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柏林这部电影好看吗

2022-02-28 08:58 作者:电影夫人 围观: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一、

1992年3月25日,陈忠实为自己近50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痛痛快快地画了个句号。

6年的春夏秋冬,他独自在乡下祖屋里潜心写作。

时常为书里的人物、情节纠结较量,皱眉的恶习让他额头上的皱纹犹如黄土高原的沟壑般横亘凸出。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白鹿原》令他如愿以偿,有了一部死后可当枕头的书。

小说一发表,技惊四座。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作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金牌编剧,芦苇担任过《霸王别姬》、《活着》等几部驰名国内外的华语电影编剧,他四处游说,急切地想把《白鹿原》搬上银幕。

自吴天明始,又经陈凯歌、张艺谋,均由于题材敏感,拍摄难度大等缘故而搁浅。

兜兜转转一圈,剧本从第四代手里传到第六代导演王全安跟前。

这位1965年出生于延安,仅拍过《月蚀》、《惊蛰》两部长片的后起之秀接下重任。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然而,筹备工作并不顺利。

在此期间,同样由芦苇编剧的另一部影片进入王全安的视野。

他决定在《白鹿原》之前,先来段插曲,拍《图雅的婚事》。

其真实事件发生在甘肃,简单来说就是:

带着前夫嫁人。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但王全安对蒙古草原很感兴趣,加之当时随着工业开发的不断深入,牧区的草场逐渐退化。

牧民被迫当了农民或商贩,他想通过影像,留下原始的草原风貌,这成了创作的主要初衷。

作为一部聚焦女性的电影,女主的人选很重要。

余男作为彼时王全安的御用女一,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恋人,自然是当仁不让。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为塑造好图雅,她去蒙古草原体验生活长达5个月之久。

学习骑马、牧羊等必要技能,包括观察牧民的日常起居。

其精神和巩俐之于《秋菊打官司》的做法,一模一样。

而为实现纪实美学的追求,其他演员均启用当地群演。

饰演男一巴特尔的人是芦苇勘景时发现的,算是“一见钟情”。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男二森格则是王全安在赛马现场挖掘的。

这部看似无心插柳的片子,投资仅500多万,但成绩意外令人惊喜:

获得了2007年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王全安也成为继张艺谋、谢飞、李安之后,第4位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导演。

下面,夫人就和大家一同走进图雅带着丈夫嫁人的银幕“传奇”。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二、

对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来说,吃水从不是个事。

只要,缴水费就行。

但居住在蒙古草原的图雅一家,因缺水犯大难。

先是丈夫巴特尔打井时出事故,导致下身瘫痪。

而后,图雅不得不每日往返60里地去驮运两趟水,前面骆驼走,后面她跟随。

如此奔波的辛苦,可想而知。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为养活一家人,勤劳善良的她不得不更加吃苦耐劳。

巴特尔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唯有用其笛声传出悠长、苍凉的蒙古长调时,才能略微减轻他的忧愁。

牧民同农民一样,家里要是没个男人干体力活,真没法过。

他深知妻子的难,所以劝她嫁给别人,自己和姐姐过。

可是,身为寡妇的姐姐有6个小孩,她如何负担得了?

坚韧顽强的图雅,也根本不同意!

就这样,两人说归说,愁归愁,日子还要过下去。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邻居森格的出现,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打破这种原有的平衡。

影片开场,放羊归来的图雅在路上碰见醉酒从摩托车上摔倒的森格。

幸亏她及时相救,才让这个媳妇常常跟着别人跑的男人没有被冻死。

如果说图雅是被缺水所困,那么,森格是被他的女人整得鸡犬不宁。

奇怪的是,两人从一开始就有种相互诉求在隐隐地呼应,暧昧着。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森格免费为图雅拉草时翻了车,而图雅拼了吃奶的劲儿想把车扶正。

由于用力太大腰受了伤,以至再干重活的话会有和丈夫一样的命运。

迫于现实的无奈,两人办了离婚手续。

图雅的想法很明确,谁和她一起养巴尔特,她就嫁给谁。

征婚的消息一放出,她家就变得异常热闹。

最多时,一天竟然来了6波相亲之人。

出乎意料的胜出者,是图雅的中学同学宝利尔。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此人是做石油生意的,早先因挖不出油欠了一屁股债,老婆断然与他离婚。

后来终于熬成了大老板。

此时,他向暗恋了十多年的梦中情人求婚。

权衡之下,图雅答应了。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毕竟,宝利尔出手阔绰,能为她们全家人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他将巴特尔安排进全盟最好的福利院。

临别时,图雅长久地凝视窗口,巴特尔目光呆滞,怅然若失。

谁知道上苍将给这个原本温暖的四口之家怎样的格外眷顾?

图雅和她的两个丈夫,又该如何友好相处?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三、

车子开出的半道上,她又撞见森格。

森格老婆和别的男人跑了,还骗走了他刚买的大卡车。

他抱着侥幸心,牵着马在路边等。

图雅让他晚上去福利院,这样既有地方睡觉,又能照应下巴特尔。

这给了两个失意男人以酒解忧的大好机会。

此刻,一向不喝酒的巴特尔痛快豪饮,仿佛只有酒精能麻痹他的痛苦。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见森格睡着后,他用酒瓶的玻璃割腕企图自杀。

真是天道好还,这次是森格救了巴特尔。

当他在医院打电话到宾馆时,宝利尔以信号不好为由挂断了。

将巴特尔自杀的信息屏蔽掉,显然,他想真正地占有图雅。

第二天,他又怀着惭愧之情带着已知情况的图雅赶往医院。

途中被骑着马的森格拦截,暴揍一顿。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森格开车和图雅一家先走,作为惩罚,宝利尔只能牵着马去。

图雅狠批了丈夫一顿,心酸难言的巴特尔失声痛哭。图雅说:

这家人谁也不能死。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只在县城宾馆住了一宿的图雅,又回到大草原。

经此折腾,她更加坚定决心:

谁愿意和她共养巴特尔,她就嫁给谁。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被戴了绿帽子的森格,用行动展开求婚。

他不声不响,在图雅家门口挖井。

图雅在唠叨,巴特尔却看得很明白。

观众也懂得,打井的动作充满性隐喻。

森格的心思,人尽皆知。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从动手挖到用炸药炸,井在渐渐变深,危险也相应增加。

图雅能做的,就是为他们适时送上精心熬制的酥油奶茶。

突然有一天,森格不见了。

图雅答应嫁给第二次上门提亲的普日布。

可在搬家时,森格来了,还带着钻井车。

原来,他是跑去和妻子办理离婚手续的。

顺理成章,这个早就对图雅有所图的男人娶了她。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有了水,也有了愿意和她共同照顾巴特尔的新丈夫,苦命女人图雅的春天,该来了吧!

结尾是全片的重头戏,图雅再婚。

传统蒙古族婚礼,众人盛装出席。

大家齐唱祝福之歌,浑厚的歌声中却有一种悲凉沧桑感。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心情复杂的巴特尔喝酒不止,与劝说他的森格起了争执。

同时,图雅的儿子扎亚在门外和人扭打成一团,因为那人说他有两个爸爸。

伤心、无奈的图雅跑进一间屋里,泪流不已。

她竭尽全力地走出一个困境,迎来的却是另一个新的困境。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四、

《图雅的婚事》和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是同时期作品,往往会被放一起比较。

其实,两者风格差异蛮大。

虽都是现实主义题材,关注小人物,但贾樟柯是居高临下式的悲天悯人。

他还喜欢用一些超现实主义元素,比如不明飞行物之类。

王全安完全是平等视角,冷静克制,质朴无华。

从剧情到表演,尽量不去介入,力求展示原生态的真生活。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图雅的婚事》无疑是一部女性电影。

导演着力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同时泼辣坚韧的蒙古族女性。

余男红彤彤的脸庞,厚厚的嘴唇,极富民族特征的头巾,其“丑”无比的造型,俨然是真正的牧民。

难怪金鸡奖的评委们,误以为她也是非职业演员!

面对命运的不公,图雅丝毫没有抱怨,一直顽强地活着。

似乎越是那些平凡如蝼蚁,在严酷环境里艰难挣扎的人们,越懂得活着的意义。

仅仅只是活着,仿佛就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和神谕。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图雅的困境,有缺水带来的物质困境,也有丈夫残疾导致的生理困境。

尽管如此,她对巴特尔始终忠贞不渝,体现了传统妇德的人性之美。

即便和宝利尔有露水情缘,也被儿子的敲门声打断而未得逞。

图雅一波三折的再婚事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开放式的结局表明,图雅仍将面临生活的严峻考验。

两男一女的特殊家庭结构,在处理亲密关系时面临着巨大挑战。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除了对人物的成功刻画,影片其实还有幽微的时代洞察。

这里体现的民族文化景观,没有张艺谋式的猎奇,而是朴实可信的粗犷与真性情。

世界在快速迭变,凡地球上有人烟处无不被市场经济的铁骑所征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草原也不例外。

然而,草原日渐荒漠化,牧民日渐消失。

金钱撬动人心的时代,欲望被前所未有地开掘壮大。

森格的妻子为了钱和人跑了,还骗走他新买的卡车。

要不是余男,我真就错过了这部柏林最佳影片

贫穷的县城外有豪华酒店,半夜竟有关于小姐的电话打来。

草原不再是那个草原,生活于草原上的人,又能朴实多久?

如图雅那样几近完美的女人,是否还会存在于世?

王全安那些没有说出的言外之意,让《图雅的婚事》更加魅力四射。

夫人始终觉得,这部豆瓣8.0的文艺佳作,实在值得一看再看。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