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巴尔干边界 好看吗

2022-03-01 18:45 作者:电影生活 围观:

战争是残忍的。家庭因此分离,国家因此崩乱。无数人群因此流离失所。

一提到战争,就会联想到漫天尘土和炮火,战场上人的性命渺小得像蚂蚁,轻轻捏一下,就消失在世界中。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今天,点点要给大家推荐一部残忍的战争片,名字叫做《巴尔干地区》。描述俄罗斯和北约争夺「巴尔干」这一重要军事战略地点的过程,是一部主旋律题材的战争片。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故事主人公为俄罗斯的一群战斗特种兵。多年前,他们在和北约的斗争中失去一名重要的同伴,愤怒之下把北约战犯扔下飞机,因此受到俄罗斯军方的惩罚,全部被革去军职。

原因是:当时的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不敢对北约有任何不当的举动。

然而俄罗斯对北约的尊重并未换来同等待遇,由此发生上文中所描述「愤怒把北约战犯扔下飞机」的情节。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时间线回到现在,俄罗斯和北约开始争夺巴尔干这一重要军事战略点。

这是特种兵小组重归军队的唯一机会,也是为国效力的重要机会。

但很意外,特种兵小组的领袖安德鲁不愿意参加这一行动,因为他早已对「卑微讨好北约的俄罗斯」失望。

一个秘密行动,三个不同阵营。显而易见,这将是俄罗斯史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因为影片复杂的背景,点点对这个故事望而生畏:害怕连战争为什么发生都搞不清楚。但很庆幸,导演并未过多描述故事所发生的历史背景,而是把叙事重点放在了「战争的残酷」这一切入点上。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影片中随处可见惨烈的战斗场面。开场时激烈的枪战、北约空投导弹时的漫天火海。几吨重量的卡车轻而易举被火箭弹击碎,士兵因突然燃烧的汽油葬身火海。

每一个画面都是好莱坞大片级别,难以想象这部电影的制作经费只有区区2600万。导演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尽最大可能描绘出战争的惨烈与残酷,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比战争更可怕的,是战争中罪恶的人心。因为俄罗斯的秘密行动,特种兵小组和当地最极端的恐怖分子遇上了,恐怖分子人数呈压倒式胜利,情况非常危急。

为不辱国家使命,特种兵小组拼了命战斗,相信援军会很快感到。他们从未想过,在不久之前,国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中止了援军前进的步伐…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特种兵小组为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国家却完全不管他们的死活。

为家国荣耀而战斗的出发点瞬间变得可笑不已,嘲笑着特种兵小组的天真,更嘲笑着国家的无能。

这一故事切入点让《巴尔干边界》的故事内核更加深刻,看完后意味深长。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除却前文中所提到的这些看点之外,《巴尔干边界》还有一个特别吸引点点的地方,那就是对于「战争下苦苦挣扎」这一人群的群像描写。面色疲惫,表情麻木,完全不敢奢望会有明天。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作为对比,导演在故事中设置了经历截然不同的两个小孩,分别为亲眼见证战争残酷的小女孩和已经对战争麻木的小男孩。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看着一个个俘虏死亡在自己面前,小女孩的眼神越来越惊慌失措,充斥着对世界的浓厚失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仅10岁却眼神凶狠,已经成为战争侦察兵的小男孩。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战争的摧残下,良知和清醒早已变成不值钱的东西。

只要能活着,做什么都可以。

这部战争片成本2600万却拍出大片感,把观众看得心惊肉跳

从这一点来看,电影《巴尔干边界》是有浓厚的审视意味的。如同影片中台词:“每一次战斗前,我都祈祷孩子不要出现”所言,在残酷战场镜头和苦苦挣扎在战争下人物群像镜头中抨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它都是最惨痛的记忆。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