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why电影好看吗

2022-03-02 02:56 作者:Moto小峰 围观:

作为一部对摩托车期待极高的电影,不得不说《四海》在宣传期赚足了大家的眼球,但是初一电影上映后,很多车友怒骂退票。到底是片子太烂,还是大家根本就看不懂?今天小峰作为一个摩托车博主,给大家好好盘一盘。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首先开篇最重头的一场戏份,就是各种排量,各种品牌的摩托车,在南澳岛进行的一场越野比赛,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车型包含雅马哈SR400,川崎忍者400,宝马310r,追350,铃木GSX250R,弯道情人等等)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这段基本被观众骂得很惨,不同车型,不同排量,甚至拿街跑去跑越野比赛,这真的很扯。但实际上从主角单脚摩地过弯的动作不难看出,这实际上应该是在致敬Flat Track Racing,也就是类似于摩托车泥地赛,他是所有摩托车比赛中历史最悠久、最传统的比赛之一,起源于1954年。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而在泥地中,不用较快的车速,就能拍出摩托车后轮空转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以及规避很多高速拍摄所带来的困难,更好的呈现影片效果以及降低成本,确实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其中相互下黑手又或者毁坏场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剧情又像极了游戏《暴力摩托》中的场景。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虽然最后没有赢家,但这种不分车型,天下摩友是一家的场面,确实是国内摩托车早期的一种一家亲现状。只不过现在。。。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经典场景是山路比赛。各种私自封山,越线,非法飙车可能被很多观众接受不了。但实质其中还有很多隐喻。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比如首先这段镜头当然是致敬了摩托车经典电影《烈火战车》中的比赛镜头,这不得不拉起了我们很多车友的回忆。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其次,电影中小春哥的角色是一名退役的职业赛车手,他并没有选用自己的公升跑车,而是用一辆小排量踏板就轻松解决掉非常熟悉路段的男主,并不断在山路中教他走线,姿势,其中两个关键点,

1是告诉大家,哪怕是随便骑骑,也要穿好全身护具,2就算你对山路有多熟悉,在职业车手面前,可能也只是坐井观天而已。所以,想要实现对摩托车的梦想,追求速度,竞技,还是要去赛道。后面警车追逐中出现一辆钢管卡车差点送命的剧情中,也再次强调了,山路并非赛道,珍惜生命的主题。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最后一场戏当然是飞跃珠江的重头戏了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其实理论上来说,飞跃珠江在目前来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目前摩托车飞跃最长距离为107米,这面对最窄距离170米的珠江来说,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为什么有这段剧情呢。

这不得不说我们的摩托车特技第一人柯受良。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可能现在大部分车友都不知道他是谁。其实柯受良曾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2002年曾驾驶摩托车飞跃布达拉宫,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飞跃黄河壶口大瀑布。后来临终前为自己定下目标,就是飞跃长江三峡,但因喝酒导致哮喘发作去世,也使得这一梦想终究没有实现。而柯受良在成名前,确实一直在做这幕后的摩托车特技替身演员,不为人知。这和男主在剧中的特技转铁笼的故事其实也是如出一辙,很多摩托车从业者,在这个行业中,都是默默无闻,甚至生活都很困难。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而电影中最后的摔车谢幕,可能也印证了这位亚洲飞人的暗淡结局。

(但也不得不说这场戏中,主角穿着一身赛车装备还带着摩包的护具是真的很扯。。。玩特技谁会穿这个)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当然,这三场大戏中也有很多槽点。比如一些无牌改装车,隧道逆行,占道,山路飙车,广州禁摩区骑行,都是让人啼笑皆非,但这其中也藏有对摩托车报废,禁摩的一些呼吁及声音。

本来能存活很久的摩托车却要忍受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为什么城市要禁摩而让人们不能选择这种简单的低成本工具。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改装车文化而一刀切除。一般情况下闯禁行都是100三分而广州确实有直接把车拖走的现象,最后却要经过黄牛把车拿出,而结尾女主也因为对摩托车安全规范的认知和无知而结束一生,这些应该都是一个真正热爱摩托车的导演心里的声音吧。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尊重!

实话说,在渔港斗车那段视频我看哭了。说实话近10年吧,几乎没有人,没有电影,没有导演愿意真正的去了解摩托车,展示摩托车,除了品牌赞助以外,没有人真正在乎摩托车到底有什么文化,阿汤哥骑着宝马飞驰,007骑着凯旋飞跃,这些基本都是品牌赞助所带来的一些加分,但大多数电影里摩托车的挂档,油门,声浪,都是牛头不对马嘴,恨不能一个电动车,都能给配出一个四缸车的声浪,就是因为大家觉得,摩托车该是这种声音。真的很可笑也很讽刺。而在四海中,说实话我看到了两个字,尊重!所有摩托车的声音,轮胎摩擦地面的音效,包括降挡补油,甚至入弯前的姿势,准备,都清晰的表达,如果不是对摩托车,对摩托车竞技有着无比的热爱和知识,基本是拍不出这些点的。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电影看完了,可能大家会觉得这是一部商业烂片。即没有故事,也没有情怀,但我想说的是,故事确实很牵强,但情怀又太隐喻,在这个短视频盛行,大家都不愿意去刨根问底的年代,这种隐喻,又能有多少人看见呢?

如果你想看到整部片全部都是情怀,都是真爱,那商人又怎么会对这种电影投资呢,换句话说,如果把《why we ride》或者《烈火战车》放到这个年代,真的会给高分吗?纪录片和商业片,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如何能在情怀和商业中艰难斗争而达到最后的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剧情杂乱拼凑的原因吧。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不过不管电影如何,我觉得摩友应该投出肯定的一票,毕竟,还有人在关注摩托车,还有人在热爱摩托车,为摩托车发声,这真的是来之不易的热爱。

希望这篇文章能唤醒大家对摩托车最初的那份热爱,让我们的骑行环境不忘初心(当然我知道这是一句废话)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在此我也像韩寒导演,《四海》剧组说一声感谢。感谢你们记录了摩托车的声音,记录了内燃机时代!

电影《四海》满分的情怀,零分的剧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