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西部战线电影好看吗

2022-03-01 05:43 作者:念奴蕉 围观: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长津湖》票房一路飙升,9.5的评分,观影人热血澎湃地表达着各种对电影的喜爱。

它有如此高的评价,这里有导演的倾心制作,吴京等一众实力兼偶像演员的出色表演。

但也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多。

它还承载了中国人民不可泯灭的情感!

3个小时的电影,已经很长。但我们想了解的事情、历史,或许不仅只有这么多。

此文就给大家说说细节。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01

抗美援朝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向南进行作战,力图一统南韩,朝鲜战争开始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美国五星上将神一样存在的人物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杜鲁门总统问麦克阿瑟:中国是否会出兵?麦克阿瑟满不在乎地说:中国不会出兵,中国历史上一场仗都没有打胜,出什么兵啊?他们把兵力放在这吓唬我们。这就是麦克阿瑟心中的中国,一个贫瘠孱弱的国家。但就是这样的中国后来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毛泽东召开紧急会议,语重心长地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这场仗真的是不想打。但是,美帝主义看不起我们,这仗不打不行啊。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第13兵团过江后,于10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02

抗美援朝主要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有5次大规模战役,分别是:

第1次: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第2次: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即长津湖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也就是电影《长津湖》之战。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也就是电影长津湖之战。“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

第3次: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汉城(现韩国首都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

第4次: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一线兵力不足,便迅速补充人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月25日恢复攻势。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展开第四次战役。

第5次: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以进攻粉碎“联合国军”的侧后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

此次战役一是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并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二是迫使敌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了停战谈判。

03

抗美援朝两个阶段

1、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2、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04

抗美援朝为什么说我们胜了,美军败了?

从整体上看,我军的战略目标是守住三八线以北,结果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我军顽强守住了三八线以北,成功实现了作战目标。所以说我军胜利了。

同时来讲,美军的目标是突破三八线、占领整个南北朝鲜。结果美军动用了除原子弹外几乎所有先进武器,仍然打不过三八线。美军的作战目标和企图没有完成、破灭了,被迫与我军签订停战协定。所以说美军失败了。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05

抗美援朝我军胜利的关键因素

从电影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那就是我军与敌军装备相差悬殊。美军动不动就空投,两个鬼子赌十块钱就要空投几个炮弹。而我军,缺少棉衣,啃着冻土豆,昼伏夜行。很难想象我军是怎样打败敌人的。

但我们最终打出了国际地位,打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这几点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关键因素:毛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针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特点,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志愿军入朝前期,隐蔽和伪装做得非常到位,敌人侦察机没有发觉我军入朝。美军和南朝鲜军突破三八线轻敌冒进,遭到我军出其不意的突然性沉重打击,损失惨重。

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自大,错误估计了我军的出兵形势和兵力部署,盲目指挥联军,在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中均遭到惨败。我军在朝鲜战场彻底站稳了脚跟。

志愿军采取了夜战和近距离作战,充分发挥我军灵活机动的长处,快速穿插,快速分割包围敌军,给予大量歼灭。我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给敌人以喘息时机,攻克和占据重要军事要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主动发起新的战役进攻,粉碎敌军妄图后方登陆的阴谋。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发现了我军的“七天攻势”和“夜战攻势”规律特点,制定了新的战术,等到第八天才展开反攻,一度使我军的攻势受到不小打击。

针对新形势,彭总指挥我军迅速调整战术,遇到不利地形,不硬攻、不恋战,及时撤退到有利地形。第三次战役占领汉城后,能根据敌军火力优势和空中优势,加上我军战线拉长、后勤保障困难等特点,命令部队停止进攻,择机迅速撤离汉城,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彭德怀看破李奇微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诡计,使美军的阴谋计划落空。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毛主席说“敌人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前线。针对我军伤亡较大和后勤补给困难,实行军队轮换出国入朝作战,保证了军队持续的战斗力。任命洪学智担任总后勤部长,想尽千方百计,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后勤物资供应。祖国大后方的积极动员,支撑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持久。

第二关键因素: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对战争局势的错误估计和判断。

麦克阿瑟判断中国不会出兵,美军圣诞节前就能占领整个北朝鲜,结束战争。杜鲁门政府不曾设想朝鲜战争能打成持久战,他们设想的是速战速决。

几次战役失利后,麦克阿瑟虽然领教了中国人的厉害,但他并不服输,而是力主扩大战争,甚至叫嚣动用核武器。他做过最过火的事情就是未通过杜鲁门总统的同意,直接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发布了声明:中国军队如果不退出战争,美国就把战火烧到中国。

麦克阿瑟也许懂军事,但却不懂政治。他的做法让杜鲁门直言疯了。

杜鲁门愤怒地说:麦克阿瑟在贬低我们的外交努力......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亚洲大陆,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麦克阿瑟设想的胜利,绝不是有意义的胜利......拿破仑在回顾远征莫斯科时说过“我们每次作战都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因为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苏联。苏联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以及美国当时急需拉拢和稳定整个欧洲形势决定了:美国政府对亚洲的朝鲜战场只能提供局部有限的支持。美国害怕朝鲜战争陷入持久,会威胁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害怕苏联趁机取得新的优势。所以最终签订停战协议。

这就解释了在动用核武器问题上,为什么被杜鲁门严词拒绝了。原因除了美国一些盟友极力反对外,害怕苏联的报复才是美国政府最深的担忧。因为苏联在1949年已经成功引爆了原子弹,并且中国和苏联在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第三关键因素:志愿军战士战斗力强,为家为国,敢死、敢拼;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

11月的北朝鲜地冻天寒,为了不让敌军侦察机发现我军入朝,我军只能昼伏夜行。白天,战士们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饿了就悄悄啃一个土豆,有的土豆已经冻硬得把牙都能嘣掉。敌军侦察机虽然看不到中国军队,但他们不相信没有,有时还会投掷炸弹。看着自己战友的身体被炸飞,血肉模糊,我军的士兵们只能隐忍,他们的心在滴血,但他们告诉自己不能鲁莽,只能把自己的悲痛化为力量去奋勇杀敌。这就是我们的真正男子汉,“最可爱的人”。

同时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生产和建设高潮,各行各业人民群众自发捐款捐物慰问。东北组织成百上千个妇女为志愿军做棉衣、军被,还有许多支援前线的慰问团奔赴战场。

《长津湖》番外篇,此文给你说细节

第四关键因素:正义的战争必然会胜利。

美国是赤裸裸的侵略,而我们,是保卫战。我们是保卫自己的家国。美国有的是钢铁,有的是先进武器,但他们是非正义的战争,他们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虽然没有先进的装备,但我们有的是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保卫家国的决心,任何人不得侵犯。

06

历史永远不能忘

没有哪个国家吃饱穿暖了就忘记了自己的历史。更没有哪个民族发达了就忘记了自己英雄。

读史使人明鉴。读史使人奋发。历史永远不能忘、不敢忘。

致敬历史,迎接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