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法国电影 命运交织好看吗

2022-03-01 07:52 作者:电影铺子 围观:

近日,电影《梅艳芳》上映,

众星推荐,又掀起了一波缅怀梅姐的热潮。

不少观众纷纷在观影过程中泪目。

但同时,对于影片的质量,也有不少质疑。

这份感动,究竟来自于电影,还是来自于人物本身?

今天,铺子就借由这部新片,跟大家聊聊这位一生荡气回肠又令人唏嘘的一代天后——

《梅艳芳》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影片围绕梅艳芳平生的几个关键词,回顾了她一生中的重大节点。

四岁荔园与姐姐登台演出。

凭借《风的季节》在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中一举夺魁。

与哥哥张国荣识于微时,展开一段神仙友谊。

与近藤真彦(片中化名后藤夕辉)意难平的跨国恋情……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然而,囿于种种客观原因——

或是出于对梅姐在世的亲友的尊重,或是由于对八九十年代香港一些灰色地带的回避,

影片不得不对部分事实进行了避重就轻的处理,这也是许多传记片的通病。

比如“重男轻女”的梅妈让年幼的两姐妹唱歌养家,比如成名后的她仍然背负着养家的重任。

在电影中,这段晦暗经历却被处理得略显温馨,而对她所遭受的压力轻描淡写。

当然,这可能表现出了她面对苦难的乐观,但她身上的那股韧劲,却缺了份动机。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再比如,影片无可避免的还原了KTV掌掴事件的开端,因为那是梅艳芳演艺生涯的分水岭——

92年她与友人于KTV庆生,黑道大佬借酒要她陪唱,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当众掌掴了她。

而后,各方势力借此寻衅,事件升级为帮派火并,梅艳芳与当时的男友不得不远走泰国暂避风头,事业也因此停摆。

但由于涉黑等敏感话题,影片对这段故事的描摹相当写意,不仅让不了解原委的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事后她与爱人的分手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再加上对于剧本、台词的打磨不够成熟,使得王丹妮饰演的梅艳芳变得扁平。

明明是有血有肉的大女主,呈现出的效果却像一个串场的工具人。

突显人物的性情与抉择,只是把阿梅生前的金句生硬地抛出来,把一些高光时刻掐头去尾地复刻出来。

无论是表现对舞台的坚守,对后辈的提携,

或是表现她不认命地将声带病变造成的嗓音劣势变成有辨识度的特色,

都只靠一句台词,而省去了情节的铺垫。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没有着墨于她如何收起女性娇弱,专心打造铠甲,在歌坛拼杀,

只用光鲜的舞台展现她耀眼的成绩,

余下的人生况味,观众只能靠着记忆与联想去体会。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情与义,是谈到梅艳芳时绕不开的关键词。

圈中对梅艳芳最多的评价就是,女中豪杰,敢作敢当,有情有义。

而关于这部分,影片也只选择了最易讨好观众的一段,将大量笔墨放在她与张国荣的交情上。

不可否认二人的友谊堪称一段传奇佳话;

也不可否认片中二人的对手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圆满了我们对于二人间感情的遐想。

比如夜总会后台的初识,尽管张国荣的选角可以说与本人毫不相关,但那句“我是Leslie”一出口,还是免不了让人一阵唏嘘;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再比如张国荣葬礼的那场戏:路两旁挤满送别的行人,灵车驶来,哥哥的遗像扫过镜头,

梅艳芳一袭黑装,口罩遮脸,走进灵堂,隔着棺椁与哥哥对话:

“刚刚看到外面的朋友,我想我走的时候,他们大部分都会来。我和你一起登台,什么时候彩排过?为什么这一次你要帮我排练?”

配合着凄冷寂寥的背景音乐《最冷一天》,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但它的感人之处,并不在于电影本身,而是基于大众对于二人深厚感情的了解。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而梅艳芳一生对情义二字的践行,远不止于此。

60年代的香港,战后婴儿潮一代还没长大,本土文化还未扎根,彼时还是典型的移民城市,

是像梅艳芳一家那样,为吃口安乐饭漂泊而来的穷苦人家的避难所、中转站。

这些拼搏自底层的老一代港人,有着天然的同病相怜,自然少不了相守帮扶。

梅艳芳被称为“香港的女儿”,不仅因为她传承了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狮子山精神,更在于她对亲友、对后辈、对大众那份始终如一的侠气与大爱。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梅艳芳去世前一年,无良媒体公开了刘嘉玲遭绑架的照片。

梅艳芳带领演艺圈几百人抗议游行。

刘嘉玲本人到了抗议现场,车门打开,梅艳芳力道十足地握住她的手。

圈里人尊称她一声梅姐,不是因为她势力大,人脉广,会拉帮结派,

而是敬佩她荡存于胸的坦然与正义感。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罗君左,TVB的金牌绿叶。

认识梅艳芳时,梅艳芳还不是梅姐,只是酒吧驻场的小歌手。

当年在酒吧,罗君左与隔壁几个喝醉了的警员吵了起来,对方一言不合就拔枪。

梅艳芳想都没想,径直挡在罗君左身前,毫无惧色。

罗君左看呆了——原来武侠片里的女侠真的存在。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没多久,梅艳芳参加选秀比赛,拿下冠军,签约大公司,迅速走红。

彼时的罗君左,还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母亲重病住在私立医院里,全部积蓄加起来不过一万两千块。

梅艳芳主动打电话给他,开门见山:

“缺钱吗?”

“不缺,不缺。”

“没事,有我在,我给你撑着。”

过了几天,一张空白支票递到了罗君左面前。

金额,随便填。

看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不是看他/她会不会在利益圈子里长袖善舞,是要看他/她对低位者的态度。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2003年5月,SARS疫情平复后不久,已经患病的梅艳芳,拖着虚弱的身体,发起号召举办慈善演出“1:99”,

并亲自担任演唱会监制,集结全港艺人,为非典病患家庭筹得2300万善款。

对于这件义举,电影中虽有呈现,却如走过场一般,并未承担起全片叙事高潮的功能。

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吃过苦,所以更懂得如何为善。

而一开始“淋雨”的过程毫无体现,后来的“撑伞”也就显得生硬,显示不出人物的弧光。

真实的梅艳芳一生浓烈,而影片中的角色却显得绵软无力、不痛不痒。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影片的感情线部分,主要取材于梅姐与日本男星近藤真彦的一段往事。

不提近藤真彦的渣男属性,

那段感情经历,对于梅艳芳来说,确实是最刻骨的一段。

影片却刻画得如同MV一般单薄。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两人电梯初识时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天后还是小粉丝?

兴许这个片段是想表现梅艳芳坚韧的外表之下也有小女人的一面,但表现方式未免流于表面。

要知道,在刘培基口中,梅艳芳是一个可以对恋人说出“你不需要那么辛苦,我来捱就好了”的大女人。

对感情,她不仅全心投入、全情燃烧,甚至还拥有那个时代所不常见的先锋思想。

而这些,在电影中都未被呈现。

或许其中包含了编剧、导演的太多“不忍”,但对人物刻画的削弱也是事实。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尽管影片《梅艳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仍然感激它,对天后一生高光时刻的重现,

让我们有机会缅怀梅艳芳,也有机会缅怀那个逝去的时代。

关于梅艳芳作为演员的履历,影片中提到了两部重要作品:《胭脂扣》与《审死官》。

前者,歌女如花,为爱痴狂,凄艳又凄厉,片中人与片外人命运交织。

后者,彰显喜剧天赋,有人说她是唯一一个在星爷电影里抢戏出彩的女主。

百变天后的百变,除了在台风,也在对于各类角色的揣摩与驾驭。而她的成就也侧写了那个星光熠熠的黄金时代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影片以03年11月6日,“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中的那首压轴的《夕阳之歌》作为结尾。

这是梅艳芳生涯中最后一场演唱会,45天后,她在香港病逝。

选择在这个节点举行演唱会,既是是梅艳芳为人“事事有交代”的原则体现,

亦是对她一生热爱的舞台和歌迷最深情的告白。

然而癌症晚期的她,当时已经瘦到脱相,口齿含糊,服装加头饰几乎可以等同她的体重。

可想而知,唱完整场演唱会对她来说有多么不易。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当我们说起《夕阳之歌》时,无数人记住了那段“我的婚纱好不好看?其实我穿过好几次婚纱,但没有一次是真正属于我的”的独白。

这是她的遗憾,但并不是全部。而接下来那句:“我将我自己嫁给了你们,嫁给了音乐”,才是她无憾的选择。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伴我走过患难/

奔波中心灰意淡,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她一边嘶哑地唱着,一边小心翼翼提着裙摆,沿着红毯缓缓走上台阶。

上到尽头处,潇洒地一挥手,用尽半生气力,说出那句“拜拜”,光线由明转暗。

那震慑人心的一幕,是她后无来者的作别,也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这新片很催泪,但配不上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