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曾经反复咀嚼后化作成长养分的文字,瞬间跃然纸上,唤醒了他的情感记忆。

文字,早已是解码他情感的语言之一。

这档纪录片在说——

读书这件事没那么神圣,就和柴米油盐一样,只是我们生活里的一部分罢了。

还记得前段时间被谷雨实验室报道后,引起热议的那位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陈直么?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图源报道《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谷雨》

农民工读海德格尔,为什么会被当成景观来猎奇?难道农民工就不配读哲学?

发现没,这个荒唐的事件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我们过于拔高了读书这件事。

因此,那些在社会上占有资源不多的人痴迷读书,就被看作是一出阶层逆袭的神话。

也因此,久而久之,读书这件事有了一道高高的隐形门槛。

做了多年读书节目的梁文道曾说,他从不会苦口婆心地劝人读书。

在他看来,这不仅不能鼓励大家读书,还会把读书这件事和生活区隔开来,直至成为一个符号、一种枷锁。

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书推下海淹死”。

对于读书这件事的偏见,早该消除了。

书和我们的关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最好的答案一定是——

不管读书的人是什么学历、什么身份、什么阶层。

它都平等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不可或缺。

但,也不必高姿态。

b站9.9,摸鱼引来一千多万人围观,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今日打工人:假章刻制中心科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