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西关电影好看吗

2022-02-28 06:41 作者:卧薪尝胆的青年 围观:

  广州与香港回属粤,彼此语言、习俗、文化基本相同。香港影人到广州发展,因在文化、语言、生活习俗、人物性格与气质等日益相近而得其自然。广州市西关(现为荔湾区)的电影业即始于港人来穗。

广州西关电影业的兴与衰

  香港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成立于1923年7月,主要投资人是广东省四会县人叫黎海山(大哥、董事长)、黎北海(四哥、经理)、黎民伟(六弟、总经理)兄弟,其中黎民伟是资深国民党员,有与国民党元老和政要关系密切的背景。因遭致港英制肘,不批用地,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不得已在1924年将其摄影场转设于广州西关,即现在荔湾区宝华路宝华中约,前清探花李文田大屋,摄制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该片于1924年12月27日摄制完毕,并于1925年2月23日在香港新世界戏院公映。后因无钱投入第二部影片的摄制,黎北海、黎民伟兄弟之间又产生岐见,故在1925年5月4日将公司解散而结束。但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的到来,和不久爆发的省港大罢工,却带起了广州电影制片业。

广州西关电影业的兴与衰

  1925年6月,爆发了省港大罢工,香港成为“死港”、“臭港”,刚刚兴起的电影制片业,不是纷纷倒闭,就是迁移北上,在广州开办电影公司,寻求发展。一时间,广州制片业旺起来。从1926年到1936年,广州先后出现电影公司约有30几家。其中有几家厂址,就设在荔湾区。

  最早,是梁少坡与弟弟梁少杰投资开办钻石影片公司,于1925年夏天成立。知情人讲,他们地址在广州西关多宝大街尾,为清末赌商刘学询的开彩场,有两亩左右的场地,三面有围墙。场内有一高约一公尺半大平台,他们在高台上搭一大棚,上铺可以卷动的油布,能采用足够的日光。台上可以布内景,台下可以布局部内景、外景。拍摄则完全用日光,以大镜子和银薄纸反射日光作配光。据说所摄成影片,在技术上胜于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公司的编导是梁少坡,摄影师是彭延年和邝吉林。摄制了根据香港钟声慈善社同名白话剧改编的《爱河潮》,男女主角是梁少坡和梁德仪。第二部影片是《小循环》,男主角是敖仑,女主角是梁少坡的妻子高尚志。前后仅两年,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停业。

广州西关电影业的兴与衰

  关文清在《中国银坛外史》中说:“有家南越公司,在西关大屋里,拍了一部谐片《添丁发财》。”《添丁发财》的剧照中的横标表明,影片是拍摄于民国十七年一月十七日,即1928年1月17日。

  此外,尚有百粤制片公司,成立于1927年,公司投资人是何如乔,设在和平西路139号,仅拍摄了一部影片《假面具》,不到一年即行结束。

  由香港光亚电映公司迁来广州的光亚画片公司,厂址在一德路靖海路的西南角,于1926年拍摄了一部影片《从军梦》,同年2月5日在香港上映。

  西南影片公司,设在原德宣西路(现东风西路)添濠北街6号,经理兼导演戴誉洲,摄影师黄钟,拍摄了两部影片《心腹之患》和《琼岛风云》。

  亚洲声片公司,由后来成为黎北海的学生薛兆荣,及麦淦池创办,导演梁少城,拍摄了局部声片《铁马贞禽》和《摩登泪》;

  华艺影片公司,经理谢醒侬,生产影片有《裂痕》、《前进》和《花落见花心》等;

  联星影片公司,创办人柏景熹,厂址在西关十八甫,出品影片《侠影魔魂》;

  紫薇影片公司,由后来成为香港电影红星的邝山笑创办,设在下九路,出品影片有《无敌情魔》和《璇宫金粉狱》等。

  从1926年到1935年,广州虽然先后出现30几家电影公司,但因当时广州经济力薄弱,银币贬值,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没有法律保障等,最终未能形成产业规模,最后销声匿迹。

  信息来源:(摘自荔湾区——《荔湾文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