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电影好看吗

2022-02-27 16:31 作者:在影视的边缘行走 围观:

1972年上映的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伟大的战争片,它在40多年前掀起了一阵狂潮,让无数中国人为之动容。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该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进行激烈残酷的阻击战,最终战胜数倍于己的德寇的故事。

大多国内的战争片喜欢讲述大的战役,而这部电影讲的是局部小规模的战斗——它却更能表达清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仅就电影的名字,就是在告诉观众,你将要看到的是一个悲壮的、史诗般的故事。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电影分为三个时空表现:战斗中,战争中的和平,战后的和平。

开场,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战后的和平生活是这三个时空中色彩最绚烂的,同时它也有着一个火红的主色调--火红的枫叶,身着火红色上衣的姑娘,一切都是那么热烈,那么五彩斑斓、那么丰富,野餐的青年们洋溢着一种高昂的、兴奋的情绪。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战争中的色彩则是黑白——1942年夏天,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一支由丽达、热妮娅、丽萨、加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由于未及时发现敌人足足有16人,而自己仅有6人,而且仅有男主一人有作战经验,其余5人都是临时征召的寻常女子,敌我优势瞬间扭转,这也直接导致五朵金花全部死于这场丛林的游击之中。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现实黑白,梦想彩色,电影这种表现手法非常独特——黑白色用得恰到好处,以至于出现色彩的时候觉得那么幸福。印象最深的就是冷暖色交替,冲击感极强。

黑白森林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每一个少女都面容姣好,如此年轻的姑娘永远消逝在了白桦林。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电影前半段主要表现军营里打闹嬉戏,后半段才是林地里的浴血奋战——它的重点并不在如何歼灭德国士兵,而是把大段的篇幅用来介绍他们在战争之前的多彩生活,真正用来描写战斗的篇幅大约只有四分之一。

电影演到一个半小时之后,准尉才派一名叫丽萨的女兵跑回营地报信。在此之后,前半部那种战时暂时的宁静气氛没有了,代替它的是残酷的局部战斗——是肉搏,是死亡,节奏也开始由舒缓到紧张。也就是说,从丽莎被派回去送信之时开始,情节就沿着一条曲线急剧上升。

丽萨回去报信必须穿过一片沼泽,因为事态紧急,她走得匆忙,一不留神跌入沼泽中,因为离队伍太远,山里又寥无人烟,没人听到她的求救。最终,派去求援的女兵还没发挥作用就被沼泽吞噬——丽萨淹死在了沼泽里,无人知晓。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丽萨临死前在沼泽里挣扎呼救的一幕是很惊悚的——她睁着渴求的双眼,仰望着蓝天、白云,好似重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尽管使出最后的力量喊叫,但刚张开口,泥桨灌进嘴里。随着整个头部被泥浆吞噬下去,接着沼泽面冒出一个个瘆人的气泡……

因为太过恐怖,所以经久难忘,以致形成了非常残酷的童年回忆。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女兵被沼泽吞噬后,镜头留下来的只是丽莎过沼泽时拿得充当拐杖的长树枝,它斜插在水里,上端捆着丽莎的军上衣——观影的后遗症是自此害怕沼泽类的地理环境。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过沼泽地是电影情绪气氛转变的开始,剩余5名队员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只是从活捉敌人变成了拖延时间。

紧接着,索妮娅去取准尉的烟荷包,被德兵刺死,和丽莎之死相隔仅两分多钟,戏剧性的情节爆发,急转直下,直到结尾。

充满诗人气质的索妮娅,和丽莎一样,还没战斗,就被敌人杀害。军服前胸有一汪已凝结的鲜血,胸口上有两个狭窄的刀眼:一个在胸部的左面,另一个正中心脏。

准尉沉痛地感慨:“她要是活着、能生儿育女。会有孙子,重孙子,这根线就断不了啦!可现在他们用刀,把这根线割断了!”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战斗部分实际时间不长,但很踏实,有种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感觉——观察敌人,分析敌人,诱敌退敌,每一步怎么打,比如今那些依靠大场面和血肉横飞来渲染残酷与真实的战争片优秀多了。

但战斗过程中德军并不愚蠢——能执行敌后破坏任务的肯定是精锐,装备上也是德军占优。苏军也不是神勇无敌。比如准尉带着17岁的加尔卡去侦察,遇见了敌人。

德寇仿佛幽灵一样,小心翼翼地在林中穿行。偶尔传来低低的交谈声。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蓦然间,静寂的密林中响起惊骇的叫声,加尔卡从隐蔽的草丛中跳了出来,双手抱头、狂叫着:“妈……妈……!”向林中深处跑去。

冲锋枪一阵短促地扫射,奔跑中的加尔卡在枪声中一头栽倒在地上,双手依然抱着头部。一切重又沉静下来。

这又是一个在即将战斗时,一枪未发就死去的女兵,不过,她是因为恐惧而失控发狂,暴露目标而被德军打死,而且是背后中弹。

这一幕非常真实!新兵就应该表现出恐惧,害怕到跑出来喊妈妈,不是人人都有很强的战斗力,更不能以一当十——人物的塑造越是稚嫩就越体现出战争的残酷。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还剩下的三个人紧紧拥抱说明了队员们的处境:只能听到敌人的脚步,却听不到友军的号角,遇到危险只能依靠自己。

“不要叫我准尉同志了,就像我妈妈那样,叫我费加吧。你们是我的姐妹。”

准尉含泪的话预示着结果:在实力悬殊、缺少支援的情况下,以女兵全部牺牲、男主身负重伤的代价,取得最后的胜利。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被敌人逼上绝境时,准尉对拒绝撤离的两名女战士说,“我命令你们,包括我自己,坚守,不能坚守也要坚守,这里没有德寇的地盘,因为我们的身后是俄罗斯,我们的祖国!”。

但是丽达没有坚守到最后——在腹部受重伤的情况下,她选择不拖累同志,毅然饮弹自尽。

每一个姑娘死的时候都让人很揪心,尤其是丽达班长,观影的心莫名就沉下去了。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五个女兵中战斗力最高的热尼娅,主动提出,并马上自己接下了引开敌人的任务。这是必定会让她一去不复返的选择,但她没有丝毫犹豫。

热情奔放、敢爱敢恨的热妮娅,一人带着冲锋枪把德军引向树林的过程中——原以为会有主角光环,然而这不是神剧。她没有打死所有追兵,反而陷入德国人包围,美丽的身体被德国法西斯的机枪凿满了枪眼。

但她的牺牲足以让观者震撼、尊敬——在这场正面搏击的战争中,唯有她发挥了自己的全部。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黎明时分,静悄悄的山里就这样埋葬了五朵鲜红的生命。

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连敌人也是——当准尉最后冲进敌人阵营,面对三个面容失色的德国兵,观众就能明白:“他们也是人,也要休息,也要吃饭,同时,也会害怕。”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准尉单枪匹马去复仇时,战斗力简直爆棚了,我倒没觉得很爽,仿佛就该这样。

他的悲愤填膺,是追问敌人,也是在追问自己:

我们的妻子,女儿,母亲在战争中牺牲了,而你,一个男人,却活下来了,这是为什么!?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最后广播里说道:

“俄罗斯没有爆发全面战争,只有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演到这里,这场局部战争已经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心痛和惋惜——可见战争是多么残酷、血腥和无情。

正是由于姑娘们的顽强抗争,才为都尉和援军赢得了时间,才使得那个黎明因为她们和德国纳粹的死去变得静悄悄,没有引发大的战争。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准尉终于活捉了3名俘虏,完成了任务。

但即使最后俘虏了所有的敌人又怎样呢,花朵已经凋谢了,美好的生命已经被毁灭,战争造成的破坏永远不会再恢复——这应该才是原著和电影的主旨。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影片最后,男主带着丽达的儿子来到山里拜祭英雄。此时,开场的少女来到他面前,男主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女队员们的影子,不禁潸然泪下。少女也和他们一起拜祭了几位英雄。

开头和结尾的彩色镜头把时间拉到了战后时,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聊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无与伦比的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

三人面前是一块石碑,上面赫然刻着五位队员的名字。寂静的山谷里,五位英雄长眠于此,她们将与后辈同在,默默地守护祖国。这里是影片的最后点题。

战争片的主题自然是展现战争对普通人的摧残,所谓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表现的内容只有一个:战争的残酷;所反映的主题也只有一点:反战。

观影之后,你会有种感觉,这个反战的电影从头至尾,无与伦比地平静,也无与伦比的真实,这也是少年的我那时所想。

遗憾的是这种电影即使在俄罗斯——其实从苏联解体之后就找不到了。现在的俄罗斯电影完全失去了以前苏联电影的风格,都在向好莱坞靠拢。这个镜头无比精湛的电影成为绝响,一切都变得静悄悄。

相关文章