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骨瘦如柴电影 好看吗

2022-03-02 02:01 作者:肉叔电影 围观:

减肥招式向来层出不穷。

但。

在最近刮起的一股新式减肥风面前......

以往猎奇的怪招,都得自行褪色三分。

不信?上图——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如图所示:上图切胃、下图切腿筋。

双腿颤抖了吧?头皮收紧了没?

为了变瘦,有人居然情愿割弃身上的重要器官和组织?

注意!

这还不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网上冲浪一瞧,已上车的、等着上车的,还真不少。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

从什么时候开始,部分女性对瘦的追求已经如此病态了?

01

爱美嘛,人之常情。

肉叔虽然看上去像早已弃疗,但偶尔也假把式佛系减肥。

回想从前的减肥招式,那叫一个淳朴。

节食、运动、减肥药......最出格就整个形、抽个脂吧?

嗐,现今世道大不同了。

减肥大军的奇思妙想,你要追得上算我输。

从沙雕料到狠菜,咱们一点点说。

韩国“女团水”。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名字玄妙,工序听上去也十分复杂:

1、绿茶加热水泡开,晾凉后倒入瓶中;

2、柠檬对半切开,一半挤汁倒入茶中,一半切片放入瓶内,晃匀;

3、放入冰箱冷藏,每天喝三斤。

说白了,就是我们平常喝的柠檬茶低配版。

不节食不运动,光喝这东西就能瘦?

瘦身博主们是这样解释的:

柠檬和绿茶自带刮油清肠的效果,连喝多日后能立竿见影地瘦。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哗,这可骗不了我!

大家不会不知道吧?

人体大部分的脂肪细胞分布在身体皮下。

哪有通过肠道排泄就轻易消灭它的好事?

偏偏,就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为什么我喝完拉屎会漂浮一层油啊

喝了一杯,结果急性肠胃炎了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体重是轻了,不过是喝多了拉的。

怎么一个个聪明脑袋,在减肥面前就智商减半呢?

不难理解,想必你我都经历过:

想瘦不想动,居然还求快,所以变了法的走捷径呗。

不理智就算罢,也没伤到谁,怕就怕——

捷径越走越病态……

最终走火入魔。

就说切胃减肥手术吧。

其实这手术由来已久,一般分为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术两种。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但去年的一条热搜,才让它真正的被大众熟悉。

#杨天真要做切胃手术#

杨天真做的,是第一种,袖状胃切除术。

在国内,符合手术条件的有两类人:

1、像杨天真一样的糖尿病患者;

2、16-65岁的严重肥胖人士,BMI在27.5以上。

倒不是把人体的整个胃切除。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胃容量缩小,降低食量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要知道。

治病的手术,患者动刀前都要思虑三分。

而那些追求“完美”身材的人,却玩儿似的自愿上门挨刀。

或许你会疑惑。

不是有手术门槛摆那吗?不是想动就能动的吧?

好问题。

如果体重、BMI达不到最低标准,医院通常会拒绝手术。

但,这群人自有妙招——

狂吃,让指数在短期内快速上涨。这不就体重达标了么?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硬撑着增肥,然后再减肥。

什么叫本末倒置。

这TM就叫本末倒置。

心理学研究里,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

一房子的窗户破了,如果没人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被打破。

什么意思?

任何事一旦开始形成风气,便难轻易叫停,最终很可能走向失控。

果然,这股病态减肥风越刮越猛。

前不久,这些个追求“完美”身材的人,发现了一个新玩意——

胫神经腓肠肌肌支离断术。

还是说大白话吧:切小腿神经。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这手术通过切断小腿神经中的腓肠肌内外侧支,使肌肉萎缩,从而达到瘦腿的目的。

不得了。

切一次,一劳永逸地瘦。

但这神经,同时也不可逆转地没了

讲真,写到这,肉叔的小腿已经开始360度换位思考......

继而小腿神经也隐隐发酸......

肉叔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竟然为了让腿更好看,切断一条健康完整的神经。

咋地?已经预备好几十年后坐轮椅呗?

02

更让人理解无能的是。

某潮流APP上,做这个手术的人一抓一大把。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

竭力追求身材“完美”,甚至口口声声说减肥是为取悦自己。

怎么全然不把自个的身体当回事呢?

病态减肥,目的到底是啥?

世道确实变了。

走上街头,最令肉叔感叹从前的......

不是街道美了,而是,行人越发精致了。

重视美,这不好吗?

当然好。

但大家有目共睹,当下“白瘦幼”的单一审美,是愈演愈烈了。

如今没个A4腰、漫画腿、女团妆......谁有勇气发自拍?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纵观内娱。

不肤白纤瘦的,有几个能长期存活在观众视野?

少得可怜。

社会对女性是否成功的评价,仍然以外貌的美丑为首要标准。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一胖毁所有”。

显而易见,在“白瘦幼”的单一审美下,瘦才是大BOSS。

推而论之。

瘦=美=被社会接纳=掌握话语权=获得爱情=工作地位=成功。

你看咱们国剧中对女性的刻画——

但凡一事业有成的白领女性,必定拥有标致的身材和完美的妆容。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但凡一蓝领女性,必定穿着宽大的T恤,而且人生大都不幸。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媒体长期充当着人们认知现实的一面镜子。

尽管它所展示的“现实”,只是无数碎片拼凑出的幻象世界。

但因为得到人们的认同,这虚幻和真实居然越发地混沌起来了。

说白了就是。

媒体告诉大众,瘦即是美,颜值即正义。

个别人就相信了这套理论。

那干嘛还费老大劲追求个性、才华、知识本领?

一瘦大满贯,瘦就完事了。

瘦了真的就赢了?

电影《骨瘦如柴》便讲述了一群在以瘦为美的镜像中,深陷错觉的年轻人。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有用减肥来逃避心理创伤的画家;

有为了完美体态极端瘦身的舞者;

有附和审美、瘦到上瘾的普通女孩......

他们相信:

人生的问题全在于胖,只要瘦下来,就一切都解决了。

问题解决了吗?

他们把人生瘦成了一出恐怖片——

神经性厌食症。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一见食物就恶心、吃不下。

还上瘾似地疯狂运动消耗卡路里。

女主埃伦(莉莉·柯林斯 饰)几乎瘦成了骷髅状。

如果不接受治疗,她会被这病吞噬,逐渐饿死。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还把自己推向了死亡。

那现实中的这群女孩呢?

她们真能通过病态的方式,实现减肥的初衷——

享受爱情、婚姻、工作上的“外貌红利”吗?

一个人尽皆知的真理: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是一切的根本嘛。

退一万步说。

即使“一瘦大满贯”是一道可判定为真的命题。

那我们也得保全身心,才能坐收它啊是不是?

但现在……

03

整个社会,都在用华美虚像鼓吹对病态美的追求。

商家只告诉你效果的好,以便收割智商税。

而最后的苦果,只有你自己花一辈子去承担。

看整形医师怎么安利小腿神经阻断术:

切断一些不重要的肌肉神经......

效果好,恢复快,且可永久保持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不重要?

果真如此吗?

“翻车”案一个紧接一个。

现在大腿肌肉特别粗......走路双腿发沉

到现在走路走多了还很酸腿,没有完全恢复好

我之前遇到一个做完之后不会走路的

走路不稳定,有些瘸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许多人在术后都出现了不适应症状。

有人甚至手术一年后,疤痕还没痊愈。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发现了吗?

截图中的整形医师,和网络上大部分瘦身博主都在做的同一动作:

掩盖。

是的,在他们“不重要”的轻描淡写里,被抹的真相是:

切胃、切腿筋减肥,可能会给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伤害。

划重点:不可逆的严重伤害。

要知道。

切断的哪是不重要的神经啊。

该神经与腿部跑跳功能息息相关。

新京报就做了一动画视频,科普这手术背后的伤害: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手术切断的神经,牵系着小腿腓肠肌的死活。

腓肠肌是啥?

它是小腿后群浅层肌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腿部力量爆发。

一旦神经切除,导致它萎缩。

不仅踮脚和蹬腿的力量受影响,踝关节的背伸活动也可能会受影响。

说白了。

只要还想正常走路,就需要这条神经,就需要这块肌肉。

什么?你硬要杠:为了美牺牲点正常功能算什么?

狠人,行。

那,高跟鞋是不打算穿了?

更耽误美的是——

是手术就有风险,万一切错,分分钟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医疗事故。

肢体残疾,就是这部分女性要的美吗?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这样瘦下来,恐怕也享受不到“外貌红利”吧?

目前,正规医院都不开展这项手术。

但,别以为在医界由来已久的切胃减肥术就没危险。

前文提过。

这手术,即便是患者,动刀前也要思虑三分。

为啥?并发症也不少。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里,有位17岁的女孩就尝到苦果。

本就身材苗条的她,为了更瘦,瞒着父母找诊所给自己做了手术。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不久后,她患上并发症:肠壁水肿。

胃和肠子黏成一块儿,部分肠管坏死。

最后,引发短肠综合症。

这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姑娘,再也不能正常进食。

营养问题,将会伴随她的一生。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除此之外。

切胃减肥术还有许多的隐患。

在它的百度百科页面。

用简洁的几段话罗列出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

恶心呕吐、气胀、胃酸倒流、胃漏、胃出血、吞咽困难......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乍一听小问题?为瘦承受点痛算什么?

非也,就拿胃酸倒流来说。

它是术后的正常反应。

但如果这反应长期不消退,就会演变成“胃食管返流病”。

胃酸在倒流的过程中会不停地腐蚀食管壁细胞。

长期下来,可能进一步引发食管腐烂、反流性食管炎等症状。

尽管如此。

总有大把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甚至还有切过一次胃后瘦身效果不理想,打算再挨刀的人。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发现没?

无论是执着于切胃、切腿筋的人,都抱着——

赌徒心理。

怎么索取都不够,盲目抱着再赌一把就能赢的希望。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在经济学领域,有个著名的沉没成本效应。

指由于人们过于顾及过去的成本和收益,倾向于作出不理性的决策。

它反映出的,是不甘浪费的心理。

放在病态减肥的女性这,也很是适用。

好比《实习医生格蕾》里的17岁女孩,得知自己患上手术并发症。

她唯一向医生提出的问题居然是:

我会变胖吗?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潜台词即是,不能白白浪费了遭过的罪。

不排除一个可能——

不是患者却切胃减肥,不是生理原因却切腿筋减肥的……

很可能有一定数量的重合者。

为了瘦,已经付出了那么多,怎么还是效果不好?

行,那忍痛再做个手术又算什么?

翻译一下。

她们不就是“输了不甘心,下次多投注,一定要把输掉的连本带利赢回来”的赌徒吗?

不难理解。

切胃、切腿筋,动辄几万块。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但,钱还只是她们付出的一部分。

时间精力呢?身体遭的罪呢?

如果这些成本和代价都无法换来预期的效果——

瘦和美,以及它们带来的“外貌红利”。

赌徒会做的,也是她们同样可能会做的——

难以放弃沉没成本,甘愿拿身体做赌注,去玩这赌上性命的瘦身游戏。

继续投注。

加码投注。

直至,酿成悲剧。

头皮发麻,自虐到上热搜,劝她别作了

编辑:蛋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